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小吃大全」

互联网 2023-06-09 10:35:2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阳春白雪的传统文化「小吃大全」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武汉的小吃,琳琅满目,诸如热干面、牛肉粉面、糊米酒、面窝、油香、欢喜坨等。如果说热干面是下里巴人,是饱腹之物,是芝麻酱香气的留念,那么豆皮就是高雅之物,是阳春白雪,是大家闺秀。

从青山赶到汉口百步亭就是馋一口四季美新上市的豆皮跟老味道的汤包。

做豆皮是一门手艺,也是一门表演艺术。这要比武汉最招牌的热干面,更有意思,不光是口味好,也有绝活儿可以亮一亮,要人拍案叫绝。

是的,不管是年高德劭的老师傅,还是年纪轻轻的小哥哥,看他做豆皮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用心,在这里最能体会到。

比方说,先随手转个锅,黑亮亮的,可以看到锅底的反光,舌尖上中国章丘大锅也不过如此。

伸出右手,用手背,试试温度。下面正式开始。

浇浆,成分其实是糯米与去壳绿豆,提前准备好,抡一个硕大的蚌壳,摊皮子。

打两个蛋、最好是土鸡蛋,增香提色。

徒手翻面,要的就是手感。

搁调料,嗖嗖嗖,一指禅神功。铺糯米,一版一版直接上,速度快,再来一次料。表情神似网红撒盐哥,小伙子就会玩。

怪不得现在叫做后浪,是推着前浪走的嘛!像阿斌那样的火功、严老幺的翻面,都要在后浪身上来一波新浪。浪里个浪。

加事先炒好的臊子,笋丁香菇丁肉丁等三鲜,不少豆皮店以干子充数,圈重点,与别家不同,给了唐人神香肠,也不给干子。这成本可不低啊,卖价才11元,行内人的眼光,他家豆皮肯定是不赚钱,甚至是亏本的。想想没有干子的原材料以及人工吧!

用大蚌壳背面小心包边,像电熨斗熨衣服一般,整洁干净。蚌壳,是豆皮师傅的必备工具,其仪式感就是丐帮的打狗棒,一代代相传,最有意思。而且,蚌壳的那个弧度太完美,还可以拿来打蛋之类,比铲子之类强太多。这可以说是判断一家豆皮有无逼格的重要因素。但,有的人也不太会用蚌壳,我记得老武锅的邓师傅,就耍不会。有的豆皮店则是三代相传下来,有意思吧?

这就是我认为豆皮远远比热干面有味道的原因。

这时看到皮子在油温的升高下,已经通体金黄,必须要有脆感,这是一份好豆皮最值得期待的部位。

距离最后出锅以秒计,还有少许油在滋拉作响,香气早已经充满小小的操作间,戴着口罩也难阻隔的香气。

翻锅,演绎人生在此到达鸟高潮。所谓的鹞子翻身,武侠小说里头,大概就是这样的身段。

完美的小锅豆皮,四季美的小师傅,诠释了什么叫精工细作。

吃豆皮是一种人生巅峰的享受,如与期待已久的人,相见相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用在一份好豆皮身上,一点都不为过。怪不得当年的毛爷爷对此是喜上加囍,老人家的审美还是一流啊。

1958年,毛主席两次亲临“老通城”,在品尝了“三鲜豆皮”后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

1958年4月3日,毛主席原本准备在汉口大智路老通城本店吃豆皮,由于担心人多,不愿让群众多等,就改在惠济路的老通城分店。当时店门前有很多接送人的三轮车,为了毛泽东的安全,每来一辆三轮车,就请武汉市委的一名干部坐上去离开。

老通城的”“豆皮二王曾延林师傅后来回忆,毛泽东当时一个人吃了足有3两,还告诉随行人员:“你们都得吃完,不准浪费。”

于是,相对名扬全国的热干面,武汉又多了一份自豪——庙堂之高的豆皮。

与其他小店相比,四季美的豆皮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毫不油腻,清雅自然,青梅竹马的感觉,大抵如是,那叫一个熨帖。

当然,招牌汤包是必不可少的,两个人还吃了一笼番茄、一笼鲜肉、还有一笼烧麦。

吃不完,打包带走,当作明天早餐。就此完事 。

更多武汉美食请加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