什么是主观主义摄影 「主观主义摄影代表人物及作品」

互联网 2023-06-10 21:41:0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什么是主观主义摄影 「主观主义摄影代表人物及作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奥托·施泰纳特《Junge Schauspielerin(Marion Ibach)》,摄影,22.7×16.9cm,1949年

二战给全人类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与后遗症。平凡人类挣扎着求存,艺术家们也不断求索、找寻宣泄内心阵痛的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展现个人意志与自我的主观主义摄影派兴起,将现代摄影从写实与直接摄影的框架中解放出来。

对先行者的承袭

上世纪50年代初,社会经济动荡,战后创伤情绪在人们的精神上划下刻骨镂心的伤痕。在沉重的历史包袱下,一种全新的摄影流派在饱受战败伤痛的德国悄然兴起——这就是如今已被许多人遗忘的主观主义摄影派(Subjectivism Photography),亦被称作“战后派”。

奥托·施泰纳特《Luminogramm II》,摄影,1952年

主观主义摄影的美学依据可追溯至包豪斯风格盛行时期。上世纪20年代,被誉为“现代摄影之父”的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提出了“等效”(Equivalents)审美概念,将摄影至关重要的技术与美学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云朵”系列作品。

这些照片大多只包含充满比喻和象征意味的天空与浮云,除偶尔隐现的山丘或植物外,不含任何建筑与其他物体。这也被普遍认为是第一批完全抽象的摄影艺术作品。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Equivalent》,9.2×11.7cm,1930年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Equivalent》,11.8×9.3cm,1925年

宣称要“将摄影从摄影中解放出来”的抽象派摄影家否定了直观表达拍摄主题的形式,以绝对抽象的画面呈现个人内心感受与情绪。主观主义摄影初期则完全承袭了这一美学理念。该流派创始人、德国摄影家奥托·施泰纳特(Otto Steinert)表示,摄影本应是非常主观的,目前却成了一种机械的“写实主义”。由此,他主张将摄影主观化,认为“主观摄影就是人格化、人性化的摄影”。

奥托·施泰纳特《Self-Portrait》,摄影,30×24.2cm,1956-1957年

奥托·施泰纳特《Call》,摄影,60×46.8cm,1950年

奥托·施泰纳特《Fahles Portrait》,摄影,39.3×29cm,1949年

面对颓败与充满挣扎的现实世界,摄影师们同其他艺术家一样,转向个人精神与内心寻找解脱和慰藉,在自由的摄影视觉语言中表现自我。

反具象的实验美

在施泰纳特的主张下,一个名为“Fotoform”的摄影团体应运而生,一群艺术理念前卫先锋的摄影师齐聚德国,通过沿袭抽象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摄影艺术精髓,利用难以解读的图形与线条增强观众与摄影师内在体验间的联系。

奥托·施泰纳特《Kommutierende Formen》,摄影,44.2×59.3cm,1955-1956年

奥托·施泰纳特《Spuren auf Schwarz》,摄影,29.5×39.5cm,1954年

团体创始人施泰纳特原本是二战期间的医生,而非科班出身的专业摄影师。从毫不相干的职业转而投身艺术摄影,自学成才的施泰纳特无疑具有极高的天赋与独到的艺术审美追求。他沉迷于探索媒介的多种可能性,利用不同曝光方法创作出一系列朦胧抽象的作品。画面中几何与线条脱离真实的排列与构成,以及杂乱无序的元素交汇,都令观者难以解读其意。

奥托·施泰纳特《Segelschiff in Goteborg》,摄影,39.4×29.8cm,1955年

奥托·施泰纳特《Strenges Ballett》,摄影,1949年

团队另一核心人物——彼得·基特曼(Peter Keetman)同样是运用比喻与抽象元素的行家。擅于把玩光影韵律的基特曼或通过近距离特写放大局部细节,或画下光线游走的轨迹,打破摄影对现实世界复制粘贴般的记录模式,从个人体验与感受的视角凝视德国战后百废待兴的城市与自然。

彼得·基特曼《Self-Portrait with Camera》,摄影,19.1×17.2cm,1950年

彼得·基特曼《Volkswagen Bumpers》,摄影,32×30.2cm,1953年

彼得·基特曼《Wasser-Spiegelung》,摄影,22.9×30cm,1968年

德国摄影师齐格弗里德·劳特瓦瑟(Siegfried Lauterwasser)则惟独钟情于波光粼粼的水面。在其镜头下,明暗影调的强烈对比令扭曲的波纹与水光扁平化,时而似连绵的山峦,时而又如地形图上蜿蜒繁杂的等高线。平常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世界被从现实中剥离出来,变成荒诞且神秘的系列图案。

齐格弗里德·劳特瓦瑟《Wasserspiegelung (Reflections in the Water)》,摄影,23.8×17.5cm,1950年

齐格弗里德·劳特瓦瑟《Untitled (Reflections in water)》,摄影,39×29.2cm

自存在哲学中开出的花

在主观主义摄影派朦胧、抽象且极为个人化的视觉叙事背后,是彼时西方社会盛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摄影艺术中的直接反馈。

宣扬“存在先于本质”的哲学家萨特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和主观意识,而这一观点正与主观主义摄影家们相契合。他们蔑视一切既有的摄影法则与审美标准,打破框架限制,将镜头下的物体符号化。

彼得·基特曼《1001 Gesichter》,摄影,50×40cm,1957年

彼得·基特曼《Sheet Metal, Volkswagen Factory》,摄影,23.5×17.2cm,1953年

Fotoform团体于1950-1958年期间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汇集带有深刻个人风格的主观摄影作品。然而在后期接收了太多令人不甚满意的作品投稿后,施泰纳特认为团体曾经极具革命性的艺术风格已然成为僵化的创作公式,于是将其解散。

虽然团体没能在形式上坚持太久,其主观主义的艺术理念却始终具有深远影响。1954年,主观主义摄影通过杂志《照相机》流传至日本,在同样遭受了战后创伤的当地得到广泛关注,并在日本摄影界流行起来。

奥托·施泰纳特《Aggression II》,摄影,56.2×50cm,1966年

奥托·施泰纳特《Luminogram》,摄影,41.5×59.5cm,1952年

然而有评论家指出,日本追随者仅停留在模仿技巧与画面形式的浅尝辄止,并未将个人意识与精神性融入其中,在以新山清为代表的日本主观主义摄影师的镜头中也难以寻见其鲜明的自我和思想。

新山清《Icicle at Hakone, Kanagawa Prefecture》,摄影,21×29cm,1964-1968年

新山清《Shark Fins》,摄影,20.6×23cm,1956年

彼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主观主义流派强调人之精神、尊严与思想,其兴起似乎是一种必然。它比抽象派摄影更为“抽象”的夸张艺术语言将面对战争人间的仓惶与悲观放大渲染,描绘出独属于这个时代难以愈合的伤疤。在萨特“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选择吧——这就是说,去发明创造吧”的呼喊中,主观主义摄影家用手中的相机,创造出一张张解放个性与自由的窗扉。

编辑、文 谢玮苇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