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阅读「艺术的尽头是哲学」

互联网 2023-06-10 19:50:2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哲学阅读「艺术的尽头是哲学」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艺术哲学》是一本怎样的书。

194年前,一个叫丹纳的人出生在法国,后来,他被人称为天才式的人物,他在世六十五年的时间里,著作等身,涉业广阔,被称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在他的大量著作中,《艺术哲学》是其中之一。

艺术,作为精神层面的精神追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日常生活。

梵高的画作,贝多芬的音乐,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汉字的书法,水墨的国画,川剧的变脸,京戏的唱腔,香水的设计,服饰的搭配,门联,剪纸,景德镇的瓷器,江南的丝绸,一棵树的造型,一片雪的诗意……等等,艺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

从人类的文明开始,艺术一直就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与人类的生活水乳交融,没有人可以做到把艺术从人类的生活中剥离出去。如果人类的生活没有了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如果风中没有美妙的音乐,如果墙上没有书画,如果广场上没有雕塑,如果饮酒的瓷器没有温润的感觉,如果情书中弥漫不出诗意般撩人的心动,……吃饱了就睡的生活与蚂蚁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说,是艺术把人类推到了文明的一个高度。

艺术虽然无处不在,可无处不在的艺术却又让我们处处困惑。

梵高的绘画表达了什么?价值连城的理由是什么?达芬奇的雕塑意欲表现什么?《兰亭序》好在哪里?张大千的作品和毕加索的作品有没有可比性?东西风艺术的风格为什么不同?艺术家生长的环境、艺术家本人的性格、对其创作的艺术品有什么关系?

艺术让我们崇拜,可又让我们迷失,它看起来很美,可它又像一个迷宫,让我们不知所以。而《艺术哲学》就是这样一本研究艺术的书,它以哲学的方法入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揭示了艺术的规律,让我们从本质和源头去领悟艺术,由此,它不是钥匙是什么呢?

一百多年前,丹纳就帮我们找到了这把钥匙,让我们得以窥见艺术的殿堂,丹纳回答了那些艺术天才为什么是天才的道理。《艺术哲学》,这样的指引书,不是金钥匙是什么呢?

二、《艺术哲学》的价值:一个追求艺术的人,如果没有读过《艺术哲学》,类似于一个习武之人只会些皮毛功夫,难以进入武学殿堂,同理,没有读过《艺术哲学》,似乎很难明白艺术的真谛。

傅雷先生对丹纳《艺术哲学》,有三个评价:

(1)、他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换句话说,他研究学问的目的是解释事物。

(2)、“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要素”。“他的《艺术哲学》就是一部艺术史”。

(3)、“他又以每种植物只能在适当的天时地利中生长为例,说明每种艺术的品种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气候中产生,从而指出艺术家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满足社会的要求,否则就要被淘汰。”

从傅雷先生对《艺术哲学》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艺术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艺术的规律,从源头到艺术作品产生的规律。因此,《艺术哲学》的价值,是思想的价值,思想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过时,思想是不朽的,所以,尽管一百多年过去了,像《艺术哲学》这样的书,仍然是常读常新。

三、为什么说《艺术哲学》是打开艺术迷宫的一把金钥匙

艺术是一个迷宫,艺术的领域是宽泛的,它包括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延伸至今天的电影、电视等等。而每一个门类又有交叉和延伸,以绘画为例,就有东西绘画的不同,西方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油画,东方的中国,则是以水墨为基础的国画,国画中又融入了书法,可单是书法又自成一体,仅仅把书法剥离出来,又是千差万别。以文学为例,文学延伸出诗歌、散文,小说三大门类。从中又可剥离出诗歌的艺术性,散文的艺术性,小说的艺术性。

面对万千气象的艺术,我们是盲目的,因为它从任何一个点都有无限延伸的可能性,如果没有一把钥匙,我们或许走进了艺术这个迷宫,可就不一定能走出来。而《艺术哲学》就是这样一把钥匙,或者说是一个指引,它会引领我们走进去,然后又走出来。

四、《艺术哲学》,揭开了艺术的规律。

《艺术哲学》揭示了艺术的三大规律:种族,环境,时代。顺着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找到艺术的本质。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头条号平台查看)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写道,“只消看看艺术家的生平,就发觉通常都分做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青年期与成熟期;艺术家注意事物,很仔细很热心的研究,把事物放在眼前;他花尽心血要表现事物,忠实的程度不但到家,甚至于过分。到了一生的某一时期,艺术家以为对事物认识够了,没有新东西发现了,就离开活生生的模型,依靠从经验中搜集,来的诀窍写戏,写小说,作画,塑象。第一个时期是真情实感的时期;第二时期是墨守成规与衰退的时期。便是了不起的大作家,几乎生平都有这两个部分。”这就是对文学艺术家创作规律的揭示。

因此,《艺术哲学》不仅仅是一部艺术史,还是一部文学艺术规律的探寻史,它通过艺术史上众多大家的艺术实践,进行解剖,归纳,进而总结出规律性的原则。说实话,关于艺术,我们有其看那些什么什么速成,只有其表象的看法,不如一遍又一遍地读《艺术哲学》。站得高了,眼界自然不一样。

在我的枕边书中,《艺术哲学》从来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