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毕业展油画作品「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

互联网 2023-06-08 14:17:1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央美毕业展油画作品「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作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毕业寄语

油画,是指用亚麻仁油、核桃油等氧化性植物油调合色粉,在木板、画布或纸板上进行绘制的画种。其风格可细腻、可粗犷,是适合多种艺术风格呈现的载体。

其专业工作方式:很个人。

其专业工作方向:独立艺术创作、大型历史题材绘画、肖像画、风景画、大型殿堂画、装饰画、文创产品和相关院校基础教学与艺考培训教育。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油画系学生而言,毕业后多给自己机会去尝试一种或多种可能。首选是能够干与油画专业相关的事情,你即将面对的每一次选择,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么“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考验你顺应环境彰显思辨和临危处置的能力;要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靠你的实力,待的是时机。在社会中摸爬滚打,重在选对方向,重在对上自己的心路历程,不对心,会伤心。

祝福全体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在理想与现实面前,找到仅属于你个人的心之所愿的通途。

油画系主任 张路江

2022年5月

作品介绍

王昕

以镜子中我的视角展开,三个空间,两个人,一种关系,表达了我的内心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和感受。

《家庭》

60×10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袁元 张义波 孙逊 夏理斌 蔡昊坤

李修熠

作者站在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感受岁月的斑驳,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并希望通过将抽象的元素融入具象绘画中来体现人对于曾经生活过的痕迹的思考。

《记忆》

60×8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袁元 张义波 孙逊 夏理斌 蔡昊坤

戚润璞

在依山傍海的城市过着幸福而从容的生活是珠海人的常态,而青春靓丽的外表下亦是平凡质朴,亦城亦人。

《周末》

48×72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袁元 张义波 孙逊 夏理斌 蔡昊坤

郝泓璇

塞外群山环绕着承德市。城市褪去夜色,晨曦载曜,武烈河静静淌过城市中央。直面生长城市的庞大与个人的渺小。一砖石,一砾瓦,俯瞰其上,万物咸覩。

《武烈河畔的清晨》

120×18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袁元 张义波 孙逊 夏理斌 蔡昊坤

孟天龙

着重安排了画面构成,切割和颜色。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想单纯的画好一张画。

《夏》

70×52.5cm

2022

指导教师:袁元 张义波 孙逊 夏理斌 蔡昊坤

李婷婷

以缠绕的姿态呈现出凋谢或挺拔,カ求柔和向上的的氛围,描摹照亮生命生长的轮廓。想通过植物的姿态传递一种寓意,大自然中的万物以各自独特的姿态而存在,并生生不息。

《姿态》

2022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袁元 张义波 孙逊 夏理斌 蔡昊坤

杨宜

在城市中的工作者,每天大部分时间位于CBD中一栋栋贴满玻璃的大厦里,大厦造型多同质化,古板方正,颜色也十分冷漠,充满没有一丝人情味的实用主义。但是大厦与建筑物之间互相映射,在不同光影条件下在玻璃上形成的生动又富有变化的造型,可能是CBD最为标志性的符号,也是城市工作者能接触到为数不多的“视觉慰藉。

《玻璃中的自画》

140×80cm

2022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刘路易戈伦

我让阿琛趴在铁轨上,趴了一会,阿琛起来告诉我,天很冷,冻耳朵。过了一会阿琛又躺了下去,告诉我这个姿势倒是不错,很舒服。

《听铁轨》

120×182cm

布面油画,丙烯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孙睿

婚礼是一个婚姻与家庭的开端,我以家中父辈婚礼的老照片作为我展开此次创作的基础素材,老照片中的视觉记忆唤起了我的情感共鸣,是我创作成型的入口。红色是热烈的颜色,在我的画中有着多种的意味。多幅以红为主的画面组成一个系列作品,以强烈的叙事性因素从婚姻的角度中诉说女性的真实心理困境。

《红》

150×16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黄巾帼

不管是物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还是人对事物的感知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檀木之香经岁月的洗礼变得深沉;钢铁在四季的交替中生锈腐烂。保持事物的现状也成为一种追求。商家通过保鲜膜隔绝蔬果与空气的接触,尽可能延长蔬果的新鲜时长。本作品试图通过保鲜膜对现下生活琐碎的包裹,维持现有的生活状况。

《花被单》

125×20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郭佳欣

纪伯伦说:“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里醒着,一个在光明里睡着”关于这句话有很多解读,对我而言,二十二年的成长经历中,有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初心,但也有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感到自己的渺小和面临抉择时的迷茫。但沉浸于热爱之事时常让我感觉到心脏甚至蹦出身体之外的跳动。此作品是对过往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 Double Feature》

100×80cm

布面丙烯,油画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卢文祥

作品来源于生活中的灵感,超市是一个充满生活趣味、体现人们生活状态的地方。推着孩子的母亲在水产缸前驻足,被电子屏上闪过的灯光吸引。疫情的发生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暂时的束缚和压抑过后,是否会重回那个海底世界一样的宽广自由之地…

《驻足》

110×200cm

布面油画,丙烯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张瀚

作品运用类似波谱拼接的图像组织方式研究泳池中水的各种形态,表现人潜水游泳即将浮出水面呼吸前的那刻,正如人生中诸多的隐忍、努力与蛰伏,最美的时刻恰是破境之前最压抑之际,周遭环境丰富晦涩变化,自我的心绪与对外界的感知交织缠绵,亦幻亦真……但无一不透露着承载过苦难的甘甜和即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美好。

《Before Rising To The Surface》

160×18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辛多瑞

“新浮华静物画”包含一幅自画像和一个头骨(在浮华静物画中是一个常见的象征),旁边是对人脑和DNA的现代X射线扫描,以表示头骨及其内容物——大脑——象征着生命,而不是死亡。利用先进的技术,这些扫描的信息有一天可能会被用来创造身体的克隆复制品,即头骨和大脑,从而征服“死亡警告:谨记,人必有一死”的概念。

《Vanitas Nouveau》

40×5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马晓腾 石煜 王少伦 康蕾 马佳伟

张天瑾

作品源于疫情之下的生活感受,用色彩的能量表现“生命力温度”,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ZOETIC》

123×58cm×1cm

透明亚克力,滴胶,玻璃颜料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张弘旺

在疫情成为一种新常态之下,人类的生活更多趋于无接触化,网络化。在这种“虚拟”生活方式下,“自由”成为回忆中的一种奢望。围绕这种游离在虚拟与现实中的状态,在虚拟和现实,回忆与当下之间,两种时空同时存在而又相互独立、没有接触的安排下,试图去接近当下集体心理中,潜意识中的某种状态。

《游离之间》

170×150cm

木板丙烯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周贝特

大寒之末,立春起始,众生中的一次生。

《逢生》

180 ×9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张昕怡

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一切都像是坐上了有目的地的特快列车,但我们总会遇到未来给予我们措手不及的一下,甚至来不及刹车。“Don’t look back”像一句口号,更像是内心的呼声,前方的景象既到来了,就不要再回头看。

《 Don’t look back》系列1

90 ×60cm

木板丙烯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杨俊奇

我们都是从过去走来的,曾经的那些人和事不知不觉影响着我们的现在与未来,总有那么一段日子,在脑际挥之不去也再回不去;总有那样一个场景,即便在梦与回忆中身临也能让我们泪流满面。这张画画的是亲人,是故乡,是夕阳,是梦是回忆,也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悲伤。

《曾经的风景》

195×205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周建平

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事物在自然界不同的时空中逐渐变的和谐。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生命时刻要经历的,是行走或停留,相伴或独行。我专注于用绘画的语言去记录那些触动到我瞬间的感受,是温情也是深刻。人们不同的身影、不同的姿态来源于自然的给予,最终亦将回归自然。

《流动的身影》

周建平

197 ×14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米子建

伊犁是我的故乡,城市化进程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传统与文化同时也在接受着新的挑战与改变,面对快速的发展,该如何更明确的定义自己,清晰的认知自己,面对大量涌入的信息,该如何取舍过滤,当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发生碰撞时该如何抉择是我该系列作品探讨的方向。

《伊犁》 系列

200 ×26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林子雅

沙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舒适放松,不像椅子那么局限,也不像床那么正式,是介于它们之间的临时休息区。身为女性,“我”作为被创造者,也是一位创造者,在未知世界里,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临时休息区”,期待以创造者的身份,更加自由地去探索世界的可能性。如同《春风亲吻我像蛋挞》中所唱:“万物待生长,风在期待出发。”

《春风亲吻我像蛋挞》

180×135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喻红 刘小东 刘商英 陆亮 贾蔼力(特邀)

杜泽文

出口

《风景 1》

100 ×7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胡曼琳

天为自然本体,地为众生空间,人在之间融合天地,抱阳负阴,万物生长。我在植物生长中体会两极矛盾之间的张力,通过放大或缩小植物自身的情绪,同时达成自我情愫的审视。作品以似花非花的图像,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情感与记忆的蔓生。看似是植物的放大体,实则为情感的载体,一个面对喧嚣外界的出口,一个寻求物我和合的指引。

《三生萬物系列》

2022

240 × 100cm

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赵绚

创作基于对动画形象和其衍生玩具的提取组合,当中带有形形色色毛发造型的玩具令我着迷,它们犹如主流文化相对的另一批社会群体,独具个性。艳丽的头发构成了视觉系亚文化人群的显著特征。作品名《Colorful》想传达的正是这层含义,这也是上幅作品的内容,下幅意为过去的孩童时期,卡通形象和玩具是儿时稚嫩的印记。

《Colorful》

200x12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陈彦臣

拼装一座楼房和一个人

《城市模型》

30 ×40cm

纸上油画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徐千雯

自然使生物冒险,存在者存在,他们从始至终是冒险者。冒险有时候是一种危险游戏,海鸥基于自己的意志,翱翔在自然,寻找不同的事物。好奇,冲动,在惊叹中的感受周围的一切。它们挑衅并重新定义了水面上的规则,如同揉捏了幻想的散文,权力、欲望、社会关系在超现实主义的氤氲中卷起“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波澜。

《存在者的冒险》

180×135cm

布面丙烯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谢宇豪

我们间的距离

《2 of us》 之一

28 × 40cm

纸,丙烯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李国兴

绘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纯粹感觉层面的活动,我感兴趣的是描绘生活场景中随处可见之物,通过对它们细致入微的观察、交流、体会然后生发,进而呈现并传递出某种细腻的情绪。

《粉屋子》

200 ×140cm

布面油画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张铃帅

夜晚,椰子树下,一个正在安静的看书的男子。

《夜想·椰想》

60 × 70cm

木板坦培拉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渡边露子

被关进寸步难行的现实中,人的感官也渐渐变得比以往更加敏锐。凑近一切,耐心地观察,过去的寓言原来是如今的叙事,我们总是在倾听又讲述同一个故事。

《左耳出右耳进》

50 ×70cm

布面丙烯

2022

指导教师:王玉平 申玲 裴咏梅 郭亚冠

岳雨森

“coexist”是一种形式上的共存,是一种意识上的共存,也是自我的一种和解与释放。

《coexist》

150 ×120cm

丙烯,毛毡,乳胶

2022

指导教师:刘刚 孟禄丁 金日龙 闫烨 王一

张思玥

《荒原》

80 ×80cm

综合材料

2022

指导教师:刘刚 孟禄丁 金日龙 闫烨 王一

宁可欣

想用人体造型的韵律和脑内的颜色碰撞,寻找一种现实与幻想的共同点,让它们在布面上合演一首变奏的色彩

《变奏》

100 ×70cm

彩铅,炫彩棒, 蜡笔

2022

指导教师:刘刚 孟禄丁 金日龙 闫烨 王一

来源:艺推研习社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大芬美术馆

大芬油画村文化发展中心

唯一官方公众号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