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应该如何适应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大学美育基础」

互联网 2023-06-10 09:58:2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大学美育应该如何适应急剧变迁的当代社会「大学美育基础」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相互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是与个体生命状态、独立人格、综合素养等紧密联系的。它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反映在艺术形象中的先进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活动来感染受教育者。美育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鼓舞学生奋发向上。

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旨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了贯彻落实该文件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等精神,配合高等院校的美育教学活动,满足新时代大学美育课程教学的新需要,我们组织高等院校一线教师团队,编写了《大学美育》一书,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人格修养。

主要内容

本书由绪论、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科技之美五篇组成,共十三讲。绪论部分为美育概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美育常识,包括美育的含义、特点、作用及美育与德、智、体、劳的关系等;自然之美部分讲述了风景之美和生态之美;社会之美部分讲述了人之美、劳动之美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艺术之美部分讲述了书法之美、绘画之美、雕塑之美、音乐之美和舞蹈之美;科技之美部分讲述了科学之美和技术之美。

本书特色

01 紧贴读者的实际需求

本书舍去了对审美文化、美的本质等纯理论内容的探讨,精选了美育的含义、特点、作用等内容,并强化了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与科技美的美育特点和功能的探讨,使读者认识到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此做到知美、乐美、创美,让读者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

02 重视读者的审美体验

美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素质修养课。本书每一讲都由“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四个板块构成。“发现美”板块的作用是引出本讲的主要内容;“认识美”板块主要讲解美的基础知识;“欣赏美”板块的主要内容是剖析著名作品的特点及美感;“创造美”板块安排了一些活动和思考题,以此来加深读者对美的认识与体验。

03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体现了审美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并将美学理论尽可能地融于具体的审美过程中,避免使用不易理解的专业术语。插图和案例等的使用也使本书显得生动活泼,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04 图文丰富

书中大量的精美图片和丰富的拓展资料与正文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同时,本书的版式设计也极富艺术气息,令人赏心悦目,使学习的过程也成为审美熏陶的过程。

05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本书精选了一批充分体现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与人文素养的案例和拓展阅读材料,让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大学美育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