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砖塑:百年传承的艺术瑰宝是什么「陶艺非遗文化」

互联网 2023-06-03 21:41:1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谢家砖塑:百年传承的艺术瑰宝是什么「陶艺非遗文化」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6月6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驱车赶到鄄城县彭楼镇彭楼村谢新建家时,谢新建正在老宅里像“和面”一样,揉捏一块胶泥,为制作砖塑而做着准备工作。今年53岁的谢新建,是谢家砖塑第五代传承人。

砖塑技艺历史悠久

据了解,砖塑这项建筑雕刻技艺起源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古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菏泽就有一门特殊的民俗艺术——砖塑。作为汉族传统建筑装饰,以鄄城谢家砖塑为代表,烧制的神庙、家祠等建筑艺术构件,闻名方圆千里,2008年被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建筑多以现代和西洋风格呈现,传统砖雕市场日益萎缩,这一技艺也几近失传。

谢家砖塑非遗传承人,是谢新建的另一个身份。西屋雕刻台上摆放的狮子、马、人物等造型各异的“宝贝”,就是他制作的砖塑。谢新建说,他今年53岁,是谢家砖塑第五代传承人。

谢家砖塑从内容上,主要有戏曲砖塑和花鸟砖塑两种,花鸟砖塑题材多样,手法朴实率真。戏曲雕塑内容非常丰富,人物造型和情景表现形式种类繁多,每块砖塑都表现了传统戏曲故事,也都有对应的名称,如时迁偷鸡、千里送京娘、文武双状元等,把戏曲雕砖汇集起来就是一部形象的戏曲故事集。

在谢新建的记忆里,从清朝光绪年间,谢氏家族就在制作砖塑并以此为生。谢家砖塑以普通胶泥为制作原料,主要有戏曲砖塑和花鸟砖塑两种,花鸟砖塑题材多样,手法朴实率真;戏曲雕塑内容丰富,人物造型和情景表现形式种类繁多,神态栩栩如生。

20世纪70年代,在谢新建爷爷和父亲那两代,谢家砖塑发展最兴旺。当时家里的土窑每天都烧着,一窑能出300—400件砖塑,大小形象不一,很多买家到家里来拉货,一般一套能卖30元。

让艺术瑰宝再放光芒

谢新建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爷爷和父亲一起做砖窑,学习砖塑捏塑手法和图案艺术,十多岁就可以独立制作出惟妙惟肖的砖塑。19世纪80年代后期,平顶房和楼房兴建,花式瓦砖兴起,砖塑的用途越来越少,最后,砖塑生意不能再维持家庭生计,手艺人不是去种地就是转行做生意,而谢新建专注于学业,1994年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教师。

2008年,砖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留的优质砖塑作品收藏在中国鲁锦博物馆里展出。2012年,谢新建决定重拾砖塑手艺,在老院里新建了直径2米多的圆形窑,还专门聘请了烧窑的人。

“砖塑是全手工制作的,工具有木尺、麻刷、切刀、挖刀等。”谢新建一边介绍一边拿出前几天烧制好的砖塑,鄄城砖塑以正房前出厦山墙墙垛上的戏曲砖塑、山墙上端的花鸟动物砖塑为主,也兼及房顶上的五脊六兽。

“砖塑的制作和使用有严格规定。”谢新建说,拿砖塑制作的屋脊内容来说,有功名的大户人家才可以使用游龙盘旋的“滚龙脊”,一般百姓家使用荷花水禽内容的“莲花脊”。

在艺术构思和表现形式上,谢家砖塑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多运用变形、夸张、概括的手法,造型生动传神,层次分明,线条清晰流畅,人物造型和情景表现形式多样,以小说戏曲故事为题材的砖塑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砖塑艺人将戏曲故事中最受欢迎的人物、最典型的场面,改变创作为砖塑,从而在更大范围流传。通过画面的故事情节,描述正义与邪恶、忠义与奸佞、善良与丑恶、寓教于乐,传承了历史和文化,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民间工艺美术及雕塑艺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018年,谢新建被评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相较于商品价格,他更看重砖塑的文化价值。平常节假日里,有不少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谢新建这里观摩学习,看到他们对砖塑手艺感兴趣,谢新建感到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