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剪纸张露「威海剪纸」

互联网 2023-06-09 17:59:3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郓城剪纸张露「威海剪纸」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5月1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郓城县委县政府、郓城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杨秀玲剪纸艺术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启功书院坚净美术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共展出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菏泽市剪纸艺术委员会会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玲的近40幅剪纸艺术精品,一场传统艺术的文化盛宴让师生们沉醉其中。

北大师生观展。

据了解,除展览外,此次活动还设计了专题讲座和体验课堂,30余名师生积极参与,动手完成了自己的剪纸作品。最后,师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生动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剪纸作品。“希望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杨秀玲表示。

非遗传承人杨秀玲,出身于郓城剪纸世家,家族有300多年的传承史,为第五代剪纸传承人。作品在全国屡获大奖,多层套色彩绘剪纸《百鸟朝凤》被相关权威机构评定为“世界纪录”。她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重研发创新,其作品既保留了剪纸艺术的传统风格,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集审美、实用于一体,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和独特魅力。

非遗传承人杨秀玲耐心授课。

近年来,郓城县持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力度,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收录考察工作,确保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以及有效传承。该县建立了郓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政府先后公布郓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批,制定了《郓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及管理办法》,对省级非遗传承人和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终身成就奖的传承人,每人每年发放传承补贴6000元,积极扶持传承人传艺授徒。专门成立了郓城县地方戏曲传承保护中心。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160万元,2018年增至200万元,用于地方戏的传承保护工作。

该县还不定期在县内的主要旅游景区开展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在普及非遗常识的同时,增加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获得了省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另外,郓城县积极将非遗文化“送出家门”,组织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各类交流展示活动,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充分展示郓城非遗魅力。

同学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截止目前,郓城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8项。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1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51人,县级传承人146人。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如坤 通讯员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