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电影红楼梦票房「徐玉兰越剧红楼梦唱段」

互联网 2023-05-31 14:54:2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越剧电影红楼梦票房「徐玉兰越剧红楼梦唱段」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众所周知,越剧电影《红楼梦》是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公司联合摄制的,至今仍是中国戏曲电影的高峰和经典之作。该片历时八个月,1962年拍摄完成后即在香港上映,连续放咉38天,受到极为热烈的欢迎,打破了当时国语片的卖座记录。

越剧电影《红楼梦》海报

而在内地的全面放映虽然足足迟了十年,但也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热烈场面,许多地区不分昼夜二十四小时连续放咉,看过十次以上的观众大有人在,“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唱词,也迅速成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语。据统计,电影取得了近2亿元的票房收入,这在当时以分、角计票的年代不啻是天文数字了。

越剧电影《红楼梦》为什么如此大受欢迎?它是如何“隔空”合作拍摄而成的?这自然要从舞台版的越剧《红楼梦》说起。

越剧电影《红楼梦》片头

1954年,当时《光明日报》刊登了“小人物”写的评论“红学专家”的文章,结果使中国内地兴起新一轮的《红楼梦》评论热。

上海越剧院年仅30岁的编剧徐进早就喜欢《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因此也起愿将《红楼梦》搬上越剧舞台。徐进研究了当时许多剧种改编的“红楼”戏,发现它们不是折子戏,就是全景式广泛展开的戏,人物形象不生动,戏剧冲突也不明显。

越剧电影《红楼梦》片头

于是徐进苦思冥想,设想了多种方案,最后想到了以宝黛爱情为主线,这是原著中矛盾最集中、也最有戏剧性的地方,而且正好又与越剧擅长生旦戏的传统暗合。徐进将很多场面写得非常细腻感人,充分发挥了越剧的抒情特色,唱词清新自然,雅俗共赏,与原著中诗词浑然一体。

徐进(1923——2010)

而扮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著名越剧演员徐玉兰、王文娟正处在个人艺术的鼎盛期,她们演技精湛,唱腔婉转动听,长期搭档,配合默契,演活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使舞台版的越剧《红楼梦》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徐玉兰的“金玉良缘”,王文娟的“黛玉葬花”,打动了无数观众,成为越剧表演艺术的经典,她俩也一度成为剧种的代言人,许多人通过此剧,认识越剧并爱上越剧。

越剧电影《红楼梦》片头

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照

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照

舞台版的越剧《红楼梦》于1958年2月18在上海共舞台首演之后,便受到观众的欢迎,一气连演连满54场。轰动效应自然波及全国。1959年秋,《红楼梦》剧组受邀进京演出,为国庆十周年献礼。

演出之后又赢得北京文艺界的一片赞誉,梅兰芳先生看了之后连说不错,中宣部副部长宴请文艺界人士,部长迟到,大家要他罚酒三杯。他解释说,因为要《红楼梦》戏票的人太多,他应接不暇只好躲了起来。中央一些领导同志也来观看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人员交流,对其中的人物服饰和音乐提出修改意见。

越剧电影《红楼梦》剧照

正是在众多领导和观众的呵护下,越剧《红楼梦》越改越好越演越完美。1960年秋天,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追鱼》剧组开始南巡演出,先到广州和深圳,再到香港。实际上广州和深圳的演出只是序幕,重头戏在香港。因为当时香港与内地人员来往并不频繁,存在许多“误读”,因此越剧院到香港演出,实际上是带有“展示内地良好形象”任务而去的。

在广州深圳演出时,已有不少香港观众看过这两出戏,口口相传演出如何精彩,因此越剧在香港可以说是未演先热。

越剧舞台剧《红楼梦》剧照

果然《红楼梦》首演后,便轰动了港九,票房十分火爆,十八港币的票价被炒到三百港币,却依然一票难求。在香港总共演出三十七场,其中《红楼梦》占十八场。不但香港人争看红楼,就连台湾的观众也转道来看。有些观众因为实在买不到戏票,但又不甘心离去,就在戏院门口看看海报,听听戏院里传出的音乐声,也算过了戏瘾。

越剧《红楼梦》剧组在香港

每场演到“黛玉焚稿”、“金玉良缘”和“哭灵出走”这三场戏时,台下观众总是屏息凝神、频频拭泪。不少原来推崇西洋音乐的香港观众,一听《红楼梦》的伴奏音乐便觉得十分动听,有地方色彩,越听越觉得越剧音乐既优美抒情又委婉昂扬,激发起他们对中国传统民乐的兴趣来。

越剧《红楼梦》剧照

徐玉兰、王文娟在香港

看过越剧团的演出,不少香港观众一个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越剧演员们个个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如果真像传言所说,内地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排出这么好的戏来?

王文娟与香港电影界人士聚会

越剧演出自然也引起香港文艺界、工商界朋友的关注,他们不但多次来看演出,还与演员们座谈联欢。其中香港凤凰影业公司的老导演朱石麟更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他深被优美的越剧艺术所吸引,不但连看了好几场《红楼梦》,对徐玉兰、王文娟的精彩表演更是赞不绝口,萌生了要把越剧《红楼梦》拍成电影的想法,让更多的香港同胞见识真正的来自祖国的传统艺术。凭借电影艺术家的敏锐,他认定电影一定也会大获成功。

王文娟为香港戏迷签名

朱石麟其实是早年从上海到香港去的著名电影导演之一。1899年他生于江苏太仓一个官僚家庭,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上海工学专门学校毕业后,他在银行谋得一份差事,27岁时又因关节炎症双腿致残,行走艰难。但是热爱文学和电影的火种却不因为肢体的残缺而泯灭。1930年,朱石麟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与联华电影公司创办人罗明佑合作编写了电影剧本《故都春梦》,由孙瑜执导。结果影片非常成功,打破了当时的卖座纪录,朱石麟从此便成为一位专业电影编导。1937年之前,他编导了《恋爱与义务》、《良宵》、《慈母泪》、《归来》、《人海遗珠》等20多部影片。著名影星王丹凤就是他首次启用并改名的。

朱石麟(1899——1967)

抗战胜利后,朱石麟到香港,为大中华公司编导了《各有千秋》、《玉人何处》等影片,并在1948年为永华公司导演了那部曰后引起极大争议的影片《清宫秘史》。新中国成立后,朱石麟追求进步,担任过政协委员与文联理事,又在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摄影片。

朱石麟在片场

朱石麟的作品基本上属于他所熟悉的家庭伦理道德题材的范畴,描写家庭的悲欢离合,写尽人情的波澜起伏,由此折射出一个旧时代的衰败没落。在导演手法上,朱石麟注意民族传统,喜欢用景深镜头强调中国庭园建筑的丰富性与多变性,因而他的作品含蓄平易、细腻动人,富于人情味与民族特色,在中国电影史上自有其独特地位。所以朱石麟一看到越剧《红楼梦》,就觉得处处对他的“戏路”,发誓要把它拍成电影。

越剧电影《红楼梦》片头

其实,在当时内地的社会情势下,对于越剧《红楼梦》这种反映封建大家庭兴衰和才子佳人题材的戏是有不同声音的,尽管它很轰动,有关方面并没有把它搬上银幕的打算。然而由于众多香港电影界人士的热情相邀,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有关方面终于考虑这个要求。朱石麟迫不及待、趁热打铁,立即在清水湾摄影场试镜“黛玉进府”一场戏。众多明星、编剧、导演、制片纷纷前来道贺,可见越剧电影《红楼梦》也是未拍先热。

导演朱石麟在简单介绍了这场戏的拍摄过程、演员站位、角度等事项后即开始拍摄。拍摄很顺利,基本都是一次过,朱石麟对徐玉兰、王文娟的表演相当满意,这也增强了他拍好《红楼梦》的信心。

清水湾试镜后合影

然而一部电影的拍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况且百余人的团队吃喝拉撒长住香港在当时情况下显然不可能。于是经反复磋商,最后决定电影还是在上海拍,由海燕电影制片厂拍,凤凰影业公司(影片完成后署名金声影业公司)提供全部胶片、设备以及布景化妆等材料。

但这样一来,朱石麟因年老体弱等原因就来不了上海了,于是他就采取“隔空”合作的形式,委托自己的学生、时任海燕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岑范做现场执行导演,他自己则任艺术指导。

越剧电影《红楼梦》片头

说起岑范与朱石麟的师徒关系,那也是影坛的一段传奇和佳话。

岑范,1926年1月出生在上海一个小职员家庭。1939年,13岁的岑范在南京读书时爱上了话剧表演和电影艺术。当他把自己苦战多日的第一个剧本《手足情深》寄给著名电影导演朱石麟时,便得到朱石麟的热情回应和指点帮助,两人就此在通信中建立了友谊。

1946年朱石麟应邀去香港南洋影片公司拍片时,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便相邀岑范同去。

就这样,刚满20岁的岑范,由于朱石麟的热情扶植,自身刻苦努力,进步很快。六年中跟随朱石麟拍了十多部影片,实践迫使他探索电影创作中的编、导、演这三个重要环节的艺术规律特性,并融会贯通,全面顾及。1951年9月他毅然回到上海,投身新中国电影事业。

岑范(1926——2008)

回国后,他导演了几部京剧戏曲片和纪录片,开始在戏曲片如何电影化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拍摄,则使他的艺术理念和才能得充分展示。

朱石麟是香港电影大师,岑范又深得朱石麟的“真传”。因而朱石麟虽然没能来上海拍摄现场,但是通过他的“遥控”指导,他对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总体艺术构思和一些细节处理都由岑范得到很好体现。

影片能有有今天这样不朽的魅力,固然同越剧艺术具有优美抒情的风格,饰演贾宝玉、林黛玉的两位著名越剧演员徐玉兰、王文娟的精湛表演有关,但也是由于朱石麟、岑范在导演处理中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再创造的结果。

王文娟赴香港前留影

越剧电影《红楼梦》完全采用故事片的拍摄方法,充分发挥故事片的特长,既打破了原舞台剧的框框限制,又同时保留了原剧的精华,而电影化的手法使这些精华之处在银幕上更加灿烂生辉,远远超越了舞台的效果。

如果说舞台版越剧《红楼梦》是上海越剧院众多编导演心血和智慧的结晶;,那么电影版的越剧《红楼梦》则是凝聚了沪港两地艺术家的热情和才华。正如王文娟所说,是越剧舞台版《红楼梦》赴香港演出促成了越剧电影《红楼梦》的拍摄。正是有了沪港两地艺术家这种创造性的“隔空”合作,才使徐王版的越剧《红楼梦》原汁原味流传至今,并成为越剧历史和中国戏曲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王文娟回忆电影《红楼梦》拍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