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音乐是治愈心情最好的药」

互联网 2023-06-06 12:26:2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音乐是一剂治愈心灵的良药「音乐是治愈心情最好的药」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伟大的“交响曲之父”海顿曾经说过: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音乐是一种十分神奇的东西,你永远不知道它能给人们带来多少心理抚慰。

1890年奥地利医生厉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世界各国纷纷组织建立了音乐治疗的机构并进行相关研究。发展到今天,音乐治疗能够干预心理上的多种疾病,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药”写作“薬”,“薬”本意指治病的药品、药材, 上面是“艹”指植物,而下部分的“楽”也许特指的就是音乐,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音乐在医疗健康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那么音乐治疗究竟是什么?难道听音乐犹如吃药,真的能够治病吗?9月15日关爱乐善行特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心理治疗师牛小娜医师,为大家分享来自音乐的礼物——《音乐的价值,发掘生命之美》。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 心理治疗师牛小娜医师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音乐本身具有的情绪功能对于情绪和心理有一定甚至是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都会将音乐治疗运用在需要情绪调节和心理治疗的病患身上,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音乐治疗是非常灵活和讨巧的,几乎没有人完全不喜欢音乐,总会有一些音乐风格或类型是人们所喜欢的。在临床中,患有进食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睡眠障碍、重性精神障碍等各种类型的来访者都有,”

心理治疗师牛小娜告诉我们,“有几类人是通过音乐治疗有明显改善的。一类是过度理智化,在情绪表达和觉察上很困难,甚至不允许不接受情绪表达,这类叙情困难的人群在音乐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活动,通过音乐体验,达到觉察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的作用,进而通过改善情绪来改变认知和行为,从而改善或消除心理障碍获得很好的疗效。

另一类是青少年,有的青少年因为求治动机、家庭关系、性格特点等多种原因会对抗治疗或者没有动力加入治疗,但是在音乐治疗中当音乐响起来,他们的身体反应就会被影响到,例如他们不知不觉会跟随音乐晃动肢体,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慢慢的进入到治疗中,音乐是一个很好的开启点,促进患者真的加入到治疗中。

还有一类是罹患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像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减退或丧失,与现实联结减少,当属于老年来访者时代的歌曲想起时,他们仍然能一字不落地唱出来,这可以刺激他们的记忆,增强他们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工作中并不是每位来访者都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使他们主动地投入治疗,这种情况下开展治疗比较困难。音乐治疗师邀请(不是强制)来访者“玩”乐器或者学习某种乐器使来访者防御降低、增强兴趣,更容易进入治疗。当来访者真正进入治疗,才可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音乐治疗的方式主要有三大类。

一类是聆听式治疗有诸如歌曲讨论、音乐回忆、音乐放松、音乐想象、音乐催眠、音乐生物反馈等等;

而在原有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创作如:音乐填词、歌唱、演奏、舞蹈等则属于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还有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师一般使用奥尔夫乐器开展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室

牛小娜医师在直播中分享了三种使用方式及应用案例:

第一,利用音乐的震动等物理特性,对来访者的身体生理反应进行干预;

第二,利用音乐的审美功能,通过感受音乐的韵律美、情感美,达到调节情绪、激发生命力和促进个人领悟提高人生境界的治疗目标;

第三,利用音乐促进人际联结的功能,人们在聆听或演唱同一首乐曲时是一种需要高度密切配合的人际活动,在场的所有人在同样的节奏里唱着同样的歌曲跳着同样的舞蹈动作就是真正的联结和融合的时刻,带给人们真正的“在一起”的感觉,从而获得安全感、归属感。

在日益嘈杂而紧张的社会里,音乐对健康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音乐来自我疗愈,牛小娜医生表示:“当我们说到音乐治疗,临床治疗中音乐活动是媒介,在治疗中能促进来访者改变和整合的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动力性的治疗关系。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利用音乐的不同功能,有意识地去选择音乐,达到调节自身心身状态的目的。当我们选择音乐的时候,只要自己能接受、自己喜欢的音乐,就是最好的自我疗愈音乐。

当然,每个人在不同情境和情绪状态下,对音乐种类的需求会不同,我们可以尝试发现更多的音乐资源,给自己带来更多可能性和更有质量的“自处”空间以发掘自身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