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厂改造的艺术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园」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西安工厂改造的艺术区「西安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随着城市的发展更迭
传统工业时代的繁华逐渐褪去
遗留下一处处老厂房
沉寂在岁月之中
还记得吗?
大华纱厂、西北纺织工厂、陕西老钢厂
……
它们与时代脉搏同步跳动
从废旧厂区向艺术园区“华丽转身”
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守住古都西安的文化和记忆
今天
就跟小布一起来探索
那些藏在工业旧址里的
文艺打卡好去处吧~
01
半坡国际艺术区
提到半坡
小布脑海里最先想到的是半坡博物馆
那里记载着
人类早期母系氏族文化和北方农耕文明
是我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
非常值得一看
而就在不远处耸立的
半坡国际艺术区
也是个有故事的“老朋友”
半坡艺术区所在,是国家“一五”期间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艺术区的建筑主体本身就是于1961年建成的西北第一印染厂旧址。约6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出工业文明的辉煌传奇,整片纺织城区域也曾是西安最繁华的区域之一,被美誉为“小香港”。这个具有厚重历史的纱厂是西安工业文明的符号,这里承载着老一辈“纺织人”美好的回忆。
曾经的印染厂
如今的半坡国际艺术区
以天马行空的艺术涂鸦闻名
老旧的厂区车间
被创意涂鸦装扮着
重新焕发出年轻时尚的活力
你瞧
老旧的水泥砖
生锈的钢筋管道
野蛮生长的爬墙虎
搭配着颇具年代感的火车头和铁轨
……
旧厂房的苍凉感顿时就有了!
如果你恰巧喜欢
酷酷的工业风
就来这里“凹造型”吧!
一定相当出片!
半坡国际艺术区
还隐藏着许多宝藏工作室
喜欢瓷器、木工、音乐、美术的小伙伴们
都可以在这里
发掘出更多独特乐趣
地址:灞桥区纺织城纺西街238号
2
大华·1935
年初春节档
一部《你好,李焕英》电影
用集体工厂、花布衣裳
打开了我们父母那辈人的记忆匣子
20世纪80年代的工厂生活
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或许你可以
在这里找到答案
大华·1935,前身就是根植于1935年投入生产的长安大华纺织厂,是当时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家棉纺厂,这个西安工业的“老大哥”让陕西一度成为全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然而故事总是迂回曲折,上世纪80年代,大华纱厂停止生产,但生产的机器并没有丧失温度,它随着大华1935项目一起“涅槃重生”,承袭珍贵的近代工业文明遗存,集合现代社会城市的综合功能,成为涵盖大华博物馆、小剧场集群、文化艺术中心、精品酒店、特色餐饮、购物街区等城市生活多种功能、多样文化、多元消费的文化商业mall。
漫步在大华·1935其间
似乎还能听到那些年代里机床的轰鸣声
低头前行
耳边仿若是女工推着自行车的铃铛响
抬头细看
却是三三两两的年轻人有说有笑
总会让你有恍如隔世之感
你瞧
货品齐全的国营百货商店
半嵌在砖墙上的二八自行车
印着红五星的军绿色帆布书包
……
这些生活片断
被多样的怀旧色彩绘制在
土黄色的砖墙上
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从前这里的模样
从前慢
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如果你也想着暂时抛却快节奏的生活
不妨到这里来
在极富年代感的厂区间穿梭
游走在时间的缝隙里
体会这份城市更新、记忆叠加的独特美好
地址:新城区太华南路251号
3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泛黄的红砖墙壁
简洁大气的钢铁楼梯
工业气息浓重的老钢厂
是许多文艺青年热爱的拍照胜地
老钢厂,原是生产军工配件的陕西钢厂,1958年建厂,1964年迁至西安,后来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特种钢企业,成为全国八个特钢企业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钢铁生产的黄金时期,达到生产的辉煌和鼎盛,这里记录着一代人的豪情和梦想。1988年,陕西钢厂转型停产。
它不仅仅是一栋栋老厂房
更代表着一群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现如今
新的故事在这里延续
酸洗池改造成了水景
车间轨道改造而成的屋顶
废弃旧零件被做成了艺术品
记忆中的老钢厂
正被当代创意、创新元素所感染
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里,还有个城市记忆博物馆,展出的物什,都是来自老西安市井生活中的用品,包含各类凳子、椅子,各类水缸、水壶、水杯以及锅碗瓢盆,电话机、电视机、缝纫机等。
老西安人看了都直呼亲切
那些看得到的、触摸得到的记忆
能唤醒我们尘封的童年
生活的变迁时刻伴随在我们身边
珍惜当下
抓住明天
或许就是这座旧地穿新“衣”的老钢厂
想要教会年轻人的道理
地址:新城区韩森寨街道幸福南路109号
(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内)
废弃的工厂
因注入艺术的血液而涅槃重生
历史与前卫、厂房与潮流兼容发展
新的意义、新的价值
这些“摇身一变”的老厂房
你爱了吗?
城市建设在不断发展更新
你还知道西安哪些记忆中的老地方
旧貌换新颜了呢?
下一期
小布带大家继续重温旧时光
不见不散哦~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梦凡 | 编辑:尚尔 宽宽丨审核:马悦 陈颖丨 图片来自大华1935、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西安旅游信息咨询指南 东方IC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