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捐建的这所辽源学校有故事嘛「张学良情感经历」

互联网 2023-06-08 17:22:1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张学良捐建的这所辽源学校有故事嘛「张学良情感经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辽源,有这样一所学府

由少帅张学良出资捐建

历经近百年风雨沧桑却屹立至今

她是辽源近代史最好的见证者之一

也承载了几代辽源人的记忆与青春。

她就是今天的主角—第十四中学

据《西安县志》和《十四中校史档案》记载,1926年秋,17岁的西安县(辽源旧称)女子姚彩云来到奉天(沈阳旧称)基督教女子高级中学求学。

这是一所当时军政名流捐办的学校,时年19岁的张学良经常来此视察,品学兼优的姚彩云得到了他的器重和赏识。1929年8月,20岁的姚彩云高中毕业,她谢绝了张学良的挽留,立志要回家乡(西安县)创办小学,终身执教。张学良深受感动,为其提校名“新民小学”, 寓意为培养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新人。

张学良亲自给时任西安县县长齐绳周写了公函,言明自己支持杨彩云回乡创办学校,并派人携带创办学校的钱款、公函和姚彩云一起回到西安县。西安县县长齐绳周亲自为姚彩云接风,决定将当时地处县中心(今辽源第14中学位置)的县立第四小学旧址改为“新民小学”,任命姚彩云女士为校长,将仅有一趟平房的学校重新修建为四合院式的四栋平房。

1932年3月新民小学改名为县立第五小学,姚彩云仍为校长。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侵占了西安县,并在各学校推行日语,不允许师生说汉语。姚彩云非常气愤,毅然辞去校长职务归家。

抗战胜利后,县立第五小学更名为北寿小学,此名称一直沿用至1966年。

  1966年8月,学校改名为“工人路小学”。

1973年1月,根据中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辽源市教育局将一部分小学升格为中学,“工人路小学”更名为“辽源市第十四中学”。升格为中学后,学校的学生由当时的辽源市一中、辽源市二中划分出来的部分学生及小学六年毕业的学生组成,达到600余人。

岁月流转,薪火相传,91年来,“厚德 励志 尚礼 致知”的精神内涵在辽源第十四中学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秉持“办有温度 充满活力 流淌着生命智慧”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级普法先进单位、省级德育基地、省级优秀家长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市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是国家级足球特色示范校和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戏曲学校。

据了解,目前,辽源第十四中学校新建综合楼项目作为2020年我市重点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校园与近百年厚重文化积淀即将完美融合。

经历时代洗礼的十四中

诉说着旧时光的故事

令人怀念

未来的TA又是什么样子呢

令人期待

来源丨 辽源吉D微风

记者丨吕琳、胡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