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风格的文化有哪些「哥特式时代」

互联网 2023-06-04 16:08:1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哥特式风格的文化有哪些「哥特式时代」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早使用“哥特”这个术语的是英国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Anthony H. Wilson ,他同时也是Joy Division的经纪人,他曾经宣布Joy Division乐队将作为一支哥特式的乐队而有别于其他主流音乐流行乐队。   哥特文化作为一场现代文化运动,开始于七十年代末期PUNK摇滚的音乐浪潮,当后者渐渐退去的时候,哥特文化作为一种边缘的亚文化幸存了下来。哥特文化是一种独特的中世纪复古风格的音乐、艺术和文学的文化范畴,在音乐上它承袭了七十年代欧美PUNK摇滚音乐的音乐风格,在艺术上表现为一种对十二到十六世纪西欧的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强烈复古倾向,在文学上演变为那种隐郁和怪诞的神秘黑暗文学。哥特文化实际上倾向于那种非暴力的、和平主义的、被动的、宽忍的生活态度。但在许多媒体中却将它错误地理解为那种极端暴力的,仇视少数民族的和**至上主义的边缘文化。哥特文化总是表现出一种孤僻疏离的,阴沉的精神气质,它总是去探讨那些引人深思的社会问题,种族歧视、战争、以及仇恨。精神上对死亡的迷恋,驱使哥特文化不停地试图去找寻对生活、痛苦和死亡的另外一种思考。

哥特音乐:20世纪的后半期侵入非主流音乐的大花园,成为另类音乐中极为殊异的一个支脉。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 “后酷朋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派。不可否认,“死亡”在哥特摇滚乐的文化层面中,几乎是个关键字。当某些保守的声音或反挫势力,企图以这一点来抨击哥特摇滚乐与其次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回应: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 Death)”这个经营黑暗、痛苦情愫的乐队,对他们而言,死亡所演绎/延异出来的腐败、末世、毁灭等等情境,都足以让我们逼近“终极高潮”(ultimate orgasm)。在一些专辑如《痛苦剧场》 (Only Theater of Pain)、《天使的狂怒》(The Rage of Angels)、《铁面具》(The Iron 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这种近乎临界点的痉挛之美。在其中一首歌曲“死欲(Death Wish)”,结尾的歌词近乎狂喜地陈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兽”,配合凄厉的音乐,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权体系粗暴地规范在各种事物之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

哥特电影: 哥特电影,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术语。即便是在大英百科全书中我们也根本找不到这个词条。之所以在这里使用它是为了指代那些以哥特文化为背景或表达死亡和痛苦等主题的黑色风格的电影。很显然这类电影和哥特文学以及哥特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总是以一种非常人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和空虚的感情世界。大量的有关吸血鬼的电影被看作哥特式风格电影的典范。这完全归公于Ann Rice等的吸血鬼题材的小说在世界范围的流行。 电影列表: Batman 《蝙蝠侠》 Batman Returns 《蝙蝠侠回归》 The Crow 《乌鸦》 Devil's Advocate 《魔鬼代言(追魂交易)》 Edward Scissorhands 《剪刀手爱德华》 Dracula 《惊情四百年》 GOTHIC《魂断仲夏夜》 Heathers 《希德姐妹帮(石南花)》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夜访吸血鬼(吸血迷情)》 Sleepy Hollow 《断头谷》 电影人: Tim Burton(蒂姆波顿)

哥特式的雕塑: 一般来说它们特别是以修长的形体、拘谨的姿态和程式化的服饰所产生的垂直静止的效果而著称。哥特式雕塑主要是为当时教堂的使用和装饰而制作的,大多细致地刻在大厦、照墙、洗礼盆和正门之上,特别是作为纪念碑上的图象。大多数哥特式的石碑雕刻都是在大教堂的外部,而不在内部。欧洲中世纪十二至十五世纪时期,是一个经济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时期。在统一于强大君主制下的那些稳定的国家中,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成了新的社会等级,在不断扩展和繁荣的市镇中, 这个新等级开始发展扩大起来。同时,教士亦极大地扩展其影响范围。在艺术方面,这个时期独特的风格就是哥特式风格。

关于哥特:A:人类学意义上的哥特,古代欧洲的一个民族。他们住在日尔曼部落的最东部,占据南多瑙河盆地和黑海沿岸的土地,被第聂伯河划分成东哥特和西哥特,两个独立的部落。西哥特人善于移动,攻下罗马,最终被同化到已在西班牙建立起的罗马文化中,8世纪时被摩尔人征服,同伊比利亚的拉丁成分混为一体。东哥特人穿过巴尔干到意大利,公元493年占领了意大利,公元555被吸收到拜占庭帝国中。B:艺术风格,出现于十二世纪晚期,主要体现在建筑与绘画上,起源于法国的巴黎附近。从来源上看,哥特式美术和建筑借鉴了罗马技术,但是把它们置于与前辈完全对立的一种革新的美学观点。哥特式风格在建筑上主要是运用了飞檐扶壁,这样可以使墙体的负担大为减轻,使在墙面上开出大幅的玻璃花窗成为可能,同时使建筑的整体具有强烈的向上的特征。这样,从视觉角度来看,建筑——主要是教堂——具有高耸入云的外观,而其内部空间则在大幅的彩色玻璃花窗透射出的迷离光线和更高的中庭的双重作用下给人强烈的升腾感。C: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就象“拜占庭式”意指了不必要的繁复那样,哥特式(Gothic)成为了一个形容词。这个维度也指向了哥特小说的哥特的涵义。让人想到17、18世纪流行于英伦,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哥特式城堡中的复仇或志怪故事的小说。后来又有了新的扩展,比如司各特爵士的历史小说,按美国人的说法,哥特小说已经延绵到了安妮·赖斯的吸血鬼系列小说,甚至还包括了斯蒂芬·金的恐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