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

互联网 2023-06-09 17:22:2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当远山的秋色渐尽,北京城里的秋色愈浓,虽然节气已到立冬,古老的大树,还能让秋色延续!

2020年11月6日,预报的雾霾天污染,却发现,天色见好。出门寻求秋,我们来到了位于海淀区的五塔寺。

五塔寺原名“真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长河北岸。下图就是长河,两岸的爬山虎红叶已基本落尽。

与之一桥之隔的是北京动物园西北门。下图是站在石拱桥上拍摄的北京动物园景色。

五塔寺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建成于1473年。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在下面很难看到全部。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是印度佛陀伽耶精舍(释迦牟尼得道处迦耶山寺所建的纪念塔)形式的佛塔。在我国同类的十余座塔中五塔寺金刚宝座塔的年代较早,样式最秀美,堪称为明代建筑和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外文化结合的典范。

乾隆为给其母做寿曾两次重修五塔寺。分别于乾隆十六年和二十六年,第一次重修后为避雍正皇帝“胤禛”名讳,改名为“大正觉寺”。

自清朝后期开始,五塔寺逐渐衰落。在八国联军侵华时,寺院更是荡然无存。到民国初年,仅剩一塔兀立于一片瓦砾中。由于无人看管,宝塔的铜质鎏金塔刹多次被盗。

所庆幸的是两棵与塔同龄的白果树竟幸免于难,至今郁郁葱葱、果实累累。

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维修。1976年受唐山大地震影响严重,1979年进行了全面维修。1982年对外开放,就是现在的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周一闭馆),里面的石刻作品多种多样。

在秋叶的装扮下,开启了美丽模式!

坐在古银杏树下拍张照片,是游人们最向往的事!

或盛装出行

或便衣而坐

抑或树下嬉戏

留下倩影,都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外门

刚进来的游人,多拥挤在平台下面,本来可以行走和参观的平台,却很少有人上去,为什么?

看这张图片,就知道了!摄影爱好者在平台边缘倒上水,就可以拍摄五塔的倒影。

背面也是如此,一座石质的花盆,里面有水和落叶,人们排长队等候拍照。但很难保准镜头里不出现其他游人。

五塔高擎多少载,

两树相伴数百春!

今人只识美秋色,

不见寒暑傲骨存。

高大的银杏树,与古塔相伴,无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都是那样美丽的存在。

现场描绘见真功!边角处,有两个游人在作画。

人们都想留住这一季的美好!

近一点

再近一点

仰视

侧身

再侧身

把红门加进镜头

把红门窗里的秋色也加进镜头

转身,留住夕阳下一树秋色!

塔北面也种植着银杏树,虽然年头尚短,但也很粗壮。

左右通道和后院内还种植了柿子树

秋得满树果

冬日鸟雀食

展览室里,有中国古塔图片展和金刚宝座塔的资料陈列,可以参观。

碑刻历史史入碑,

万碑难唤历史回。

碑记千载万年事,

春秋寒暑几轮回!

通道两侧摆满了年代久远的石刻,大小不一。

供游人参观、赏鉴。

但这个季节,游人最关心的还是秋色!

大多的银杏树正是黄绿参半时

满地秋果,气味堪浓!

秋色应该还可以维持一周时间

喧哗往复昼夜循,

黄叶飘零待冬临。

大地复苏繁花盛,

谁记霜重雪压身!

最外围的这一棵银杏树,叶已全黄。

枝条垂垂

在风中飘摇,煞是美丽!而并排的另一株,已只剩枯枝。

树下满地落叶

紧挨着的一株七叶树,已半树叶红。

再往外走,就是工作人员用房,种植有玉兰树,还剩不多的叶子。

看着花苞,期待明春花开美丽!

下午四点半左右,太阳就要落山了。

几个游人,站在通往动物园的石拱桥上,拍摄长河落日。

口中高念:这就是长河落日圆!

美好的半日时光,在暮色中结束了!

@头条北京@今日头条

是不是,你们也像我一样,对美毫无抵抗力!并乐在其中......

最后请欣赏视频,身临其境,去感受五塔寺的美!

弱履微言 定格瞬间 分享美好

喜欢 请关注 羊蹄煮鸡蛋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