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 影评对电影还有意义吗知乎「20年代文学的意义」

互联网 2023-05-27 21:41:1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这个年代 影评对电影还有意义吗知乎「20年代文学的意义」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仅代表个人看法啊,友善交流。我觉得国产电影团队整体水平上剧本是落后于技术的......”

在短视频平台中某部暑期档电影影评视频的评论区,这样一条简短的留言被赞到最高。它并不特指某一部电影,而是对近期一批新上映国产影片的总体感慨,网友们的大量点赞意味着它戳中了很多电影观众对当下国产电影的情绪。

8月13日,暑期档票房已超越去年成绩,在电影行业仍处于复苏阶段时取得这样的成绩,无疑令行业振奋。但票房数字带来的喜悦,常常容易掩盖高票价、优质内容供给不足等实际问题,而影评的存在,往往能起到从外部视角里观察真实市场、提出问题的作用。

从纸媒时代走到如今新媒体盛行,不只是承载影评的媒介在发生变化,其内容形态和在产业中的位置也在不断调整——作为架在产业与观众之间的桥梁,影评既需要在新时代的电影行业里找到自己适宜的位置,也需要对产业未来发展和观众观影情趣的变迁提供引领。

去年年底出台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大目标,大目标由众多小步骤组成,其中一步便是:加快健全完善电影评估体系,构建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相统一的电影作品评价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电影舆论环境,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

如何健全完善电影评估体系?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了“电影强国论坛——新时代电影评论的创新与提升”,论坛邀请了来自产业和学界的多位重要嘉宾,共话新时代电影评论发展方向,为寻找建成电影强国的路径建言献策。

影评与产业相向而行

“从中国有电影开始,电影理论批评就在跟电影创作实践相向而行。”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从学界的角度,细数了中国电影评论的发展历程。

电影刚在中国兴起时,第一批电影学者提出“影戏理论”,认为电影的本质就是戏剧。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在纪实文学的影响下,学界开始呼吁“丢掉戏剧的拐杖”。往后到第五代导演出现时,电影理论开始注重探讨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在论证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电影的双重属性。再后来,随着电影的市场化转型,电影作为一项产业得以发展,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里,商业美学、工业美学、共同体美学的概念,渐次而生。

由此,尹鸿教授得出结论:“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恰恰是在跟中国电影的发展实践相向而行中获得生命力、获得有效性。”

事实也的确如此。像前文提到的观众发出“剧本落后于技术”评论的背后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国内电影产业发展多年,整体工业能力上逐渐与国外电影产业看齐,但商业电影剧作能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优质的电影评论不应仅停留于此,除了说出观众的心声之外,更应丰富观众的认知。

北京电影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胡智峰教授提到,当前中国影视评论应努力提升三种品格——人民性品格、实践性品格与开放性品格。在开放性品格中,胡智峰教授强调,应与从事一线影视行业的人多接触多沟通,“他们的实践经验不见得有很深的道理,但是他们的深刻的体验和体会不见得是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是对于评论者而言是最鲜活的素材和评论的资源。”

毒眸(ID:DomoreDumou)就时常通过接触一线影视行业工作者,来为电影评论工作进行丰富与补充。近期热映的电影中,《新神榜:杨戬》的导演赵霁告诉毒眸动画行业仍处于新生阶段,不论是美术或剧作各个维度上都还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境况;《断·桥》的导演李玉告诉毒眸她对片中人物的创作,源自自身的成长历程。

当这些“鲜活的素材”成为“评论的资源”之后,电影评论才从“知其然”到了“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有助于提升观众的固有认知。

另一方面,要使影评反过来促进电影行业发展,为建设电影强国助力,则必须重视影评自身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在胡智峰教授提到的实践性品格中,“有度”是原则之一。“一定要跟行业保持比较客观的距离,讲真实有效的、实事求是的,不能过度捧杀也不能过度骂杀。”

实际上,把握不好这一距离的电影评论比比皆是。学者李洋曾在《影评人的时代使命》一文中指出:“新一代影评人往往被各种权力、集团轻而易举地俘虏和收编,争先恐后地成为政治审查的辩护人、二流导演的食客、电影发行公司的顾问。”

在不少电影的首映礼上或电影节的观影现场时,也并不难发现,前来观影的影评人往往讳言电影的真正缺陷,无论真假总以好评为先。而电影导演与大众的真实意见之间,亦常常被业内同仁和宣传团队的美言所隔绝、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问题在哪。

这背后,是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运作规则下,原有的电影评论体系逐渐被商业侵占,电影评论人或机构依赖广告收入谋生的现状。

失去中立性与客观性,电影评论体系的权威性便遭质疑,于是大众对电影评价体系的信赖度开始从专业影评下移至大众口碑,甚至是熟人关系网络的口碑。

据《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从豆瓣、时光网等影评平台获取影片信息的观众仅占26.8%,更多的观众选择的是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或熟人关系网告知。

如果未来要实现“构建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相统一的电影作品评价机制”得目标,那么首先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将专业电影评论的生产力从商业逻辑中挣脱出来。

影评的当代性

在娱乐占领高地的环境里,短视频成为国民文娱生活的“基础设施”,而电影评论的主阵地,也就顺应着大众文化的潮流从文字转向了视频。

阵地的流变,不仅是表面的形式差异,也是内容形态上的革新。如果单纯将原来文字形式的影评配上画面,并不会轻而易举地受到大众欢迎。文字阅读习惯与视频观看逻辑截然不同,视频需要匹配以更加能发挥出其影像优势的文本。

毒眸总编辑吴燕雨分享了从传统媒体到公众号、再到短视频时代,从事评论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以短视频解说而例,《独行月球》上映期间,“毒舌电影”抖音号将解说重点放在了演员沈腾的表演、喜剧演员的内核和孤独感等主题上。这些内容依赖视频形式,能给予观者直接的影像感受与冲击力,是看听感一体的,这是文字影评所难以带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类似对电影的二次解读与延展,需要调动创作者的影像组织能力,就像电影的另一个影像视角,而在文字平台,其扮演的只是“作家”。

而以视频为载体的影评内容,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与分支。比如在抖音风靡的是以毒舌电影为代表的影视解说类视频,将电影内容以短时间解读的方式重述;而在B站更为流行的是以路温1900、三代鹿人等UP主为代表的影视吐槽类视频,更突出个人意志,语言戏谑,且选题多以差评为主。

只不过,对于电影评论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及时地跟上当下电影评论媒介和内容的变化——这些已经在产业内蔚然成风的新影评现象,目前仍然极少被电影评论学术研究提及。

在知网中,大部分与电影批评相关的最新论文,仍旧是以文字影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若要以“电影理论批评与电影创作实践相向而行”为目标,那么关于短视频时代影评形态的流变,及其对大众观影态度的形塑,需要更多学者进行系统性研究。

除此之外,吴燕雨还提到了产业实践中的另一大趋势——观众对于“纯电影向”的“硬货”选题兴趣度有所减弱,在进行文章写作时,常常要将电影产业内容与观众感兴趣的其他元素进行有机结合。

观众的偏好能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产业的现状:疫情之后,整个电影行业正在面对固有观众的流失,电影不再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21年我国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11.67亿,仅恢复至2019年的67.57%。

过去有大片上映,往往能成为点燃全民观影、讨论的轰动性事件,在做电影评论时只需顺势而为。但在观影习惯被重构的当下,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其他事情上去,电影本身的吸引力在横向比较中已不具优势,电影评论于是只能向外借势。

比如前段时间某短视频博主被曝光虐待动物,毒舌电影据此研究了短视频平台上随处可见的疑似虐待行为,并由此介绍了一部关于动物表演的纪录片《圈套》,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寻找社会热点与电影内容的结合点,影评亦是某种程度上的“社评”。

所幸电影评论从来不只是孤立的艺术作品分析,它从来也是文化研究甚至社会研究的一员。或许,也只有当电影被置于更大的社会环境中被讨论时,才是寻找到构建“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和市场认可相统一的电影作品评价机制”的真正路径。

总得来说,当代的电影评论随着大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变迁而产生流变,这考验着电影评论者对时代的把控力。但根本上,还是在考验电影评论的内容本身能否同时兼具平民性与超越性。毕竟,能为行业带来警醒的价值、为电影强国的目标探索方向的电影评论,才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