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的感悟「名师点悟」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的感悟「名师点悟」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悟成语魅力 享艺术教学——湖北省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 陶小平
一组课文学完过后,很少有学生进行完整的梳理和回顾。老师们也只是把“回顾拓展”单纯地当成简单的练习题讲解,没有深刻体会编者的意图,没有充分理解编排的价值。因此,本次学习我回顾梳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精彩语段,以“日积月累”中16个艺术类成语为例,以“感受艺术类成语的艺术魅力”为主题,进行“理一理,直奔学习主题;读一读,多多积累成语;写一写,恰当灵活运用;说一说,畅谈学习感受”等学习活动。让孩子们感受这样描写的艺术效果,并尝试在一定语境下加以运用,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本课使用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伯牙绝弦》《月光曲》《蒙娜丽莎之约》《我的舞台》《响遏行云》《看戏》《阳春白雪》《余音绕梁》《脍炙人口》等篇目。
一、理一理,直奔学习主题
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回顾第八单元都有哪些课文,这一单元的的主题词是什么?接着出示这一组课文中的精彩语段,引导他们再次徜徉在艺术的殿堂: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绝弦》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蒙娜丽莎之约》
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
——《我的舞台》
……
孩子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及个性化的体悟,充分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如从《伯牙绝弦》中感受到高山流水的美妙,从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中感受到达芬奇笔下画像的惟妙惟肖……学生们在纷纷表达之际,我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些,由这一单元引向整个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从课内的《赵州桥》《圆明园的毁灭》到课外的《看戏》……慢慢地,在这样逐层梳理下,学生们的记忆被激活,课堂上不仅有课文内容的再现,那些沉淀在孩子们脑海中的各类描写艺术的成语如“栩栩如生、小巧玲珑、亭台楼榭、古色古香”等被唤醒。
二、读一读,多多积累成语
教学是一种唤醒。但单单只有唤醒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就在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上台板书他们所熟知的成语时,我适时点出今天的学习主题—— 进一步感受成语的艺术魅力,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16个成语。
随后,孩子们依照学习单上的方法,参考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提供的相关资料,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组内进行自主学习。有的小组采用“读”的方式,提醒大家认字不能认一半,如 “脍炙人口”的“脍”,“不落窠臼”的“窠”等;有的小组在读准字音的同时,提醒大家正确书写 “雕梁画栋”的“栋”,“不落窠臼”的“臼”,“曲高和寡”的“寡”;有的小组善于借助丛书资源,再结合平日里的阅读积累,采用“讲”的方式,给大家讲成语的来历、典故及出处。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内涵丰富的故事,故事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孩子们从“响遏行云”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秦青技艺的高超;从“曲高和寡”的典故中,了解了它与“阳春白雪”意思相近;从“脍炙人口”中,了解了《孟子·尽心下》所记载的孝子曾参这段美谈……
学习就是一种补充、一种吸收。成语,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各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及老师的精心点拨下,理解了它们丰富的内涵,不仅会读,不仅理解意思,还了解出处,更有甚者,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给这些成语进行分类,知道它们所用的领域。
三、写一写,灵活恰当运用
学习犹如闯关,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会运用。为了验证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成语,是否能恰当运用,接下来,我采用闯三关的形式来练笔:
第一关:快乐竞猜。我出示一系列图片,有建筑类、书法类、绘画类、手工类作品,学生边看图片边想成语,看看用上什么词来形容最恰当,并说明依据。
会说单个的成语,还不算是真的会运用,第二关——对号入座中我稍加了难度,试着让学生选用恰当的成语填空,
(1)小作者真是( ),写出的文章构思( ),内容( )。
(2)音乐会上,既有( )的流行音乐,也有( )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令人回味无穷。
(3)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 )。
一时间,学生们争先恐后,仅第一句话,填法就五花八门,有的说:“小作者真是(妙笔生花),写出的文章构思(别具心裁),内容(环环相扣)。”有的说:“小作者真是(不同凡响),写出的文章构思(独具匠心),内容(一波三折)。”……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述方法,学生们在练习中感受到成语的魅力。
当学生掌握了单个的一个词、一句话后,他们渴望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这些词语或句子,此时我适机引入第三关——现场写话,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如看画展、听音乐会、去某地游玩……尽可能地用上描写艺术的成语,试着写一段话。一时间,学生们埋头写起来,一学生写马踏飞燕那简直是绝了,她写到:“马踏飞燕这一艺术品,可谓是别具一格,构思独具匠心,它特别之处就在于没有从马的造型来体现马的速度之快,而是用被快马踩着的飞燕侧面来展现马的速度,真是不落窠臼,再加上创造者的精雕细刻,使这艺术品栩栩如生、不同凡响。”一位学生写他曾观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也写得活灵活现。
四、说一说,畅谈学习收获
在回顾、理解、运用中,同学们充分感受了艺术类成语的魅力,它们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传播,用起来也极为生动、形象,更令人回味的是成语背后的故事和传说。本课结尾,我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谈本课学习收获,并激励学生继续搜集成语典故。为了使同学们更多地领悟成语的魅力,我给大家推荐了《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故事600解》等书。
我和学生们一起梳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八单元以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精彩语段,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们充分的滋养,在同主题的材料的品味、对比、理解下,学生对成语的艺术魅力领会得更加深刻了,相信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盈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