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集训感觉自己越画越差「美术集训后期心态崩溃」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美术集训感觉自己越画越差「美术集训后期心态崩溃」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近收到留言:
“我从小喜欢画画,娱乐活动也是画画,有时因为喜欢画画能画到深更半夜。
但来画室比较迟,到了画室发现自己是‘小菜鸡’。
老师上课只评和他关系好的、画得好的同学的画,对其他人的都是敷衍了事。
同学们画画也没有想象中和谐,各画各的,也不交流经验,甚至谈画画要翻脸。
而且画到后期老师们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强调‘背模板’、‘记模板’,我内心渴望的是结构知识,不是纯背。集训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现在状态特别差,很迷茫。
我感到特别压抑,心态越来越崩,画得也越来越差。”
其实很多美术生都有过这种感觉,就其中的共性,学长总结为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来逐个分析解决:
☟
喜欢画画,但是因为来画室迟,
觉得自己水平差,怎么办?
其实,我觉得有这种想法出现,是件好事。
因为,只有进步了,才会意识到以前的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个时候,不要后退,迎难而上是绘画水平提升的前提。
画室经常会有一类美术生,我们称他们为“大师”,他们能够画出堪称完美的作品,并会轻而易举受到周围人的追捧,他自己也会沉浸在这种充满成就感的喜悦之中。
但是,“大师”经常会在联考校考中惨遭滑铁卢,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为了成就感和面子,永远坚持熟练地画出自己已经掌握得炉火纯青的作品,而不是发现并弥补自己的短处,忽略了“短板效应”,从而出现平时画得很好,但一到考试,分数让人大跌眼镜的情况。
记着,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都是从不会握笔到功成名就的。
☟
老师教学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怎么办?
这个问题,除了画室选择的问题外,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正常的。
如果选择的是上千人的大画室,一个老师在偌大的教室里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是不现实的。而且集训一旦进行一阶段,各种习惯已经养成,比如习惯老师的某种教学风格、习惯某种绘画风格,就最好不要换画室,费时费力不讨好。
如果选择的是规模一般的画室,一位老师带二三十人,除了教学外,也需要自己的私人时间,总不能像711便利店一样二十四小时保持同样的激情去解决每个找上门来问问题的学生,就算他想,他也没有那个精力。
所以,要么自己更努力,要么尝试找其他老师问问题。平时也要积极主动,不要在意老师是以什么态度回答问题的,你的目的是获得指导,然后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脸皮厚点,缠着问下去,老师就算再怎么敷衍也会讲几句,日积月累下去,就不一样了。
☟
同学之间关系微妙,怎么办?
虽说大家互为竞争关系,但艺考不单单只是一个画室里的人竞争,而是全国范围的艺考生。
如果画室是这样的氛围,要理解这种暗地竞争的情况并学会适应,因为你们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没办法和同学交流绘画经验的话,一个人默默努力,也可以借助书籍、网络、社群等平台来学习经验。
☟
集训后期绘画公式化、模板化,
是不是不科学?
实现进美院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先跨过美术高考这道坎儿。
画室存在的意义是教会学生满足考学要求的知识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另外,知识结构不是短期摸索就能建立起来的,这件事先放一放,先进大学再考虑。
集训的每个时间段都有特定的教学安排和教学任务,在集训后期,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联考校考的分数,更要拿捏孰轻孰重,模板该背还是要背的。
有时间苦恼背模板枯燥,不如再去多扎实扎实绘画基础,比如把自己近期的画都摆出来,看看透视还会不会出现问题。
☟
心态越来越崩,画得越来越差,怎么办?
越到后期心态越重要,考试不仅考文化专业知识,更考验你的心态。
如果因为觉得自己进步很小或者画画的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学长给你们个找回信心的好方法:把自己好久好久以前的旧画拿出来细品,看看经过这段长期的努力,自己的进步有多大。
这个状态一般来说每个美术生都会经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精神压力,觉得画不好就会怎么怎么样。
处在瓶颈期的时候,摆正心态找问题远比自暴自弃更有价值。
最后,来句毒鸡汤:美术生,有几个不崩溃的?
放弃似乎很容易,但你先前付出的所有努力也好、金钱也好,最终不会有任何的收获和回报。
学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进了社会你会发现,学习是人一生中最轻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