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

互联网 2023-06-03 11:12:2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城市文化复兴(Urban Renaissance)是全球城市更新的崭新阶段,是城市实现综合价值的转型路径,这种城市化方式鼓励都市文化的建构和生长,以之激活空间,活跃人文氛围,激发创新活力。作为一种媒介,公共艺术能够折射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过去几十年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见证了国民自信心的不断积累,而新时期“文化自信型城市”的构建目标,也为步入“美学时代”的中国城市公共艺术设立了新的要求,中国故事的挖掘需要艺术都市营造理念的智慧更新。

七十年代之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建立在新自由主义经济之上,面对全球产业分工,传统重工业的瓦解,国家政策也发生重要转向,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内城更新启动,私有部门的投资和建设占有主导地位,公共部门往往仅提供“诱导”资金和政策引导,城市更新的目标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去提振经济发展。但在其后数十年,这一模式逐步发展为促进社会转型,兼顾多方利益,实现社区更新,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并试图建立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迈向综合复兴——“城市文化复兴”发展阶段。

近四十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随之也带来文化的缺失:城市化使家园消失,乡愁泯灭。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被重新塑造,抽象的、定量的时间塑造了日常生活:“使日常生活隶属于劳动空间的组织方式”。摆脱重复性的诉求和资本主义消费神话吸引力之间形成了辩证张力,城市的空间生产和社会驯化功能遭遇反弹。在城市文化复兴时代,人们开始反思,城市的意义应是面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当部分中国城市即将步入“美学时代”,“软实力”的文化诉求不仅仅来自政治经济趋势,也来自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心理。

今天公共艺术的概念也发生了演变,已经超越了城市雕塑和壁画等艺术作品的范畴,更包含了一系列的艺术事件、展演、计划、节庆等。近来20年,在城市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公共艺术所承担的责任不再是“城市美化运动”中的装点形象,而是服务城市竞争、文创产业、社区再造这样的发展战略;并将目标定位为培育地域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长力,营造人文氛围、塑造宜居空间,优化城市品味和内涵,提升城市美誉度,打造城市品牌,时代背景赋予公共艺术新的目标。

在中国的城市文化复兴阶段,部分公共艺术应成为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使民众对公共艺术的态度从“望而生畏,被动审美”转变“主动参与”“自信融入”。中国叙事的特色挖掘可从几个角度展开,首先是“通过抽象符号构建文化共同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其实千百年来的前公共艺术和景观已经在承担弘扬文化自信,构建文化共同体的美育任务。黄鹤楼,鹳雀楼,西湖十景,《清明上河图》《八骏图》……每每提及便给人带来中国意境的美学联想和文化共鸣。韩国公共艺术作品《天际线-山水》正是抽取“山水”这样的传统文化心理,生发出无尽意境。这种抽象象征的处理方式摒弃了具象符号,带来熟悉的陌生感,避免制造视觉疲劳,又充满时代精神。

另一种方式是“塑造具有中式意境的场所精神”。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是形而上学的精神营造,其现象学研究认为一个地点之所以成为场所,正是由于“空间”的介入赋予其精神意义。从形态学的角度理解,公共艺术指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和环境规划,更需营造“画龙点睛”的“场所文化”。无论是自然造物的千变万化,还是人文图景的缤纷绚烂,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云生结海楼”、“万里送行舟”,中式意境总是将空间场景注入情感,激发共鸣,从而塑造出满溢文化自信的场所景观。日本大阪临空公园的公共艺术“四级的泉”,就借助夕阳,让人们沉浸于落日下浪漫的想象空间。

第三种方式是“谱写浪漫主义技术故事”,急促的城市化进程让城市充斥了炫耀“资本”和“权利”的建筑,它们不是裹着“技术”的冰冷外衣,就是穿着“秩序”的严肃袖套。艺术能够以超越功能的情感方式,去塑造技术的童话。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产生诸多领先世界、让国人自豪的技术,更应该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使之形成文化自信。由建筑事务所BIG设计的“吐烟圈的垃圾发电厂”就塑造了这样的故事,最先进的生态理念被物化为公共事件,让人铭记文化信念。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复兴发展思路是未来中国突破城市化范式的必然需求。再这样的历史征程中,公共艺术既是彰显城市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也是寄寓“文化自信”的美育媒介。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转向软文化建设的今天,通过公共艺术唤起文化自信,这关乎未来城市发展的格局与方向。

(王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公共艺术)

本文删减自《工业 工程 设计》杂志2021年第3卷第4期(8月份)《唤起文化自信——城市文化复兴中的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