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觉得艺术家很有个性 「有个性的艺术家」

互联网 2023-06-07 19:50:1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为什么人们觉得艺术家很有个性 「有个性的艺术家」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写在前面的话:其实人们总是以他们想要去看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依据事物本来的样貌去看待的。

提到艺术家们,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在烟雾缭绕中,那个向四周观众高昂的朗诵自己诗作的长发飘飘的诗人吗?是满臂纹身、激昂弹奏电贝司的乐手吗?亦或是那个大夏天里不修边幅的穿着湿透汗衫、满身颜料的邋遢胡子大叔?我想你们大多数人在猜想艺术家的形象时都是这么想的。当然确实不少艺术家也正是以这种形象来示人的,这也难怪人们往往觉得艺术家们总是充满了个性。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和他标志性的胡子

其实,关于这些外在的形象只是一部分,艺术家和普通大众的隔绝,往往是在更深层次的内在上的,而关于外表的外在上的东西,往往是内在气质的反映。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也有很多: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反映,因此别说艺术家与大众们相去甚远,甚至说,没有两个艺术家在思想上也是完全一样的。归纳艺术家的性格,往往会发现离不开下面的几个词语,大胆、疯狂、固执、激动、敏感、细腻等等,他们为了自己的美学理想或者是想要坚持的东西能够奋不顾身的投身于其中,这也让人们觉得他们很疯狂。对他们来说可能吃不饱饭没关系,而创作不出作品则是令他们最难熬的,而这对普罗大众来说则根本难以想象。

诗人顾城和他奇怪的帽子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可能这些例子在你们的眼中是难以想象的:雨果为写《巴黎圣母院》时避免无用的社交,将头发和胡子剃去半边,这样就可以不必出门见客,而最终这部伟大作品也在预想中写成;国内我最喜欢的毕飞宇老师,为写一医院素材的故事,身披白大褂潜入医院一个月,在病人与医生中掌握了最直接的体验;很多人应该也都记得那部启迪了众多人的《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为绘画放弃职业、放弃家庭、放弃传统的观念,独自跑到太平洋中一小岛上,最终创作了许多不朽名画,而画家高更,正是故事里画家的原型。这些例子,仅仅艺术家行为个性的一小部分。

艺术家往往会厌弃世俗的口味、争取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表达和颠覆,而这些是关于人类发展本质的东西,可能会让普通人难以理解。一个艺术流派的产生,往往会颠覆先前的传统观念,艺术是和人类历史一样趋前发展的,因此艺术家的性格和行为往往会具有超前性,乃至不为大众接受。

对了,解释一下为什么有的艺术家喜欢留长发、长胡子什么的:可能是一部分艺术家注重艺术中的世界比较深,对于外在的形象,则是能省就省的不去修饰;而另一部分艺术家出于审美的考量,往往会内在外在力求尽善尽美,比如那个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群体,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唯美主义代表——奥斯卡·王尔德

当然也不是所有艺术家外表都很粗犷、行为夸张,很多艺术家都很注意倾听自己内在的思考,而让外表左右自己的艺术家,绝对不是一名合格的艺术家,同样,那些打着奔放个性的幌子、不干正事的嘴上艺术家,也不是艺术家。

关注艺术家,请关注他们的内在!这些不被主流认可的人,往往却创造了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