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 艺术的精神「康定斯基 论艺术的精神」

互联网 2023-06-10 14:17:2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康定斯基 艺术的精神「康定斯基 论艺术的精神」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瓦西里·康定斯基1866年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世家,他的祖父曾被沙皇授予爵位,祖母则是来自蒙古,从家族系统来看,康定斯基早年的文化背景是综合性的。在康定斯基的一生中,其思想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绘画范畴。在一般人看来,康定斯基同米罗一样,几乎是抽象的代名词,可事实是,康定斯基的抽象具有两面性,即抽象中的具象或幻想中的现实。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一、社会形式的复杂化造成了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不可避免具有两面性。

现代主义,它根植于工业化大革命,勒菲勃弗尔给“现代性”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我们因此把现代性定义为革命的影子……”。改造世界曾是某些政治家的理想,但在康定斯基的论著《论艺术的精神》这本书中,我们发现“改造世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画家的一个宗旨。

在书中,康定斯基反对西方现代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物质主义,大谈特谈非物质性的“内在因素”、“内在真实”、“内在世界”、“内在精神”、“内在价值“内在需要”等等,艺术升华到一个表现“内在需要”的阶段,而抽象的造型、构图,纯粹的“形式和色彩的语言”,能更好地表现这内在需要。也就是说,康定斯基的艺术世界是他自己内在的艺术世界,是他灵魂的写照,是他理想的化身,同时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整体思想的发展,有着相当的关系。

在康定斯基在世的时候,从未像毕加索那样得到世界的广泛承认,虽然都是抽象派绘画大师,可康定斯基一再声明自己不关心政治,作品几乎也不表见政治的含义,因此,在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中,很难找到象《格尔尼卡》那样的带一定政治意味题材的作品,康定斯基所描绘的是他内心的世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应属于“幻想”的范畴。

“幻想”不仅具有无中生有,有中生变,还有化有为无的奇功。可以说康定斯基是一个十足的幻想家,他深受“神智学”影响,他能对淅沥雨丝想入非非,尤其对莫斯科城灿烂的落日之景如痴如醉,犹如看到成千上万的色彩,听到无数的声音交响融合,终身不能忘怀。他从写实绘画转向抽象绘画的契机,是一次黄昏回画室,突然发现一幅横倒靠放于墙角的画美妙无比,画面物象幻化为纯形式和纯色彩“美得不可描摹”的构图。纯抽象绘画于此在想象的灵光下点化面出。在《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一书中,康定斯基说过这样几话:“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神秘莫测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同样,如果一幅画具备了法国人传说的那种‘价值’,它并不一定就是一幅好画。只有当一幅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精神价值时,才能称得上作品为佳作”。由此可见康定斯基对精神价值的推崇,而这种精神价值对于康定斯基来说,应该是画家内心的精神世界,或者是画家认为的“人类的内在的精神价值”。

可人活在社会当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社会的动乱,特别是“一战”、“二战”以及俄国的“十月革命”对画家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种精神价值难免会有一定的具象性。而这种具象意识对画家创作时的“幻想”又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纵观康定斯基的绘画作品,如《小小的喜悦》、《圆之舞》等等。我们都可以发现,他的作品对于常人来说,犹如“梦境”,作品中的几何造型因素,只能是画家的一种幻想。可画家却会无意中表达定的现实含义,特别是1920年左右,当康定斯基3岁的儿子瓦斯伍尔德不幸天折后,康定斯基的作品一度陷入“黑色旋涡”中,画面的色调为极为郁闷的黑色,加上粗放而颤抖的笔触,不经意间流露出悲伤的情感,如《无题》。再加上此时康定斯基在苏联举行的一些学术活动没有引起官方的足够重视,当德国的包豪斯学院于1921年向他发出邀请时,康定斯基便离开了自己的祖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国。可见,康定斯基的思想并没有脱离社会,达到某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使得其作品中的“幻想”意识也很难达到完全的抽象,具有两面性。

二、两面性“幻想”和“现实”对于康定斯基来说同样重要。

现代主义艺术家都是坚定而清醒的进步论者或黑格尔主义者。马克思说过:“人是最名符其实的社会动物”,马克思深刻认识到,离开了社会的具体现实去谈抽象的人的自由和权利,是空的。因此,马克思最终认为个人应“全面发展其才能”,这样才能去改造世界。超现实主义头号人物勃雷东曾提出了“改造生活”的名言,他们幻想用艺术和诗歌的革命来“改造世界”,改造社会。这即是一种幻想,又是种务实的做法。而这种思想在康定斯基的文中,也能找到:“艺术家的生活并不充满欢乐情趣,他不应该放荡不羁的生活;他肩负着艰巨的任务,而这些重任往往是一顶荆棘编成的花冠”。我们姑且不论这些重任是否具有政治性,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基本断定,那就是这些重任应该是些现实的任务,绝非抽象的,在《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书中,他还说过这样句话:“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可抒,因对形式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含义相适应”。在这句话中“内在含义”一词无疑体现的应是一种具象的精神。也就是说“幻想”和“现实”对于康定斯来说,同样重要。他的绘画作品是抽象的,可他所要表现的精神却是具象的。即肩负着改造世界、改造生活、改造他人精神的重任。

三、两面性使得康定斯基艺术精神中的“旧”与“新”有着永久性的矛盾。

现代主义在价值观念上同时表现为对“旧”的极度贬值和对“新”的无限升值。“旧的”成为最贬义的形词,“新的”则成为最响亮的褒奖语康定斯基也有这样的想法:“在我们主张自然是一切艺术的源泉的观点时,我们必须记住:各种自然对象和事物都被作为符号在运用,似乎他们就是纯粹的象征符号……”。可见,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同模仿自然的古典主义绘画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寓意丰富的明确的几何造型,而是不为人注目地出现于画面上的,更着意于心灵而不是眼睛的含蓄的形式”。

抽象的色彩和造型对于他来说,一点也不抽象,而是非常具象。也就是说,康定斯基认为他自己作品中的几何造型,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纹样,但也不是像别人想象中那样寓意丰富,而是每个造型因素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由此可见,虽然康定斯基对于“新的”东西极为褒奖,但矛盾的是这种褒奖是有限度的。“当我们的新纪元临近结束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新的装饰语言,但是它不可能建立于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总的来说,仍然要依赖于大自然,并从中发现我们需要的各种形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要源于自然,但高于自然,由此可见康定斯基其矛盾心理。在表现技法上,他虽然有着自己独到的艺术“幻想”,大量使用几何图形,但他深知自已对艺术的“重任”,作为“现代主义艺术先锋队”的一员,他肩负着改造他人艺术思想的重任,绝不能让的后来的艺术家们活在自己的艺术思想光芒中,这是作为一名艺术家所面临的极为“现实”的问题。“幻想”和“现实”有着永久性的矛盾,但,正是因为这种矛盾心理,使得现代主义艺术,使得康定斯基的艺术永放光芒。

对于写实艺术,康定斯基几乎全盘否定,他的理论发展与其绘画的发展是相吻合的。即从游离的表现向几何结构发展。但无论是哪种表现方式,均与“抽象”有着莫大的关系。所谓“抽象”,应当有两种,即抽象的抽象和具象的抽象,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前者意味着从一个对象中抽取出它与意识的一切联系,抽取出一切感觉印象以及一切特定的思想后剩下的东西,这无异于完全的虚无。具象的抽象,则同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的抽象一样。正如恩格斯反复强调过的,它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与现实世界相对立。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康定斯基的艺术精神中的抽象理念应属于具象的抽象,或是抽象中的具象,有着“幻想”与“现实”的两面性。

本文受靳雄步先生授权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责任编辑:梁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