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远阔人间星河还是人间烟火「星辰大海与人间烟火」

互联网 2023-05-27 19:50:0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山河远阔人间星河还是人间烟火「星辰大海与人间烟火」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瓷釉作为瓷胎外的一层美丽衣裳,从古至今的陶瓷匠人都没有放弃过对釉色的探索,高温釉,低温釉,颜色釉,窑变釉,可谓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一身光润、平滑的衣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五彩缤纷,十分美观。陶瓷的这种衣裳,使其身价大增,摇身一变价值连城。今天艺美君要带大家再认识一种釉,这种釉,美其名金星,分分钟闪瞎你的眼。

金星釉:奇妙釉色

景德镇千万种色釉中,金星釉是一类特殊类型的结晶釉,和我们之前讲过的一些结晶釉完全不同。所谓金星釉,就是在烧瓷釉面上的析出的许多单个薄片状晶体,互相孤立如同小金箔一般,闪闪放光。所以陶瓷艺人形象的将这种珊珊放光的瓷釉称作金星釉,五颜六色。

金星釉体并非浮在釉的表面之上,而是埋藏在在釉的表面之下,悬浮在透明的玻璃基体之中。金星釉施釉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在釉中加入含有作为结晶剂的金属氧化物(常用铁的化合物),另一种是在施釉之前先把它们施在坯体上,不把这些氧化物加入釉中。

在釉的成熟温度下,这些金属氧化物完全溶解在釉中,但在冷却过程中,过剩的部分则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它同艺美君以前讲过的一些结晶釉析出的原理相似,但在外观上还是有极大的不同。这些结晶对入射光的反射作用,使其看上去象金星或火花一样光辉闪耀,酷似自然界产出的金星石(薄片状赤铁矿晶体的石英或长石),所以金星釉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金星釉可以分两大类

金星釉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已经无法考证,其制作工艺于陶瓷釉料引入氧化铁色料,结晶剂在高温烧成后期冷凝时析出许多微细氧化铁结晶粒,形成金砂状,极细微的金粒悬浮在釉玻璃体内而闪出熠熠光彩。该釉的特征为在彩色透明玻璃釉中悬浮着金色板状晶体或金属粉粒。陶瓷器上的金星釉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金星石,另一种则是猫眼石。

先来说说金星石,这一类的结晶较大,呈小金箔一样的片状,悬浮在透明质感的釉层中,颇似自然界金星石的外观效果,故称为“金星石”。当然,这一类还可以按照颜色分,釉色有绿、橄榄绿、棕红、棕黑、纯黑色的、结晶有金黄、金红、柠檬金、银白色等等,又叫作色彩金星釉,在光线照射下闪烁异彩,由此又有了绿彩金星,红彩金星之流。

另外一种猫眼石(也称猫儿眼)这一类多是由铬或铬和铁作结晶剂的釉,其晶体非常之小,数目非常之多,并按照釉的流动方向呈毫毛状定向排列,其反射光线的效果颇似自然界的矿物猫眼石,故名。在灯光的照射下,小小的瓶身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是陶瓷色釉当中的“土豪金”。亦称砂金釉或金砂釉,其制备工艺较复杂。

烧制金星釉有讲究

关于金星釉,首先对其施釉的坯体是有讲究的,如果釉的铁含量较低时,把它施于铁质坯体(如紫砂坯体)上,则釉的金星既多又大,且釉的表面组织结构和透明性也颇令人满意。金星釉施于非铁质坯体上,如瓷坯、精陶坯等,就需要釉的组成合适,加热冷却制度合理,才能在非铁质坯体上也能获得非常满意的效果,也就是釉成分的控制要更加严格些。

其次是施釉的釉层过薄过厚都不好。过薄时釉色向黑的方向转化,结晶也小。过厚则易发生流釉粘足缺陷,而且结晶埋藏在釉层的深处,反光效果不明显,结晶数目和尺寸似乎也有所降低。还有就是釉的加热冷却,控制不好会有粗糙、不透明、气泡等问题,严重时会形成一层无光的渣膜,影响釉的外观效果。一般说来,金星釉在氧化气氛中快烧慢冷效果最佳。

金星釉属于窑变的类目,卓然出众,观者折服。深暗釉色环境之中泛着点点金光,射灯照耀之下,钧瓷窑变金星釉的釉色呈现效果如同平静宽阔的河面在晴朗的深夜倒映着满天星光,细看还有五光十色的效果。日本人形容金星釉,称之为“碗中宇宙”,说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星光或深或浅,清丽幽雅,长久注目引人入胜神往。

如今,金星釉制作工艺还被引入建筑类瓷,将适量的氧化铁色料引入瓷砖釉料内,由于结晶剂在高温烧成后期冷凝时析出许多微细氧化铁结晶粒,形成金砂状,极细微的金粒悬浮在釉玻璃体内而闪出熠熠光芒,在光线照射下闪烁异彩。采用色彩金星釉的瓷砖主要用于装饰豪华客厅,使室内环境形成金壁辉煌的艺术氛围。

这种星辰奇釉,是山河远阔,也是人间烟火。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瓷器上,金黄色基础釉中悬浮着五彩斑斓的片状晶体,这些晶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像夜空下的星星那样,金光闪闪,奇妙无穷,多么的引人入胜!以往的金星釉由于所用原料成本高,烧制的工艺过于复杂,藏品极少流传。但如今专家潜心研究,金星釉还可以适应目前各种材质的建筑陶瓷,金星釉,真是种靓瞎眼的奇妙釉色呢!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