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 三千年不老的技艺叫什么「传统技艺」

互联网 2023-06-09 17:59:3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惊艳 三千年不老的技艺叫什么「传统技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成都漆器

林荫树下盖碗茶里隐匿着成都的巴适惬意,街头巷尾火锅香中飘散着成都的热情诱惑,而历经千年岁月的成都漆器里,沉淀的是成都的古朴大气。“雕镂釦器,百伎千工”,成都漆艺工序众多、制作精细,高贵中带着典雅,不张扬却处处讲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三雕一刻”的装饰技法独特,极富地域特色,在几千年前就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今天穿越历史风尘仆仆而来的大漆艺术依然鲜活,绽放着三千年不老技艺的光芒,“漆待”与时光更灿烂的相遇。

雕银丝光《熊猫银杏盘》

雕镂釦器 百伎千工

在人流如织的宽窄巷子对面青羊区蜀华街深处,狭窄的林荫路上隐藏着一座爬满蔓藤的“井”字形布局三层老式楼房,成都漆器工艺厂就在此间,四周很安静,踏进大门的瞬间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里面的陈设完好地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厂房的模样,仿佛被时间冻住。墙上锈迹斑斑,只有屋顶下“成都漆器”四个字仍趾高气扬。从 1954 年建立,1974 年改建新楼,上世纪 90 年代达到顶峰,2008 年地震,久经岁月,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漆器工艺厂像是在闹市中修行的匠人,传承着传统漆艺最精妙的技术,饱经风霜,返璞归真,已臻化境。

髹漆

成都漆器厂岁月虽老,但厂里的人却都是年轻的面孔,从成都漆器厂的王岳峰总经理,到品推经理的司璐瑜,以及各个工位上的工艺师、设计师,都是清一色的年轻面孔,其中不乏毕业自名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成都漆器厂外表沧桑,而其中的产品却是光华四射,漆彩流光,产品展室里数十件漆器作品分门别类的摆在博古架上,种类齐全,漆彩纷呈,既可高悬于庙堂之上以彰显华贵,又可充当精致耐用的日常用品。

装饰漆器艺术感强韵致独特,《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造型优美流畅,精致细腻;《雕漆隐花海棠花圆盘》《雕银丝光晕彩银杏圆盘》《三羊开泰圆盘》,丝光闪烁,光华灵韵;拉刀针刻首饰盒,含蓄古朴,亮而不浮,充分体现了天然漆的自然质地之美。实用漆器打磨光滑色泽自然,功夫茶具意境悠远气质优雅;杯碟碗盘盒盏垫最为常见,但细看每一只器物上耗的功夫,又绝不只是为了让实用器更美那么简单。

还有新开发的文创产品笔筒书签镇纸,巧妙地选取了中国国宝大熊猫、成都市市树银杏、成都市市花芙蓉为装饰图案,集历史题材、文化元素、天然原料于一体,文化创意中自带古典气息……目之所及的一件件器物上展现着极富地域特色的髹饰技艺,漆艺包容精致,漆色温和静穆,将天然大漆的灵动之美展露无遗,给人以大度而素雅的美感享受,可谓薄薄一层漆中可翻开厚厚的时间,一眼千年。

推光

“雕镂釦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西汉的扬雄在《蜀都赋》中曾这样描写当时的漆器之盛,从中可见远在汉时,成都漆器已美名扬天下。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造就了这朵工艺奇葩,悠悠数千年间,汉的夹纻,唐的堆漆、金银平脱,宋的素髹与雕漆,清的脱胎,岁月流淌积淀中,历经了数百代工艺大师智慧与灵感的碰撞打磨,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宋元明清一脉相承的成都漆艺,逐步形成了如今美感谦和温厚含蓄,深沉内敛厚重典雅的独特风格。2006 年成都漆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 年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漆艺茶具

百里千刀一斤漆

“漆从西蜀来。”郭沫若先生诗中这样写道,天然大漆,有很好的附着性,具备粘合性和防腐性,在木胎、陶瓷、金属上进行刷漆工艺后可长时间保持光亮色彩且不变色。自古以来,四川就是天然大漆的主产地,漆树需成长近十年方可割漆,一棵漆树整个生命周期只能割出 10 公斤生漆,采集一公斤生漆需 3000 棵漆树,故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大漆从树上割下来以后,品质达到“清如油,明如镜,扯起金钩子,照尽美人头”,方为优质,此后还要经过晾晒、脱水、过滤、去杂质、加颜料等程序,而这复杂的制漆过程仅仅是基础,要做一件漆器,至少需要经过选料、制胎、揉漆、裱布、上灰、上漆、打磨、雕刻、镶嵌、推光等 70 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来不得半点闪失,最后的作品才能呈现出既精致又立体的视觉效果。

雕银

漆工车间里工作的大多数是小伙子,他们细心地在一件件胎体上涂抹,仿佛在侍弄娇小的生命,眼里充满爱意,手法轻柔如水。

赫连伟正在为一组茶具刷漆,在这个步骤之前,这些茶具已经历了千山万水。用木头制作好胎体后,先要把表面打磨平整。接着是揉生漆,为的是堵住木头上的小孔洞,更好地保护胎体。之后在其上裱布,古代主要用夏布,现在用有经纬交叉的白布,利用经纬的拉力避免磕碰造成的损伤,并防止开裂、变形。但这才仅是开始还远远不够,胎上的打磨才见功夫。在裱布后的盘子打底刮灰,粗灰、中灰、细灰三次上灰三次分别打磨,这是传统漆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是胎骨成型的核心所在,关系到作品的定型及稳定,其神秘之处就在于漆器成品后表面看不到,但又绝不能偷懒图简便。

之后的上漆过程,更是需要耐心,每上完一道漆都需要放在恒温阴凉的环境下自然阴干,一般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干透。干透后进行打磨,磨去漆膜和小颗粒等不平整之处,表面光滑后,进行第二道刷漆,如此反复。底漆、中漆之后送到装饰车间去做装饰,再拿回来上最后一道漆,打磨推光,才能最终完成。三灰三漆,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工序,凝结的却是高度的专注和细致的手法,打磨的是漆器,沉淀的是时光,呈现的是静美,留下的是匠人的手作温度与匠心。

师傅们在髹漆车间工作

做好一件漆器需要几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上漆打磨这些重复机械的过程为什么不能用机器代替?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大漆是一种很有性格的材料”,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去摸清它的脾气,不能快也不能急。匠人只有亲自用双手在感受大漆的脉博中才能让自然的气息不被破坏,保持特有的形态和质感,打磨的力道甚至是心情,都会影响漆器最后的样子。成都漆器的奇彩之色,正是带着温度的手工反复打磨成就了美好,远非冰冷的机器所能代替。

上灰

精巧叹加工 玲珑生万物

“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成都漆器的装饰工艺的确如郭沫若先生诗中的赞美。装饰车间里是年轻的姑娘们居多,她们专注装饰着手里的器物,不厌其烦地丝光、描画、晕染……坐在工位上的张小波白净秀气,略显腼腆,并不像印象中川妹子的火辣模样,别看小波文静如水言语温柔,年纪轻轻却已是四川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了。她正在制作一批“熊猫银杏盘”,雕银、丝光、晕彩,漆艺在她的手中驾轻就熟,亮丽的红漆底子上,一枝金黄的银杏树上,一只软萌可爱的熊猫宝宝正在玩耍。针笔起落间,银片上丝出的国宝大熊猫毛发细腻,银光闪烁,栩栩如生似乎有了生命,而晕彩的深秋银杏,浓淡不一的色调,将秋之静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韵味悠远。

成都漆艺 风华千年

成都漆艺工序繁多制作细致,尤以雕银丝光、雕花填彩、雕漆隐花、拉刀针刻等极富地域特色的髹饰技艺闻名于世。其中,“雕银丝光”是成都漆器“三雕一刻”绝技之首,而小波制作的“熊猫银杏盘”采用的正是这种工艺。技艺的施展是在三灰三漆的半成品上,用大漆做粘合剂贴上银片雕刻出纹样,再上漆打磨,重新把纹样显露出来。然后在金属贴片雕好的纹样上,用特殊工具戗花刻线,操作中讲究行刀的角度与走向,要求点、线、面均衡结合,通过流畅刚劲、富于变化的刀法,使线条轻重缓急、顿挫抑扬各自成趣。雕银丝光工艺制成的漆器既有金银平脱的镌刻情趣,又有雕漆的抑扬顿挫;既显金属材质的高贵富丽,又含漆料的柔和细腻;其熠熠闪烁的光泽将漆器艺术的超凡脱俗、高雅素洁、清丽照人的艺术魅力发挥到极致。

雕银、丝光、晕彩是“雕银丝光”工艺中几十道工序中重要步骤。这些工序完成后,还要经过轻推慢擦的推光才能最后成品。推光,是以油和面粉在漆器上反复摩擦,让漆面分子重新排列,均匀结膜,使得漆器表面平整如镜,呈现出光泽华丽却又温润如玉的效果。一件件普通漆器,因为“雕银丝光”等古老的装饰手法的磨砺与雕琢,高雅丰腴中更显灵气飞扬。

成都漆艺 雕银丝光《虞美人》花瓶

文丨 图 影子

以上节选自旅游世界杂志2022年8月刊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