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火炬的设计灵感「第一枚冬奥会金牌获得者」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冬奥会火炬的设计灵感「第一枚冬奥会金牌获得者」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通讯员 周全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手持火炬在童声合唱《雪花》的歌声中,转化为北京冬奥会主火炬。这是百年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微火”,注定会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间。
冬奥火炬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冬奥火炬“飞扬”惊艳亮相的背后,阿里巴巴冬奥火炬外观设计团队项目负责人饶杰,曾就读于武汉外国语学校,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武汉人,参与过多届奥运会工作。
饶杰(左四)和阿里巴巴冬奥火炬外观设计团队
40天修改40余版方案
2005年,怀揣奥运梦想的饶杰从商务部辞职,先后参与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2020东京奥运会的工作。2020年4月28日,阿里巴巴启动应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项目,该项目由饶杰牵头。
饶杰接受采访时说,在首轮评审中,项目组报送了5款参赛作品,有2款进入了前十名,其中1款进入了三甲候选名单,与其他2家应征单位同时修改完善方案。在此期间,项目组内部修改的方案就达到40余版,正式向奥组委提报方案有11版。经过40天的修改,项目组完成了近万张手绘草图,最后形成的送审文件高达两尺。
冬奥火炬 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饶杰介绍,2020年8月,火炬设计经过多轮修改后,北京冬奥组委表示,火炬上飘带向上的形式过于规则。正在项目团队陷入设计困境时,他与冬奥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在探讨中,从一片植物叶子上受到启发,让设计师们找到突破的灵感,这为最后方案的定型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历时近5个月的修改和完善,经过北京冬奥组委领导专家多轮评审,饶杰团队设计的作品从182个有效征集方案中脱颖而出,于2021年9月22日经北京冬奥组委主席办公会审议选定为最终胜出作品。
中学时期萌发对奥运热爱
“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虽然参与设计奥运火炬的过程一波三折,但是团队的每名成员都有充满激情、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这也是我们武汉人具备的特质。”饶杰说,作为一名武汉人,能在奥运历史上留下印记,为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特别值得自豪的事情。这些年,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很多武汉人都在国际赛事上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饶杰
中学时期,饶杰记忆深刻的是武汉外国语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传统。饶杰曾是校运动队一员,保持着良好的运动习惯,也常常和同学一起观看奥运等各类体育赛事,由此埋下了兴趣的种子。“体育运动中体现得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这其实和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很像,时时刻刻激励着我。”饶杰说,这种自我激励的机制,在筹办奥运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法语课中的试听课、小演出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饶杰说,高中时期外校推行的是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老师的引导,也让他对国外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时顺利被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录取,中学的学习方法也为他外语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饶杰目前在阿里巴巴集团负责奥运业务,他希望自己的工作像是搭一座桥,把中国的文化、技术展现给世界,带回来国外先进理念和文化,通过一届届奥运的筹办,促进国际间文化的交流和互补。“奥运健儿在比赛中超越自我,追求极致,是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应当学习的一种精神。”他说。
来源: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