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涛雕塑「当代雕塑艺术家」

互联网 2023-06-07 12:26:0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陈松涛雕塑「当代雕塑艺术家」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2年4月27日,由浙江省雕塑学会、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主办,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学术支持,单增担任策展人的“象征与叙事——陈涛雕塑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展。

展览现场

展览共展出陈涛从事雕塑教学与创作工作近三十年,六十余件具象写实雕塑作品,作品大多怀揣对亲情的挚念以及对现实景况的思考,反映着陈涛对个人与社会的体悟。

嘉宾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简介

陈 涛

1970年生于河南,1986年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90年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199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执教。2001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调回中国美术学院执教。2015年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谈及雕塑创作陈涛说到,我一直致力于人物题材的雕塑创作。年轻时也尝试过多种样式的创作可能,但总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明白创作目的何为,遂专心于具象人物雕塑的创作。

在我的作品中人体、头像或是个人经历、社会热点等均有涉猎,但始终以具象人物为载体, 通过运用雕塑的体积语言和空间造型手段,在古典抑与现实主义风格中穿梭,力图准确地传达、诉述自己的故事情感和对社会问题的价值判断。由此,我把作品归纳为五种主题类型,即情之所动、触之所感、身心本真、主题阐释、写生凝望。

情之所动

关于创作题材这个这问题,我曾对学生说过:我们是会做雕塑的艺术家,为什么创作只是为了应付展览、应付他人欣赏、评介?为什么不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作件雕塑?为什么不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呢?由此,以亲情为出发点,便有了我一系列的关于家人的雕塑创作。当然既为创作,具体的形象已不再局限于真实的人物身份,更多地从传递的情感出发,从作品的本身的塑造出发,寻找合适的形象与造型的处理。

《父亲、我、女儿》

从左至右:55cm×53cm×25cm、50cm×49cm×25cm

38cm×5cxm×23cm、184cm×206cm

2012

长期纠结在脑海中的对亲人的感怀和想法,通过近两个月的泥塑过程得以具体的呈现。同步拍摄的数码照片详细记录了创作的过程,记录了创作过程中每一天对父亲的视觉印象的艰难回忆和女儿形象的塑造把握。在创作《父亲、我、女儿》作品中,对至亲的形象落实在雕塑上会有很多的徘徊和犹豫。不是形象的不清晰,而是雕塑承载了更多对亲人的挚爱情感,而把这种情感准确而又浓重地传达为雕塑的艺术表现,是有一定难度的。同时,从创作角度来说,这件作品把传统的头像写生的雕塑基础练习本身反复找形、反复修改校正的特点与作品所传达的对亲人形象的追寻和修正自然地对应起来,除了满足自己长久的愿望之外,也是我一个认真的创作尝试。

《家有小女》 96cm×40cm×113cm 2008

伴随女儿的出生和成长,我以不同年龄阶段女儿为创作对象创作了《宝贝》《生长》《家有小女》《红领巾》等系列作品,传达出一个父亲眼中的女儿成长轨迹,当然,我并没完全以肖像为目的,拘泥于形象的写实传达,而是有意地贯穿创作意图,努力使其具有某种普遍的意义。

《红领巾》 110cm×55cm×78cm 2017

创作如果完全跟着照片走会非常被动,一个局部不对,可能整体就不像。最终我想明白了,应是借助对女儿的情感做一件创作,而不是简单给女儿作一件胸像。所以,应该根据我的视觉记忆和脑海中的意向,主动把握和处理形体,在作品整体的和谐的前提下,与心中浮现的形象吻合即达到创作目标。

触之所感

除了自娱自乐,艺术家也是社会的人,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现象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艺术家职业的社会责任感也需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社会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社会现象或问题如何以具象雕塑的形式做出相对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准确的视觉空间表达。

《信誓旦旦》 64cm×51cm×179cm 2018

人有时常处于矛盾之中,理想与现实总是会有不一致的地方。《信誓旦旦》通过雕塑主体人物的形体与动作的不一致性,传递出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之处,冷暖色彩的对比和杂乱无章的布局意在进一步加强这种感受。

《有效方式》 190cm×110cm×178cm 2018

现实生活中,理性与感性的行为往往有出乎理性逻辑的结果,有时需要用感性撞开理性的束缚,不可思议的可能也许就出现了。

《变化的背景与主体》 93cm×5cm×93cm 2016

《变化的背景与主体》以手机微信发图常用规格为浮雕的基本组合形式,每一个小浮雕的主体人物为相同的对象,背景施以不同的绚丽的颜色。尝试在人物不变的前提下,背景的不同造成视觉上的感受差异。背景的不确定性,是否会给我们对主题的判断造成误读?

身心本真

通过纯粹人体反映现实思考是颇具难度的,首先需要创作者对人体姿态所传递的意味有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然后需要通过雕塑语言准确地与现实生活或者人类普遍的意识相衔接、对应,最终作品才能脱离纯粹传统古典审美,而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哈》 240cm×33×120cm 2016

《哈》作品中人物动态概括的形体处理,稳定而富于穿透力的空间张力,有序地传达出紧张而又充满力量的视觉感受。半抽象的手臂形态会让人引向形体的抽象意念,充满形式感和冲击力,简单、直接、有力。薄片状的头部处理,与水平的手臂形成纯粹的十字交叉空间,具象的形,抽象的空间关系让作品产生一种不易言说的力量和精神上的暗示。

主题演绎

所谓主题性创作,大多是有明确的创作主题,并以此展开。在确定的主题范围内发挥雕塑家个人的聪明才智。这类创作,我大多选择反应普通百姓智慧、力量和生活状态为自己创作主题,在作品中有意强化体积语言的运用和空间构造的形式张力,以创达作品主题的意义。

《铜墙铁壁-1841·三元里 》 150cm×40cm×90cm 1997

《铜墙铁壁-1841·三元里》是为1997年文化部举办的中国艺术大展所创作的香港回归题材。我刚到广州美院工作两年,对改革开放的前沿充满好奇,特别是每次路过火车站旁边的三元里村时感触良深。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现实景观与三元里的历史意像形成强烈的反差,进而诱发了我的创作冲动。于是经过草图、小稿的一步步推进,对造型的处理逐渐明确下来,最终形成了了这件作品的面貌。

塑真凝神

真实的形象塑造应该是性格、脾气甚至是审美追求的一个综合的显现。对写生对象的人生经历的了解,有助于防止仅是表面的相像,可以把发自内在的、对写生对象全方位的了解,通过造型的主观处理,得以合适的、相对准确的体现。雕塑家最便利的最熟悉的就是泥塑写生了,从大学时期的基础训练,到工作后给学生上课,以及社会服务,做了不少头像,因此也练就了最轻车熟路的表达方式。但是回想一下,出于自觉的冲动、毫无挣钱压力和甲家反复意见干扰的头像写生倒不多。所以,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个头像写生也就成了一个有意无意疏忽的地带。意识到这个问题,便留心起来,有合适恰当的机会,便作了几件头像写生。

《穿背心的女子》44cm×22cm×67cm 2006

因为对写生对象的熟悉和了解,除了肖像本身还主动地融合和了对象的性情,更多地综合了不同时期的形象特征。因为是现场写生,过程更是轻松自在。

《覃大力像》 26cm×30cm×56cm 2016

《覃大力像》是广州美院老友覃大力教授来国美讲学期间完成的。正逢国庆节闲暇,约老覃来工作室聊天、喝茶,顺便做个头像。对老覃这位从30岁到50多岁的多年的无话不谈的老朋友的性情熟悉和了解,使得写生老覃的过程,变成了真正的快乐时光。泥巴体积的恣意纵横,体积空间积极的调整,努力接近某个真实的老覃的印象。不仅是表面的相像,更主要的是,老覃性情的表达、气质的传递显得至为重要。

名家述评

《石头·剪刀·布》 140cm×100cm×184cm 2021

通过此次展览,总结和审视陈涛现实主义具象雕塑的创作实践,探索传统具象雕塑与现实社会人文关怀主题的学术途径和脉络,并期待作品所反映的、积极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

——单增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

《惑》 200cm×85cm×135cm 2007

陈涛钟情具象雕塑,每件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有故事,就有温度、有情感、有立场、有态度。用塑像叙事,是雕塑最古老的传统。那么,古代的雕塑叙事和当代的雕塑叙事区别何在呢?简言之,古代的雕塑叙事是神学的,类型的,理想的;当代的雕塑叙事是世俗的,个人的,日常的。如陈涛作品,当代叙事可以从一个平凡的场景开始,从一个普通的人物开始,从一个日常的细节开始,从一段难忘的记忆开始,从一段微妙的情愫开始……最重要的,是从“我”的个人的感受和体验开始,雕塑家自己的想法和趣味在当代成为雕塑叙事的第一动机。陈涛的创作过程就是如此,雕塑家的想法欲想彰显,需要反复琢磨、反复体味,反复尝试,如何用个人的语言讲好自己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每件具象雕塑创作,都是一场旷日持久,难言终止的自我考验。一个故事讲到什么时候才算讲完?讲到什么份上才可以称之完美?在不断的尝试中,陈涛留下了大量作品,语言、手法也不完全一致,这是探寻的痕迹,也是心灵的痕迹。陈涛的具象不是追求视觉相似度的具象,而是希望把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融入其中的具象。它们有的偏趣味的呈现,有的偏意象的表达,有的偏图式的规整,有的偏气氛的渲染,有的偏空间的营造;有的刻意制造一种模糊和不清晰,有的甚至已经具有了半抽象的面貌……总之,这一切努力,都是希望在客观对象、个人感受、塑造的语言这三者之间循环往返,寻找到一种最佳关系,努力讲好雕塑的故事。陈涛始终听从的是内心的召唤,这是因为,只有当神隐退,功利隐退,艺术重新回到人本身的时候,而用塑像叙事的当代意义才会诞生。

——孙振华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心在天地间》 21.5cm×15.5cm×48cm 2018

陈涛的作品,使我仿佛看到凝固的时空,在这里时间是否停摆静穆,大千世界变得凝练单纯,“深思熟虑,去伪存真”的声音仿佛就在作品间飘浮。看得出他对具象雕塑语言的深究矢志不渝,这与他对“中国雕塑新老传统”的不懈研习不无关系,尤其是对中国现代雕塑艺术教育引入体系的研判吸纳,深得秘籍与真谛,并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纪实叙事的语言和形式。其作品冷峻而不失活力、内敛而不失张力,简洁而不失细腻,明快而不失稳重,既有技艺理性的衣钵,又有现实浪漫主义情怀,且深藏不露而又若隐若现,让人回味,让人静思,其作品犹如他人,谦和低调,真诚质朴,此乃为众多修养集大成,对一个形、一个体甚至一块泥的拿捏,其分寸把握无不透射出他的理性与严谨,偶有浪漫诙谐与幽默,全当严肃的叩问和自嘲,这一以贯之的修炼和近乎苦行僧的自审,使得一件件雕塑均呈现出一种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任凭外界喧哗诱惑,依然“吾形吾塑”。

——龙翔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梦暖》 500cm×400cm×256cm 2012

陈涛的身影和口音,有着中原古朴的韵味,也有着江浙的灵秀和儒雅。陈涛的气质有点文弱,是书香人家培育的苗子,但干起活来,又是一条赤膊上阵的汉子。陈涛的性格谦和有礼,但在处事的关键时刻,很坚定有力;在讲话的关键部分,很自信,也很令人信服。陈涛的雕塑,明丽、简捷、不枝不蔓、中通外直,是一种纯度很高的艺术语言,常使我对浙美培育过他的前辈肃然起敬。附中的功底,本科的深入,研究生的开放,足以使陈涛成为一棵大树,一棵摇曳多姿的大树。陈涛当了我三年学生,其实更多的是同事和朋友,一位可靠的同事,一位讨人喜欢的朋友。

——梁明诚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伸向远方的天空》 55cm×55cm×343cm 2018

陈涛展览的主题是“象征与叙事”,我却想到了“冷静与激荡”。构图完美、轮廓清晰、塑造扎实、立意独特、材感追求、时代精神——这是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的特点。这一切是陈涛的冷静所属。与之相应的是:冲突的构图、意象的造型、特别的立意、材料语言的渗透——无疑是陈涛正在追寻的。这一切是陈涛内心的激荡所然。也正是冷静与激荡的纠缠。

——黎明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陈涛工作室场景

后 记

时间如流水,一件件伫立在工作室里的作品就是生命渡过的最好明证,每每看到,不论好坏,心里踏实、自在,是最好的自我慰藉。借此向长期以来支持、关心我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感激,向为此次展览辛勤付出的各位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一路前行,有你们真好。

——陈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