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剧组艺术人生「清穿之雍正王朝」

互联网 2023-06-05 17:22:0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雍正王朝剧组艺术人生「清穿之雍正王朝」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若说清代哪位皇帝最喜欢真人秀,汪郎以为,非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莫属。

也许是对艺术有一颗火热的追求之心,无论是做皇子的时候,还是登基为帝后,胤禛多次将自己奉献出来,作为宫廷画师临摹的模特,从而丰富了清代宫廷的绘画艺术品类,同时也留下了众多属于他个人的真人画像。

正是因为胤禛有如此爱好,故宫博物院珍藏他的画像共计17幅之多。

而在这些馆藏的胤禛坐上皇位后的画像中,按着装可分为朝服像、便装像、古装像、佛装像、道装像、西洋服饰像等多种呈现,形成了一个多侧面,较为立体的帝王形象。

只是,令人诧异的是,在这存世的17幅画像中,为何会有一幅身穿欧洲贵族的洋装,头戴金色卷曲假发的画像?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的洋装画像

当然,胤禛身穿洋装、头戴假发的形象除了画像外,在《行乐图》中还有一幅同样装扮,并手持钢叉猎虎的生活情景图。

《雍正行乐图》中的猎虎图

这不禁引发汪郎的思考。

作为一位严守儒家理学道德的皇帝,为何会留下这样离经叛道的画作给予世人诟病?仅仅是因为皇帝的身份带来的无所顾忌吗?

而除了身穿洋装、头戴假发的绘画形象外,胤禛更是留下了很多身穿汉服的艺术形象。

《雍正行乐图》中,雍正身穿汉服写字的形象

《雍正行乐图》中,雍正身穿汉服读书的形象

按理说,在清初严格执行“剃发易服”的社会环境下,身为皇帝的胤禛,应该对汉族传统的衣冠服饰深恶痛绝才对。

但他却身着民间早已被摧毁的汉族衣冠服饰,还让宫廷画师画下来存档,留念,难道真的是因为帝王唯我独尊的思维作祟吗?

汪郎以为,胤禛之所以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不是因为他对西方穿着打扮的喜欢,也不是对汉族传统衣冠的着迷(虽然汉族衣冠大方、唯美),而是向朝堂表明自己的决心,即实行改革,而改革从自身开始,这个过程中,凡是敢阻扰自己改革的人或群体,杀无赦(身穿西方服饰,手持钢叉猎虎,就是这个意思)。

雍正之所以下这么大决心,执意改革,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驾崩,胤禛在其灵前登基,然而,胤禛面对的却是一个相对糜烂的国家,盛世之中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雍正

吏治: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第六次南巡回京后,康熙开始实行宽仁之术,逐渐怠政,导致吏治废弛,官场腐败,国库亏空,对地方上的火耗和亏空进行放任,从而加重了百姓负担。

政治:雍正登基之初皇位并不稳定,来自胤禩党羽的八旗上层势力的冲击,以及权臣隆科多(佟选)、年羹尧(年选)所带来的政治威胁。

军事: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发生叛乱,在大清西北造成危害,祸根却是在康熙时期埋下的;而西南地区,明朝实行的改土归流并不彻底,土司依然严重威胁着中央政府集权。

财政:康熙驾崩时,清廷财政虽然没有枯竭,但大都积压在地方(因为亏空严重)无法批解国库,对于刚登基的雍正来说,财政的压力是很大的。

(康熙)五十九年,谕:“ 嗣后各州县钱粮,随徵随解。若州县批解后,而布政司抵充杂派,扣批不发,许州县迳申督抚。” 次年,又令各督抚将仓粮亏空,限三年补完。---《清史稿》

清代朝堂

故此,胤禛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缴地方欠税,补足亏空。

不肖官吏恒恃包荒,任意亏欠,上官亦曲相容隐,勒限追补,视为故事。世宗在储宫时,即深悉其弊。即位后,谕户部、工部,嗣后奏销钱粮米石物价工料,必详查覈实,造册具奏。以少作多、以贱作贵、数目不符、覈估不实者治罪。并令各督抚严行稽查所属亏空钱粮,限三年补足,毋得藉端掩饰,苛派民间。---《清史稿》

顶着这样的内外压力,雍正决意改革,目的就是解决贪腐,改善吏治,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和中央集权,减轻民间负担。

但自古任何一项改革,如秦商鞅变法、汉王莽改革、宋王安石变法、明张居正改革等,势必都会触犯部分人的利益,从而产生阻扰。

胤禛的改革也是如此!

他推行的会考府,重点审计各地财政亏空的情况;实行“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三项经济改革制度,以整顿吏治,巩固王朝统治。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改革

而此举,不说汉族地主,就连八旗贵族的利益也受损,因而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反对声极大。

然而,胤禛深知吏治腐败所带来的危害,不改革,大清危亦。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用自己“出格”的举动,留下自己的“异样画像”,就是告诉朝堂上的核心人员,我既然敢不顾帝王该有的形象留下这些不符圣人之道的画像,你们就应该知道我对整顿吏治的决心有多大,改革从我自己开始。

你们只有支持我,跟着我的脚步把改革一路走到黑,绝不允许半途而废。

这才是胤禛留下如此丰富的,又对世俗具有挑战性的艺术真人秀的根本目的!

雍正的汉服秀

汪郎说:

只有短短十三年的雍正王朝,处在康熙、乾隆的夹缝之中,既没有康熙时的丰功伟绩,也没有乾隆时的奢靡气派,就连史书所载的清初盛世也时常将其忽略,称为“康乾盛世”。

然而,就是这十三年,对于大清而言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

如果没有这十三年的吏治整饬,没有对康熙驾崩后遗留下来的政治、经济等问题进行整顿,清王朝恐怕已提早衰败。

也正是有了雍正打下的基础,才有了乾隆长达六十年的享乐和政治、思想上的严控,君主制才能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

雍正王朝,看似一个被遗忘在角落中的历史痕迹,却奠定了清代中后期的政治格局,影响深远。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清朝全盛时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