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僧尼形象「僧尼道俗」

互联网 2023-06-02 19:13:1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探析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僧尼形象「僧尼道俗」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萌动期。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通俗文化及学术民间化、儒学贫民化的新思潮孕育了明代世情小说的快速发展。僧尼作为世情小说中的主角,丰富了市民阶级的精神需求,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宗教意识和风土人情。

明代宗教与社会

1.明代思想和宗教

宗教信仰是古代社会的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其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具有厚重而深远的意义。明代宗教的发展,是中国宗教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既提倡保护宗教,同时,又颁发了一系列以整顿和限制宗教为主的政策。其背后的原因与当时政治的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宗教作为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其作用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逐渐减弱。而民间宗教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发展。这些矛盾使统治者将明代的宗教作为专制的组成部分,加以控制。

2.明代宗教的特点

明初统治者实行了较为包容的宗教政策,这些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需要,缓解了民族矛盾,解决了当时的边疆危机,为明朝的政权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明朝的文化发展始终坚持以儒学为主,佛学和道教为两翼的宗教政策。这种发展理念倡导了文化融合教育,增强了民族融合理念,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政局稳定。

由于明代统治者对宗教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庶民宗教信仰自由。明代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增进了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使明代宗教发展出现了综合性和多元化发展趋势。

明代宗教的多元化发展,体现了中国宗教文化的底蕴,对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的交流,以及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使明代宗教发展处于从古代向近代过渡的关键点,体现出宗教世界的政治性、现实性和民生性。

3.明代宗教发展

明朝后期,佛教和道教朝着世俗化方向发展。秉承着关怀众生的济世情怀的宗教,开始进入市民生活,并逐渐成为庶民阶级的宗教,为此形成了明朝宗教的诸多特色之一。

道教、佛教民间化,儒学平民化的发展,为民间宗教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庶民积极参与民间宗教活动,而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相融合发展,建立起一种更适应中国社会需求的,以伊斯兰教为主体的哲学体系。在明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宗教世俗化特征显著提升。

而民间白莲教发动的起义和东大乘教组织发起的起义,都对明朝的政治和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朝廷颁布了以限制和整顿为主的宗教政策。

明代世情小说与僧尼形象

1.明代世情小说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以小说、说唱艺术和戏曲为主要表现的通俗文化,以及学术民间化和儒学平民化的新思潮,形成了明代新的社会价值体系。

明代的小说和戏曲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得到空前的发展。由宋元话本演变而来的明代小说,在这一时期得到重要发展,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描摹世态人情、撰写悲欢离合的世情小说赢得了市民阶级的喜爱。而僧尼形象作为小说中一种独特的宗教人物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世情小说的情感需求,也从侧面反映了明代宗教的发展和当时的风土人情。

2.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僧尼形象

明代世情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三种僧尼的形象。一种是普通僧尼的形象,这些僧尼是最具普遍性的,性格较为丰富的一种。他们有的正直善良,有的低级庸俗,也有的表现的非常的市侩。这类凡俗的僧尼一般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次要人物出现在世情小说中。

他们的形象设计大多源于明代世俗化的佛教政策和世俗化的宗教需求下,对佛教产生的世俗化的影响。

第二类是以高僧的形象出现在世情小说中。这类高僧类的形象刻画主要以得道高僧和历经磨难修成正果的高僧两类为主。在世情小说的描写中,高僧形象的设计具有独特的宗教意义和社会意义。

体现了宗教的神秘感和神圣性,是封建社会的男性话语权以及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

第三类是以恶俗僧尼的身份出现的,主要表现为“贪”“淫”的恶俗行为。恶俗僧尼主要以恶俗男僧和恶俗女僧的形象出现,并且多以主角的身份出现在世情小说中。这类人物的塑造数量相对较多。

恶俗僧尼的刻画源于明代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以及宗教管理制度的懈怠导致的佛教沦落的社会形象。恶俗僧尼形象大量出现在明代的世情小说中,一方面出于作者维护传统儒家形象,满足受众对世俗审美的需求;一方面也说明了作者对待佛教僧尼的态度。

明代世情小说中对僧尼的人物形象刻画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也是社会环境对市民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种表现。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现力,演绎着普通受众在欲海浮沉的形象画面,也是宗教界中恶俗僧尼们扭曲变态的形象缩影。世情小说通过艺术的刻画,使恶俗僧尼形象的命运结局,无不体现着佛教文化中因果报应的思想,以及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

三言两拍与僧尼形象

1.三言两拍的内涵

短篇小说集《三言》《两拍》是明代世情小说中的精品。《三言》是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士冯梦龙,在宋元明时代的话本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三部短篇小说。其分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个部分,共120篇短篇小说组成。内容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现象。

《两拍》是由浙江作者乌程人凌濛初而著,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两部分,共80篇短篇小说为内容的小说精品。

三言、两拍是明朝极具时代代表性的通俗文学作品。其以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将明代受商品经济冲击,而开始冲破清规戒律的约束,放纵欲望的僧人现象真实的收纳其中,并对这种社会现象做了集体的批判的代表作。

2.三言两拍中的僧尼形象

三言两拍中的僧尼形象与受众传统影响中的僧尼形象已有很大的差别。其所刻画的僧尼形象共有48人,其中“三言”中占31人,“二拍”中占17人,僧尼形象在全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僧尼由于修行的目的不同、追求不同,其行为表现、价值取向也不尽相同。

他们分别以道行高深、点化世人为主的得道高僧的形象出现,比如《白蛇传》中的法海禅师,便是以法力高强、救世济人的形象出现。

或者是以经不住诱惑而破戒,最终又悟道成佛的僧尼形象出现。如《喻世明言》中的《月明和尚度柳翠》中的玉通禅师便是一例。他们本来严格遵守宗教戒律,后来在美色的诱惑下破戒而坏了修行。最终在高人的点化下幡然醒悟,而悟出佛道的真理,修成正果得道升天。

这些得道高僧以拯救世人为目标,用自己修行的历程去点化和帮助世人,承担着佛教济世救人的责任担当。

三言两拍中还有一群平凡普通的僧尼形象,他们出家只为讨得一口饭吃。但是他们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和贪财势力的本性。他们虽然遵循佛家规矩,但是在现实中的生活中,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

3.三言两拍众僧形象与社会现象

三言两拍中的众僧形象已不再是神明的象征。他们被赋予了人类的本性,在欲望中沉浮。他们出家的目的并非是出于修行,而更多是为了为了躲避战乱的困扰,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出家。

他们身上充满了贪欲和恶习,佛门规定、清规戒律和僧尼形象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他们贪图享乐、谋财害命,被欲望吞噬的人性,凸显出商品经济发展中,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人们价值取向的不同,以及贫富分化的社会差距,使功利主义和纵欲主义充斥着整个社会。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作为宗教践行者的僧尼也开始变得和世人一样世俗。佛教文化在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影响下走向世俗化,从而造就了一个个的恶僧尼的出现。

总结

佛教世俗化的体现一方面是作者思想观念下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思潮撞击下的产物。他们不仅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中僧尼群体的生存、生活现状,更是通过佛教中的因果关系的阐释,体现了因果循环的思想,达到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

参考文献

《明朝宗教》

《论明朝宗教的特点》

《明朝初期民族宗教政策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