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说唱杨和苏「喜欢说唱的都是什么人」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中国新说唱杨和苏「喜欢说唱的都是什么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期推荐阅读:17K小说网《新都牛人杨升庵家的明白事儿》著:余念林类型:历史传奇
去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中,排第一的就是“你有freestyle吗”,“freestyle”引爆的说唱热至今未减。从最初面对“freestyle”的一脸懵,到如今随便一个小孩也能张口就来,说唱的国民度越来越高。
其实,说唱这个词在中国并不是近年才有的。相比于上世纪70年代才成型的欧美rap,中国古人们的说唱早了不止几百年,那时可是纯正的“中国风说唱”。
明代杨升庵就写了一本《二十一史弹词》,不知道这本著作的话,回顾一下95版《三国演义》那首大气磅礴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就是出自杨升庵的这部作品。
你可以想象,这些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的词句,就是杨升庵打着节奏,甚至是抱着琵琶,边弹边“freestyle”出来的。
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很“潮流”,“freestyle”老铁们还得跟杨升庵取取经。杨升庵文才奇佳,二十四岁中状元,著述达百余种,并且哲学史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金石书画、音乐戏剧、语言音韵、民族民俗无不通晓。
他写的《二十一史弹词》取材正史,语言却浅近,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无疑是明代“freestyle”制作人本人了。
可惜我们都没有穿越的本领,不能面对面讨教他“freestyle”的技艺,不过庆幸杨升庵为中国的后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藏。
12米画卷 尽现一生情怀
2018年时值杨升庵诞辰530周年,为纪念一代文宗杨升庵,5月14日,在北京国子监翰林书院举办了一场“升庵文化推介暨杨升庵诞辰530周年系列活动发布会”。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原院长、少将孔令义,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毛佩琦,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卿建中,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中心研究员徐航等文化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明代状元杨升庵第14代嫡孙杨德力齐聚一堂,见证这一重要的时刻,多位知名艺术家用3个多月共同创作的长12米的《清白与丹心》升庵故事中国画长画卷在活动上首次亮相。
画卷在杨升庵及其家族的众多经典故事中,选择了13个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典型故事,采用中国画的形式展现了杨升庵一生为国为民的事迹。整个画卷一气贯通、大气磅礴,人物栩栩如生,场景气韵生动。
新都画院院长周平介绍称,《清白与丹心》长画卷的创作主要围绕“为民为国、一片丹心”,以及“清白传家、廉洁奉公、家风家训”这两条主线进行的。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生于成都新都的杨升庵,也将自己的文化深深扎根在这座城里。“一门七进士,宰相状元家”的新都杨氏家族,其人文气质及家风家训传承,熏陶着世代的新都人,并在新的时代闪耀出夺目光辉。
在去年7月,四川将杨升庵确定为首批十大历史名人。作为一代学术巨擘、蜀学翘楚,杨升庵对中华文化以及巴蜀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毛佩琦表示,新都作为杨升庵的故里,理应承担起升庵文化挖掘与弘扬的重任。在城市文化氛围营造和品牌提升的过程中,把升庵文化作为重点打造的文化符号。
升庵故里 文化历久弥新
古蜀新都,香城宝地。新都是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有着近3000年历史,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从古至今,新都人杰地灵、文人辈出,而明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杨升庵当属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集中体现在杨升庵身上的博学、坚贞、求实、清廉的品性,都有着清晰的家族传承,其诗书济世、耕读传家及“四重、四足”家风家训在600年后的今天仍充满着正能量气息。
升庵文化、升庵精神及杨氏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虽逾越岁月长河却历久弥新。升庵文化数据库入选中央党校“四大专题数据库”,升庵家规被中纪委收录入《中国家规》一书。
“弘扬升庵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杨升庵‘为国为民、一片丹心’的家国情怀,将杨氏家族‘清白传家、廉洁奉公’的家风家训推介出去,传播出去。就是要让升庵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让升庵精神在中华大地上重放异彩。”新都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承文化 打造城市名片
“荷桂花香、宝光佛香、桂湖书香”,“三香”拱卫。无论是位列长江流域“四大佛教丛林”之首的宝光寺,还是享有“西蜀第一湖”美誉的升庵桂湖,抑或是被誉为“汉代第一俑”的东汉击鼓说唱俑,无不彰显着新都独特的人文魅力。
拥有悠久历史文明、坚实产业基础、富集创新资源的新都,一直以来高度注重城市品牌的塑造和传播。作为天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升庵文化,新都高度重视其传承创新,并力争将升庵文化打造成新都的亮丽城市名片。
目前,新都已构筑起一套完善的历史名人传承创新体系。挂牌成立了“四川省杨慎研究中心”“四川省杨慎研究会”“成都市新都区杨升庵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还出版了《杨升庵年谱》《杨升庵诗词》等著作,创作编排歌剧《杨升庵》,并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5所知名高校巡演,开展国际性对外文化交流。
熔铸古今 天府“音乐 ”升级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既是对成都历史文脉精髓的凝练,对城市人文精神的萃取,也是对文化改革发展坐标的标定,对城市文化愿景的描绘。
日前,《关于转报审批新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2020)的请示》获四川省政府批复,标志着新都这块传承天府文化的沃土将迎来文脉延续和升级。
新都提出要做强天府文化音乐文创中心,构建全产业链的泛音乐产业和“音乐 ”跨界文创产业,打响“乐创新都”城市品牌,让音乐也成为新都另一张城市名片。
历经近3000年成都平原兴盛起伏,新都、广都、成都“古蜀三都”文脉深厚,新都注定是成都的文化座标城市之一。
传承天府文化,挖掘新都人文底蕴,以此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新都正逢其时。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下方“了解更多”,是《新都牛人杨升庵家的明白事》的连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