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塘小学师资力量「长沙市稻田中学」

互联网 2023-05-30 09:58:1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砂子塘小学师资力量「长沙市稻田中学」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作为教育部首批命名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省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样板校,长沙市砂子塘小学依托优良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发扬以“教育扶贫”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打造砂子塘小学的师德品牌,推进“名校、名师、名管”的百年品牌工程。

智慧引领师德向上向善

砂子塘小学自1963年创建以来,历经57年的沉淀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智慧管理引领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推动学校品牌工程承续。

在新时代“教育扶贫”精神的感召下,砂子塘教育集团总校长、砂子塘小学校长祝健群充分发挥母体校的品牌优势和师资优势,坚决贯彻落实《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精准扶贫试点方案》的工作。自2016年以来,祝健群带领学校优质师资队伍,主动与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雨花区佳兆小学等两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在长沙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在浏阳市澄市完小设立农村名师工作站,在品牌建设、办学理念、办学举措、教学资源、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地交流和帮扶。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祝健群所带领的砂子塘小学教师团队,对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明晰的参悟,对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基,也是减贫脱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果敢行动。在“教育扶贫”智慧引领师德向上向善的统一思想认识下,针对帮扶学校的实际情况,砂子塘小学制定了精准帮扶计划。双方原则上互派一线教师交流任教,砂子塘小学向帮扶学校输出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具体以委派学校骨干名优教师到帮扶学校以讲课、送课、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教学指导和交流;组织帮扶学校的教师队伍到砂子塘教育集团进行教学教研以及教师专业培训活动;定期组织师生开展“手拉手”互帮互学活动。

祝健群校长在通道第二完小授课

截至2020年8月,砂子塘小学已累计选派182位骨干名优教师到帮扶学校一线,完成讲课198课时,送讲座55课时、听课评课200多节;砂子塘小学已累计接受103位帮扶学校教师来校跟班学习,其中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60位,雨花区佳兆小学28位,浏阳澄市完小15位;砂子塘小学已累计为帮扶学校110个班级实现现场授课,服务学生5600多人。经过三年多的结对帮扶活动,学校不仅取得了丰硕的帮扶成果,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育扶贫”经历。

尊重孩子是师德对生命的感召

孙瑛是砂子塘小学第一批派往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二完全小学牵手帮扶的骨干教师。孙老师与侗乡老师们分享教学经验,为侗乡孩子们带去生动的常规课以及有趣的数学大讲堂。一开始,孩子们因为害羞不敢举手发言,甚至不与老师互动,看着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却羞于表达,孙老师内心着急也万分心疼,孙老师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们,并将代表荣耀和信念的砂小吉祥物——“小白鸽”贴纸作为奖励,鼓励孩子们无论对错,勇于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坚持不懈的激励下,孩子们慢慢有了变化,敢于齐声回答了,敢于同桌交流了,也敢于举手发言了。

孙瑛老师现场辅导通道第二完小孩子的作业

参与第五批到通道二完小支教的粱云吾老师说:“当我提前半个小时走进阶梯教室的时候,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五(6)班的孩子们早已坐得端端正正,人手一本手抄古诗,正在认真朗诵。上课时我不断鼓励腼腆的孩子们发言,表达自我,孩子们渐入佳境后,会看到一双双澄澈的眼睛闪着求知若渴的光芒,一句句原生态的回答不时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尽管下课铃声早已响起,孩子们却围着我久久不愿离去。那种身处现场,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情难自禁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粱云吾老师给通道第二完小的孩子们授课现场

侗乡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是源于自身对梦想的追求。既然改变不了外在环境,那就改变内心,只有内心的富足,生命才能绽放出自身的价值。砂小老师用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师德去感召生命,当固化的思维被打开,渴望学习的思想被触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一言一行中被尊重。这种改变,足可以“翻天覆地”!

改变教师理念是师德在教学上的反思

在长沙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砂子塘小学于2017年成立了长沙市农村名师工作站浏阳澄市完小站,与设站学校建立共同体,以师德修养的提升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

三年来,砂子塘小学骨干教师们在工作站站长黄未知的带领下,到澄市完小授课和讲座,不仅带去了全新的教学观念,而且将深植于内心的师德修养无形中影响着设站学校老师们的言行。在砂子塘小学工作站团队的指导下,设站学校老师们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探讨优秀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反思和改变原有固化的教学理念。设站学校各个教研组以工作站的教研课题作为引导,互相协作,互相促进,形成自己的小课题和学校的大课题;同时工作站的老师们以师德修养提升为目标来反思教学思维和教学实践中的不足,这种反思带来的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质量的提升。在2019年的小学联考中,设站学校——浏阳澄市完小成绩评价在澄潭江辖区内名列第一。

黄未知老师在浏阳澄市完小站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研讨活动

教育扶贫,扶的是思想之贫、理念之贫。对于固守乡村几十年的教师,传统的讲授方式已经深入内心,要想改变,需要从内打破。当教师思维上获得全新的改变,并将先进的理念践行,才会有坚守几十年的老教师敢于挑战同课异构,才会有新入岗位的年轻教师敢于开出展示课堂。教师们转变教学理念,才会带来学生们“翻天覆地”的改变。

忠诚教师职业是师德在“教育扶贫”上的最终体现

同样作为砂子塘小学的教育扶贫帮扶学校——佳兆小学,不同于侗乡的第二完小。佳兆小学是雨花区跳马片区的中心小学,近年来,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正确指导下,从校舍环境到硬件资源,很多层面要优于部分城区学校。对于这样一所小学而言,更为“贫乏”的,是优质的教育软实力和更为先进的教学理念。砂子塘小学充分发挥区域名校优势,提供“菜单式”帮扶培训,从支部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建设、学生活动等各个方面,为佳兆小学量身定制了一整套帮扶方案。

佳兆小学学生们享受砂小优质课程的课堂现场

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学校,砂子塘小学将砂小优质的课程资源送给佳兆小学的孩子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骨干教师主动承担教师职业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砂子塘小学毛忠民书记带领19名青年团员教师,组成了优质课程送教团队,为佳兆小学19个班级带去了19节自主开发的“少先队队课”和“学科大讲堂”;在得知佳兆小学为一年级新生家长会的实效性发愁时,砂子塘小学第六都校区支部书记杨松林主动请缨,送上家长学校和书香家庭的主题讲座;当佳兆小学为推动教师生命状态与教育活力而犯难时,肖朝辉、张磊等老师主动站在教学前线送研送讲……

太多的优秀教师毫无怨言地承担起教师职业所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这也让砂子塘小学在2019年成为当之无愧的长沙市雨花区师德养成教育基地校,孙瑛、王艳萍、文梦笔、李东亚等一批批在“教育扶贫”路上坚持践行的老师们,逐渐成为区级、校级等师德教育培训师。从青年教师到骨干教师,在“教育扶贫”路上,他们义无反顾!这不仅仅是人性的善良,更是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忠诚!(通讯员韩钦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