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手工艺「秸秆 伴随着农业发展」

互联网 2023-06-10 09:21:0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秸秆手工艺「秸秆 伴随着农业发展」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印象中

农业和艺术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但农业遇上艺术

脱离“土”的魔咒,天马行空的组合

又能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秸杆邂逅“艺术家”

秸秆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作为农业废弃物,焚烧时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所用每到收获季节,大量的秸秆处理就成了难题,可在湔氐隆兴小学的师生们手中,它却成了制作各类既实用又美观工艺品的“宝贝”。

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

经过改造却能变身成为精美的艺术品

让我们眼前一亮

走进隆兴小学,利用秸秆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其中不仅有稻草做的装裱画,教室旁的走廊边还有芦苇秆做的铁塔和房子、还有许多玉米麸做的菊花等,样式各异甚是美观。穿过走廊是美育实践基地,同学们正在进行秸秆制作。

课程上同学们相互配合

利用桌上的银杏叶、干果壳

玉米皮等材料制作自己

喜欢的 画 或者 摆件

美术教师王周琴介绍说,学校从一年级就开始了秸秆校本课程,开设有低段、中段、中高段和高段。而秸秆课程让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做到了动手动脑相结合。

据悉,为了让孩子们系统的学习秸秆手工艺术品制作,学校编制了秸秆工艺品制作的校本教材,其中,低段以身边的落叶为主、中段以芦苇絮,玉米叶和各种果实的外壳为主,进行平面粘贴。中高段以生活中的干果壳和山间的松果,枯树枝作为材料,创造一些有立体感的作品。而高段是在前三段的基础上,以秸秆和芦苇片为材料,进行剪、贴、烙后制作成装裱画,挂在墙面。

SUMMER

“通过我们秸秆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在课堂上动手动脑合作,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也开发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孩子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大大的增加了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活的热爱 。”王周琴说。

学生魏诗语说:“他们上课用的材料都是在校园里捡的银杏树叶和在家里收集的一些玉米皮,还有一些瓜子壳。而秸秆艺术来做的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让觉得很有趣。”

学生肖辂玴说:“自从学了这个课程以后,她会做梵高的向日葵和一些装饰画,带回家后她的妈妈还会表扬她,说以后会把身边的秸秆收集起来,让她做更多的秸秆作品。”

据悉,隆兴小学建立此课程,一方面是响应国家低碳环保的号召,另一方面是将非遗文化融入乡镇小学校园,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湔氐隆兴小学校长张健说: “作为农村的孩子,我们想让他们得到均衡的艺术的熏陶,我们什邡也正在推进这个艺术教育示范县的工作,我们已融入到这个工作当中,为什邡艺术工作出一点力,现在我们的孩子们感觉非常的好,也过得非常的开心。”

湔氐隆兴小学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秸秆工艺课程,将环保理念和非遗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向家长们、向社会发出环保倡议。表示下一步学校准备把这个课程精细化,课程精细化,课程丰富一些,来开设一些开放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这个课程当中,让这个辐射面更广一些,社会影响也更广泛一些。

将桔杆“变废为宝”

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低碳环保

还传承创新了非遗文化

也希望身边喜欢动手的朋友能合理利用桔杆

切勿随意焚烧、污染环境

在很多人眼里,农业与艺术就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永远隔着一段距离。其实,农业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果一蔬皆是艺术,发现农业的魅力,将它以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美,这大概就是做农业真正的快乐所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