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皮影介绍「皮影戏」

互联网 2023-06-08 17:59:0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民间皮影介绍「皮影戏」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皮影最早起源于汉代。顾颉刚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中说:“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周秦两汉以至隋唐当皆以其地为最盛。”

与真人表演的“大戏”相比,皮影戏具有“俗”、“小”、“神”的特点,与农耕文化最相适应。皮影戏以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灯盏头碗碗腔和秦腔等为主,多慷慨悲壮之音。一般都在农闲时节演出,春祈秋报、娱神敬佛、禳灾求福、驱邪避鬼、保佑平安等,这些民俗信仰是皮影戏得以生存的肥沃土壤。无君子不养艺人,关中富户素来就有购置皮影和蓄养戏班的传统。

“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皮影戏班极其节约和紧凑,一般由四到十人组成。以老腔为例,包括前首、签手、上档、后槽、下档等五人;虽有分工,但一司多职,协作极其重要,主唱者要生丑净旦都能唱。班主一般由箱主或前首担任。前首负责全场奏唱,签手操作皮影表演,上档司板胡等,后槽司梆子等,下档准备道具皮影。

皮影戏班一般都以家庭或家族为主,也有合伙戏班。皮影算得上是最重要的装备,皮影戏的乐器比较简单,除过板胡、月琴、笛子、唢呐,基本都以打击乐器为主,如梆子和碗碗。皮影戏演出前,要先搭台撑“亮子”(幕布),白天用日光,晚上用灯光。这种借光显影的表演形式几乎堪当现代电影的始祖。

老腔皮影曾被张艺谋作为电影《活着》的重要桥段和音乐背景,老腔皮影也因此成为关中皮影和中国皮影的标志。老腔是有名的“满台吼”,戏班里所有人都要“帮腔”。老腔皮影保留剧目有200种,以神话和历史故事为主,也有一些反映日常生活趣事的小剧目,如《懒婆娘》之类。

皮影戏是乡土口语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大多数皮影戏都没有剧本,全靠师徒间口口相传;事实上,这些皮影艺人也大多不识字。随着商品化城市化现代化对传统乡村农耕文化的取代,皮影戏被连根拔起,再加上电影等现代娱乐业的强势扩张,包括皮影戏在内的所有戏曲都面临着同样的绝境。

民国时期,华县有48家皮影戏班社,当时就有学者担心“影戏早晚必要成为博物馆中的陈列品”。如今还在演出的关中皮影戏班屈指可数。关中皮影雕刻已从单纯服务于影戏班社的演出,发展成为以观赏性和收藏性为主的民间工艺品。如果说皮影是硬件,那么皮影戏就是软件,皮影与皮影戏的分离意味着传统皮影的消亡。用碗碗腔皮影老艺人李世杰的话说,“皮影雕刻一旦离开唱腔,就变成了工艺。”活生生的皮影已经没有了,留下的只是一个牛皮做的影子——哪怕这个影子多么精美。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关中皮影造型独特、雕镂精细、色彩鲜明、玲珑剔透,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民俗价值,因此成为很多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者眼中的极品。与“非物质”的文化相比,“物质”与财富更容易激发现代人的热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关中皮影就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

西路皮影雕刻师梁思荣曾刻制了3600多套皮影,其中大部分都销往欧美日等国。目前关中皮影已经形成手工作坊生产模式,从业者有数百人,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皮影、刺绣和剪纸成为关中主要的旅游工艺品。这其中,以华县最具规模,甚至部分实现了机械化大量生产。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来说,这些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被发扬光大,其实恰好相反。皮影失去了“亮子”,也就没有了生命。对现代人来说,所谓皮影,并不是一种戏,而是被镶嵌在玻璃镜框中的一种牛皮剪纸。

在中国皮影及戏曲中,关中皮影历史渊源之久长、文化底蕴之丰厚、剧种声腔之多样、演出技艺之精湛、旋律节奏之多变、戏班艺人之众多、雕刻艺术之精美,都具有相当的标杆意义。2006年,国家文化部将关中皮影的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弦板腔和秦腔等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