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的理念「新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

互联网 2023-05-29 17:59:0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公共艺术的理念「新印象主义的艺术特征」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马钦忠

导言:近年来公共艺术成了城市文化和活动的热点问题。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钦忠做客“四方沙龙”,以国际上成功的案例讲述公共艺术塑造城市美学品质的方法与路径。

公共艺术如何带动城市的发展

马钦忠:博物馆、美术馆是时代、文化的导航仪;是时代的视觉展示基地,能让每一位参与者看到过去、今天,思考未来;是向公众开放的平台;也是向我们展示世界真理的图景场所。

公共艺术跟美术馆的艺术有什么区别?公共艺术与博物馆、美术馆的艺术有什么区别?并不是博物馆、美术馆里好的艺术品,拿到城市空间中就是好的。

城市空间是市民的而不是艺术家,当艺术家到这个空间的时候,要为空间服务,而不是让大家强迫性地接受作品。公共艺术必须与空间对话,与使用空间的人产生交流。

八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小区都有城市雕塑——诸如母亲拿一本书给孩子讲故事之类,空间的导向里充斥着驯化、教育,成为训导式的空间。这种空间应该变化。典型的例子是美国二战的纪念碑,将参与战争的名字刻在一堵墙上,通过路径将人们引进去,感到沉重感。不讲战争的对或错,不讲胜利或失败,讲的是最终结果——毁灭。美国二战的纪念碑在倡导一种真正的公共的精神。

新德国国会大厦室内

新德国国会大厦室内

公共艺术要打造城市的美学品质,让城市空间品质提升起来,需要塑造公民意识,公共艺术是城市美学品质塑造的实践哲学。东西德统一后的柏林,用三件重要作品/艺术活动,展现了德国在二战之后、冷战结束以后的精神重塑,为公共艺术的实践提供了操作、过程、路径实施最为经典的案例。

德国的柏林大厦在二战中被毁坏,战争结束后,请到建筑大师福斯特修复。在他设计时有一个原则——原汁原味地保留苏军占领时带来的后果,苏军写在墙上的字,包括谩骂、下流的言语,及毁坏的痕迹被完全保留下来。

克里斯多 《包扎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

1971年,大地艺术家克里斯多得知柏林大厦要装修时,提出来要包扎国会大厦的想法。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实施不易,为了包装柏林大厦,克里斯多经历了23年的周旋,终于在德国国会以292对223票通过,获准进行铺盖工程。《包扎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实施的时候,德国人无比振奋,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4千万多人观看了这件作品。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让一位艺术家包扎象征国家形象的建筑,表示德国在重新看这个世界。

犹太博物馆

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

犹太人纪念馆由丹尼尔·李布金斯(D.Libeskind)设计,馆内没有一块板是标准的,走道是玻璃,玻璃下是铸铁做的窟窿,经过氧化后,踩在玻璃上会听到似乎人的惨叫声。从犹太人纪念馆走出来以后,会感觉灵魂被清洗了一次,是人性的反思——当我们面临灾难时,我们是什么?丹尼尔·李布金斯用这样的一种手段,非常完美地诠释了“人在做天在看”的观念。

通过上述三件作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展示了东西德统一后的新理念,这个新理念概括为:

1.沉思自身的历史地位,向全世界表达德国民族所犯下的罪行,并作为警醒世人的警钟:集权和独裁将可能造成的历史后果。

2.前瞻性的敢为天下先的姿态,以空前的开放和包容,去塑造德国民族的未来。

公共艺术怎样实现“公共性”

颜名宏 《压指纹》

公共艺术的精神在于公共性,公共性不是共同性,不是集体性,不是统一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是讨论中的难点,这个概念又是公共艺术的核心,注入公共性、共同性、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地域性、在地性。

台湾公共艺术家颜名宏被邀请在污水处理厂对面创作一件艺术作品。他生动体现了公共艺术在地性向公共性的推动。污水处理厂旁边是原居民,如何让水厂对面的社区民众产生认知?最终颜名宏买了3000个特制的手工石头砖,请社区的人来印上他们的指纹,签上名字或写上理想,变成一个水厂的标志。这是他完成的《压指纹》的作品,后来很多签了名字的人到安放好的作品上去寻找自己的名字。

这就是一个公共性的典型实现,开始有人对改造环境,提出设想,然后让大家共同参与,把精神诉求融汇在作品中,大家再分享,变成大家共同认可的景观。

《十分钟的陶渊明》

改造一个空间需要让人们有参与度,搜索人们的诉求。台湾产业转型以后和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的相似,比如《十分钟的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案例。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农民过去以牛产奶为业,随着大规模的农村新奶源地发展,结果农民的经济支柱没有了。艺术家带着农民,做了一头牛,当做一个记忆。社会环境改变着居住环境,最后通过对环境的改造、艺术的改造,包括游客的进入,使大家看到艺术重造乡村起到实际的作用,对这个村子起到了根本的改变。

怎么样把公共艺术在地性向公共性转化,产生切实的利益关系?如何找到诉求与要提升的精神的结合点,推动乡村全民的公共艺术和公众文化的认知?任重道远。

2009年我到西雅图的一个社区美术馆,大概只有300平方米,馆长是社区的居民,参展者也都是社区居民——最小的8、9岁,最大的90多岁。开始获得一笔基金会的基金,后来基金会不支持了,维护变得很困难,尽管如此,他们拒绝了比尔盖茨的捐款,社区居民捐钱把空间养起来。因为这个空间是他们思考未来的导航仪,是他们塑造自己文化的皮肤。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艺术家菲利普为公园设计的作品

对空间利益化的追逐在中国变得非常极端化的地步,功能化的空间、利益化的空间,在中国的城市大地上到处蔓延。我们的生活虽然好了,但环境却被破坏了,好和坏总是一同在前进,我们得深思这个问题,怎么能够避免,以致更好地前进。

面对各种利益集团对公共空间的操控,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和公共艺术的作用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美国波士顿富达公司在土地开发时邀请艺术家菲利普设计了一个公园,这个地方像海冲击的平原,菲利普用景观把整个空间填满。市民很喜欢,于是地价提升了,公司的利益也提高了,就想把艺术家的作品移走盖房子。两者后来打官司,美国有三个关于艺术家权益保护法。一方面是公司委托艺术家进行创作;另一方面,艺术家专门为这一空间定制的作品,最后法院判决,按照艺术家的意志把作品保留在这个空间里。

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好的实施公共艺术的城市,在千禧广场上有一个大屏幕,不时会把喷出水来溅到路人身上。另一个案例是,一位西班牙艺术家找来一千位芝加哥市民,将他们的形象作为作品的元素,以幽默的方式欢迎每一个来者。芝加哥有非常好的制度设计:第一是不设任何门槛;第二是支持本地艺术家,因为对在地性有深刻的认识;第三是一定要向公民全部开放,所以每一次活动都有很多人参加、共同介入到这个空间里。不光是在放置在空间的艺术品让市民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深入社区,最大程度地让民众参与。

乳牛大游行中的部分作品

创办于1998年的“艺术奶牛大游行”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最初是由一个机构主办,现已经在全球包括纽约、伦敦、米兰等四十多座城市举办。喜爱绘画的残疾人、老人都来参与,再举办拍卖,让机构认购这些牛,不仅让大家共同参与活动,又把基金捐献给各种公益机构。

城市社会学与城市美学

城市空间的生成就是这座城市性格的成长史,怎样让这座城市的性格特征成为可以阅读的、体验的、感受的、传播的、人文的书本,洛杉矶的地铁系统公共艺术实践,交出了精彩的答案。

地铁系统对公共艺术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第一不能阻挡人流,第二必须是安全的,第三材料必须是环保的。除了安全性以外去塑造地铁系统的公共艺术,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洛杉矶的地铁系统是非常成功的案例,运用城市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方法思考城市的空间聚落,首先是公共性,地铁是深入到我们社区各个细胞的枢纽。第二,整个系统相对来说,是非常概括一个城市的血脉。第三,是人流最密集的一个场所,是一个进行公共艺术和文化普及、公民意识塑造的场所。从场所性来讲,在公共艺术塑造中起到一个核心地位。洛杉矶利用几条地铁线讲述着这个城市的故事,

对于城市区域文化的建设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城市不同的聚落,将四条原则贯彻在公共艺术系统里面:第一是人口的迁徙,第二是人文地理学的规律,第三是居住形态,第四是产业形态。

墨西哥城市公共艺术坐椅的装置活动

交往与生存:公共艺术对日常生活的美学塑造

公共艺术空间意义的预设,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精神的驻足场所,依归感、自豪感、成为我们成长岁月的精神家园,怎么样塑造这样公共艺术担当主角的场所呢?

我想分享一个社会学家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不同的角色,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角色扮演,整个社会就是角色扮演和角色伪装的一场婚礼。

埃里克汉宁森所绘的哥本哈根主要街市的圣诞节景象

公共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角色预演的设计?第一,公共的空间和街道。从1880年埃里克汉宁森所绘的哥本哈根主要街市的圣诞节景象中,可以看到,街道既是人们工作、聚会、销售的场所,是一个功能性服务的地方。1960年,同一条街已被汽车交通所蚕食, 行人被排挤到两侧狭窄的人行道上,除了 匆匆而过,什么事都不会发生。1968年,改为步行街,步行、 购物以及观光成为主要的活动内容。“人看人”作为一种社会功能构成了街头生活的一 个有机组成部分。2000年,街道扩大了6倍,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当雕塑建筑充斥在这个空间里,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完全不同的意义,这是一个城市的故事。

公共艺术的参与与转化。墨西哥市曾有一个公共艺术坐椅的装置活动,让市民共同参与。一开始是观看生态造型,然后就让所有的街区的人参与其中,最后变成一个街区的狂欢派对。这件装置是一个城市家具的塑造,让这个城市的居民共同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所用的是环保的材料,在社会功能意义的实现上是非常有价值的。

作者:何妍婷 林茵茹

编辑:张丽敏

放心收藏,全球见证,扫码立即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