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艺术照片「希腊当地拍婚纱照」

互联网 2023-06-04 13:03:2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希腊艺术照片「希腊当地拍婚纱照」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女神啊,

请歌唱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的致命愤怒,

那一怒给阿开奥斯人带来无数的苦难。

——《荷马史诗》

可能有人问,我在这里介绍的希腊化艺术对摄影有什么帮助?

老实说,没什么直接的作用。现在网上讲参数、后期的教程非常丰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所以我会根据心情写一些自己喜欢的艺术、美学理论。不感兴趣的影友,看到这里可以关闭页面,别花时间再往下翻了,下文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摄影的内容。

什么希腊化艺术?

时间线:克里特岛—迈锡尼—雅典城邦—亚历山大帝国—继承文明

其实希腊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最早的王国,起源于克里特岛。从19世纪的出土文物可以考证,那个时候,岛上的国王就已经派出使团给法老带去了最早的工艺品。随后繁荣的迈锡尼位于希腊的本土,据猜测萌生了初级的文字语言,又被从欧洲冲进来的部落灭亡。记录部落战争的诗歌,被保存了下来,整理成《荷马史诗》。

记录特洛伊战争的画作

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既保留了原始部落的生硬风格,又受到了埃及的影响,陶器图案的线条都颇为相似。直到城邦文明崛起,艺术史上最大的革命在雅典开花结果,才孕育出独立的艺术风格。雕刻家开始推陈出新,基于对人体构造的研究来改进工艺,追求自然的形状;画家在彩绘陶器上,重现英雄传说的画面,首创的”收缩法"标志着人类开始摸索透视关系,不再苛求把所有东西都简单地画入画面,而是着眼于看到物体时的角度。这在现在看来是最基本的技巧,但在当时是隔壁的埃及文明摸索了两千多年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居民们开始怀疑流传下来的神话,毫无成见地探索事物的科学本性。在雅典的民主政体最高程度的年代,希腊艺术也达到了顶峰。以至于时隔两千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拉斐尔依然创作《雅典学院》来追忆这段情怀。

历史学上的城邦文明衰落于伯罗奔尼撒战争,而回到艺术的发展,战后短暂的和平却迎来了新的风格与思路。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征服希腊领土的同时,也将艺术从几个城邦城市带到了更远的东方。传统的Greece Art开始发散,影响着埃及、叙利亚、小亚细亚乃至后来的罗马,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希腊化艺术 Hellenistc Art。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

这个时期,艺术的流派雏形初现,与同一时期的春秋战国一样,呈现百家争鸣的气象。雕塑家在实现栩栩如生、彷如真人的同时,开始驾驭使用更加娴熟的技术去除细节的不完美,让作品的躯干彷如天神下凡;建筑在满足实用之余,华丽的装饰开始流行,见证着东方城市的繁华与富庶。

直到屋大维的军队在亚克兴海战中击溃托勒密王朝主力,让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末代艳后的传说也成为了希腊化艺术的最后一曲挽歌。

建筑艺术

提到希腊的建筑,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帕特农神庙。本文中,我会挑选最有代表性的几种风格和作品,深入浅出鉴赏其艺术价值。

多利安式——帕特农神庙

早期希腊的建筑保持着原始部落时期的简单朴素、布局清楚的风格,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元素。这种风格被多利安部落风格冠名,斯巴达就是其中代表,他们的神庙以木制为主,结实的立柱支撑屋顶,中间供奉神像。

后来雅典人开始模仿,并将木料换成了石头,但是依然保留了仿木结构的外形,整体的简朴与和谐令人惊奇。圆柱经过工匠细心地处理,中间略粗、顶端渐细,仿佛具有生命力一般,去承担建筑整体的重量。

其中集大成者就是在伯利克里主持下,为了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而建的帕特农神庙。建筑师伊克底努设计,空前壮丽的大理石在雅典卫城上拔地而起,用高贵的姿态铭记在马拉松、温泉关、萨拉米湾的战场上牺牲的希腊联军。

在之后的两千多年时光里,帕特农神庙见证了希腊文明的没落、基督教的崛起、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和威尼斯海军的远征,至今依然被视作西方文明的瑰宝。工匠的手艺刻在石头上面,“给文明以岁月,而不是给岁月以文明。”

爱奥尼亚式——厄瑞克特翁神庙

伴随着希腊艺术的觉醒,不同地区之间也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流派,交流与竞争不仅激发了工匠的创作热情,更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在雅典以多利安式风格建造神庙之后,又开始用爱奥尼亚式来重建自己的卫城。

这一风格在继续秉承极简原则的同时,不仅圆柱更加细长,而且柱头部位添加了华丽的卷涡轮,以精工细作的技艺来彰显这个时代的优雅与轻松。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厄瑞克特翁神庙。

科林斯风格—奥林匹亚宙斯神庙

公元前4世纪开始,希腊文明受到更多富庶的东方城市影响,刚劲、简朴的多利安风格和优雅的爱奥尼亚风格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起源于商业城市科林斯的立柱开始更受欢迎。这种风格不仅在爱奥尼亚式卷涡纹上增加了叶饰,而且也有会更多华丽的花饰遍布建筑物的各个角落,这与当时新兴地区追求奢华的风潮若合一契。其少数保留至今的遗作,依然让我们后人感慨那个时代的雍容大气。

科林斯风格最为代表性的建筑,奥林匹亚宙斯神庙,却是命运多舛。神庙坐落在雅典卫城的东南面,动工于公元前470年,又在公元前86年遭攻占希腊的罗马指挥官苏拉破坏,部分石柱被拆卸、搬运而走成为标榜武运的战利品;到了哈德良皇帝时期,神殿随着雅典城市的扩建而得以修复,又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遭受蛮族的轮番洗劫。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宙斯神庙的原始形态,只能通过断壁残垣去追忆当年的辉煌。

雕塑艺术

在正式开始介绍希腊艺术的代表性雕塑之前,我想先表达下自己的遗憾:在长久的岁月里,大多数著名的作品都已经湮没,如今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罗马时期的纺仿制品,再结合一些描述性的文字,来揣测原作的风貌。

我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来概括下希腊的雕塑艺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即:科学解析、适当美化和赋予情感。

早起的雕塑,是遵循规则的产物。其非常注重表现生理的结构,激励艺术家们去探索、解析肌肉和骨骼,探索如何让石像变成一个令人信服的人体。他们摸索出了用衣服来标志躯干主要分界的方法,来让身着衣饰的雕塑更加栩栩如生。

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是 菲狄亚斯,安放于帕特农神庙之类的雅典娜雕像便是出自其手。尽管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罗马帝国时代仿制而成的类似旅游纪念品的玩意,但是依然惊叹其自带的高贵气质和人们对神祗的拟人化展现。

时间推移到公元前4世纪,雕塑的主题依然是歌颂神明,但是欣赏的风格却转移到了作品本身之美。艺术家们不仅实现了工艺的进步,把原本雕塑中生硬的痕迹一扫而光,通过展现柔软皮肤下骨骼与肌肉的隆起与浮动之细节,让石像彷如会呼吸、活动的真人一般站立在我们的眼前;而且,他们会把他们认为不符合“完美人像”的地方全部去掉,让作品充满美感,彷如从仙境降临人间。

这个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是 波拉克希特列斯。其作品《赫尔墨斯和小狄俄尼索斯》,让神祗以随意的姿势站在面前,却又以完美的体型来维持尊严。

而这个时期,雕塑家依然秉承观点,既面部的细节变化会破坏头部的规则性和完美感,作品固然真实、缺乏传递情绪。直到波拉克希特列斯之后一代,艺术家才打破这个束缚,开始探索如何既保持面部的优美、又能赋予其心灵的活动。也是由此,“肖像”的概念才正式诞生。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亚历山大大帝御用雕塑家 莱西波斯 ,其制作的《亚历山大大帝像》被认为较为真实、自然地还原了这位征服者的精神面貌。

至此,总结一下,希腊的雕塑艺术完成了从原始形态到完善理念的探索,是西方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至于第二个高峰,那就是文艺复兴时候了。

绘画艺术

对那些过于久远的年代,讨论绘画艺术其实是个略显困难的事情。一方面,受制于涂料、纸张等工艺尚未成型,作画的媒介也只能局限于陶瓷和石壁,不如后世的画家手段丰富;另一方面,绘画比之建筑和雕塑,更容易丢失和毁坏。这都决定了,能从两千多年前保存至今的绘画少之又少。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残留的遗作发掘,那个时代绘画艺术的摸索与突破。他们相比于更古老的埃及壁画,学会了利用透视关系来让画面更加有空间感;而到了希腊化时期,绘画的主题进一步丰富,已经可以看到静物和风景类的作品。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介绍了希腊和希腊化艺术的发展历程,建筑、雕塑和绘画领域的主要代表与风格。这些知识对提升摄影并没有直接的益处,只是觉得其值得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