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竹编艺术「竹编非遗」

互联网 2023-06-08 16:08:2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江西瑞昌竹编艺术「竹编非遗」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瑞昌竹编是江西九江瑞昌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距今有3300多年历史。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独特的风俗人情。竹是瑞昌人民日常用具之一。于是,便形成了竹编这一传统工艺,经过时间和瑞昌人的专注力积累而来。

竹,世界上最坚韧最经济的材料之一。在瑞昌从不缺材料和民间高手。瑞昌竹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精致的艺术品让叹为观止。 瑞昌竹编工艺品以竹子为原材料,经手工制作而成。过去,瑞昌山民常以小山竹编织篾器出售。传统的竹编制品有簸箕、米筛、箩等。

千百年来,瑞昌竹编工艺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变革,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丝萝、斗笠选材考究,做工精细,簸箕、米筛式样规范,锁口紧密,提篮、竹栲小巧玲珑,精致耐用。其中以斗笠、丝萝、米筛名气最大,被誉为“瑞昌蔑器三宝”。

瑞昌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栖息繁衍。瑞昌位于江西省北部偏西、长江中游南岸,有山竹面积66520亩,过去林区农民多以小山竹加工蔑器出售。竹类有:毛竹、筋竹、水竹、淡竹、苦竹、实竹、墨竹、小山竹等。丰富的竹资源给了瑞昌竹编艺人无限的制作空间。瑞昌竹编工艺工序复杂,要求精密、细腻,难度大,品种多,其工艺难以用现代机器代替。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它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

竹编工艺使用的竹材是经过严格挑选来自成都地区的特长无节瓷竹,经过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十几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制作出精细的竹丝。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竹编在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

竹器工艺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从而决定了竹器的编制难度和美观程度,而一件竹器的价值更重要的决定权在于瓷胎竹编制作者的水平。《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名,工有巧,才有美,和此四者然后才可为良。”竹编的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竹编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2008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