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邕州剧场舞台「述艺」

互联网 2023-05-29 16:45:07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南宁邕州剧场舞台「述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守正创新薪火相传 地方戏曲“人民共享”

地方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邕剧、广西粤剧、壮族采茶戏、丝弦戏、师公戏、傩戏等具有古韵遗风和地方特色的剧种。

其中,邕剧、广西粤剧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如何传承发展南宁地方戏曲文化,不断壮大地方戏曲人才队伍,扩大受众群体,创新开发地方戏曲文化资源?南宁市高度重视地方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南宁优秀地方戏曲邕剧、粤剧为抓手,精心打造“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驻场演出平台。2016年以来,“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共演出500多场,惠及群众6万多人次;2017年以来,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共演出70场,惠及群众3万多人次,成为南宁市戏迷票友的聚集所、文化惠民打卡地。

在“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中出场的粤剧折子戏《红娘递柬》。 南宁日报记者云亦云 摄

“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

传统文化新呈现 本土戏曲放光芒

福禄寿喜齐贺岁,乐韵铿锵庆新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今年2月6日至8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2年南宁市“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新春专场演出线上展演连演3场,为戏曲爱好者献上温馨、欢乐的新年祝福。充满喜庆色彩的此次“邕州神韵”新春专场演出,以亲民惠民为宗旨,以展示粤剧、邕剧、地方小调等本土戏曲为主,给市民奉上一台格调高雅的新春文化大餐。

古书院,新舞台;老戏曲,新演绎。“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项目(以下简称“邕州神韵”)作为市委、市政府立项打造的一个文化惠民项目,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该项目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启动,以专业院团名家名角演出的形式重点汇集了南派粤剧、邕剧精华,突出民族性、艺术性两大特点,在承载南宁悠久历史的古书院内蹁跹戏梦,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南宁市瑰丽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南宁非遗展演展示的重要传承基地。“邕州神韵”每周六、周日演出,为广大戏迷献演了《紫钗记之拾钗结缘》《锦江诗魂》《香花山大贺寿》等经典粤曲,以及一大批邕剧、粤剧折子戏,对普及戏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成为“三街两巷”历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活态符号。

“邕州神韵”新会书院地方戏曲周周演活动吸引大批戏迷前来感受南宁本土戏曲文化的魅力。

新会书院是我市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会馆建筑,是珍贵的岭南建筑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宁最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会书院完美结合,在“邕州神韵”中迸发出迷人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之光,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邕州神韵”以讲解促观演,引导市民欣赏戏曲成为常态。新会书院还兼具邕剧展示中心职能,艺术家们以华彩四溢的扮相、功架十足的技艺、韵味流转的唱腔、感情充沛的表演,让我市戏曲爱好者沉醉其中。在表演间隙,他们开设邕剧知识小课堂,生动讲述邕剧的历史渊源、邕剧与粤剧的关系、邕剧名角与剧目等方面知识。市民通过艺术家的讲解加深对戏曲的认识,提高鉴赏力,从被动到自觉热爱传承戏曲艺术,增强了南宁特色地方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活力。

“邕州神韵”的举办,成功搭建起广西本土戏曲合作交流的平台。演出以南宁本土剧团演出为主,还多次邀约柳州、桂林等地的剧团演出优秀剧目,聚集粤港澳桂及东盟的优秀剧目,推动了中国—东盟南派粤剧大赛暨红派粤剧艺术大赛、七彩曲韵曲艺展演等演出活动的开展,形成颇具影响力的艺术交流基地。

“邕州神韵”获得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的2019年度广西特色旅游演艺项目称号,有力促进与南宁乃至广西特色旅游发展领域的有机结合,激发旅游主题剧目的创作和排演,打造首府城市展示和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新阵地,助推南宁市打造新时代文化旅游的美丽名片。

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

推出精品惠民众 促进文化新发展

2021年,红色经典粤剧《山乡风云》、邕剧《骄傲的画眉鸟》在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活动中精彩上演,每场都有近400名观众观看,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邕剧、粤剧优秀折子戏专场演出,让戏迷们大呼过瘾。

在邕州剧场上演的《邕城戏韵》。

此前,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曾推出大型传统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吸引了众多老戏迷和年轻人前来现场感受这一经典的魅力,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笑声不断。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重点推出的《海棠亭》也受到新老戏迷的欢迎。对老南宁人来说,这样的演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邕城增添了一抹传统文化的幽香。

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在邕州剧场上演。

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活动同样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演出充分利用邕州剧场这个平台,顺应文旅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新趋势,以自觉、自信的姿态培育夜间文化旅游新市场,让游客短时间内就能形象地感知南宁地方文化,展现了南宁多元的城市文化与魅力,丰富、提升了南宁夜间旅游经济的文化内涵。

2016年9月,经典南派粤剧《西河会妻》拉开了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活动的序幕。2017年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活动正式推出,南宁市充分利用邕州剧场资源,精选一批传统代表性剧目和部分原创特色剧目,最大限度地凸显南宁的“本土化”特色,面向广大市民及游客演出,用好戏惠及民众、凝聚民心,让南宁的夜晚更“有戏”。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活动通过惠民演出的形式,主动邀约广大市民走进剧场欣赏舞台艺术精品,截至2021年12月,邕州剧场先后推出了邕剧《玄奘西行》《三进士》《荷池双映美》等,粤剧《璎珞传》《目连救母》《白蛇传》《江姐》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让市民及游客有更多的机会重温这些文化记忆,重新认识、欣赏南宁传统文化精髓,触碰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和故事。

粤剧《江姐》在邕州剧场上演。

在邕州剧场上演的大型古装粤剧《庵堂认母》。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优秀剧目进驻邕州剧场演出,邕州剧场地方戏曲月月演已成为南宁城市精品艺术交流、展示、观演的窗口与名片,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南宁地方戏曲新市场,丰富首府市民夜间文化旅游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夜色下的邕州剧场流光溢彩、引人注目。

周边游小贴士

邕州剧场

地址:南宁市秀厢大道东段75号的南宁市民族艺术基地内

1.南宁经历70年来最“冷”5月!今起天气转好气温逐渐回升

2.广西首趟白糖中欧班列“甜蜜”出发 !从南宁国际铁路港开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3.立足岗位守初心 普法路上踏歌行——记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潘雪菱

来源丨南宁旅游

编辑丨黄发发

校对丨雪 樱

二审丨平 凡

三审丨卢 彬陈满运

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