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琼瑶剧火了那么多年呢「琼瑶剧为什么不火了」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为何琼瑶剧火了那么多年呢「琼瑶剧为什么不火了」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再回首琼瑶剧,还是当初那个味道吗
琼瑶剧,红火了二十年,坚定的影响了八零后、九零后。曾经万人空巷,雄霸电视剧行业,风头无二,无人超越。
而今天再看琼瑶剧,鬼畜,咆哮,无脑告白,一集几句台词陷入死循环。完全不合逻辑,难道当初我们的脑袋坏了?越看越觉得自己当初的智商有问题。所以也有网友不断当喜剧看,各种调侃,依然娱乐生活。可人家当初都走的是苦情、虐心的爱情大剧啊。完全主旋律的戏啊,怎么成了这样?
琼瑶所有的作品都“三观”不正,所有,注意是所有。这是我仔细品味后的第一印象。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这可能是跟她的为人有关。几十年的小三生活,让她的心理早已经扭曲的不成型。
可是又如何,她影响了一个时代,让很多的男男女女为之痴迷。
《一帘幽梦》中,觉得丢一条腿的人没有资格谈可怜,看,人家都丢失了爱情啊!
是,她是失去了爱情了,但是这爱情体面吗?
这其中的那些渣男啊,变心啊,渣啊,随随便便搞暧昧,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都是事出有因的?
为什么琼瑶笔下的渣男都是合情合理?小三都是楚楚可怜?正妻都是十恶不赦?
你抢人家老公,还要人家正妻夹道欢迎?十里奔走相告,敲锣打鼓,高兴的不行不行的?你看是谁疯了?
为什么早期所有戏都陷入这种死循环?无非是换一个背景环境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而后期扶正了的琼瑶,随后作品中的正妻形象才渐渐好转。
咆哮,过度的情感充沛是琼瑶剧的特色。
不只是马景涛咆哮,男女主演、男女二号、配角、群演都在咆哮。整部戏都在激烈的情绪咆哮中进展故事。看多了,好像就不觉得突兀了,还觉得很有代入感。也很解压,很有情绪抒发感。只是在众多的咆哮者中,马景涛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所有人的集体咆哮中,他最优秀,领先于咆哮界。这既是他的特点,也限制了他的戏路。如果他正常演戏,大家会觉得他不专业,觉得他必须得咆哮。哪怕他大声点说话,人们也觉得他咆哮,他所有的讲话,人们也等待着,像等包袱,等笑梗一样,等着他的咆哮,怕是把他的演技硬生生逼成了喜剧。我想,他不过是个感情丰富的人。
后来他主演的《孝庄秘史》,完全脱离琼瑶剧的底色,依然让人过目不忘。可是,人们好像很快忘记,甚至把他的人生都定格在了琼瑶咆哮系列里了。
为什么琼瑶剧曾经那么火?我来总结下原因。
一是时代的原因。所有事情的发展都会受限于年代,毋庸置疑。
在八九十年,整整的这二十年左右,并没有过多的娱乐活动,没有今日的网络信息时代,电视成为主流娱乐。电视娱乐是一个被迫接受的年代。电视台演什么,我们看什么。很多电视剧火的很容易,火了的制作团队,他们的作品容易优先播出。其实对观众的口味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是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需要一个精神上感情上的宣泄口。看琼瑶剧,非常容易调动起人们的情感。毕竟也都吼成那样了。
三是它非常像火极一时的韩国偶像剧一样,虽然剧情经不起推敲,但是它给了我们憧憬、梦想、希望。尤其是年轻人,给了我们爱情非常重要的肯定。让年轻人有勇气去追寻,去反抗那些不合理的感情、婚姻。
四是制作团队、主演都是当时的顶级实力。所有演员都是流量担当、颜值代表,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潮流。是那个时代的骄傲,也是我们的美好回忆。
五是最初的偶像剧。琼瑶剧就是偶像剧,而且之后,台湾的偶像剧也确实火过一阵子。它属于台湾风格,是可以自定义风格的。有风格的就有市场辨识度。
六是非常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人的口味。常年长期的情感压抑很快就找到了抒发口。很多人借戏抒发自己的内心,就算不借此抒发的也能来瞧个热闹。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才会有市场。
七是选角很用心。角色好看,演技到位,吊打现在的流量小生、小花。挖掘出来很多优秀的新人演员。他们在后期的整个娱乐圈成了中流砥柱。
八资本运作的结果。出彩的东西经过资本长期的包装运作,势必会长久的影响。
九琼瑶的个人努力。我们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作者的付出和个人努力,挥洒的汗水和劳动,持续坚持的毅力,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作品源源不断。
琼瑶剧在宣扬爱情的时候,也给了爱情错误的引导。
我认为爱情是多面的,复杂的,没有具体形状和样子的。而琼瑶式的爱情,是单边的,直线条的,是所有人都围绕着爱情,以爱情为唯一行事准则。而现实生活就真的太复杂了,也很少有人时时捧着爱情生活。这容易让人忽视生活本来的样子。
但琼瑶戏确实给看女性很多的怜悯。以女性的视角,以爱情的视角看世界,观世界。肯定爱情、弘扬爱情,把爱情提到了本该有的位置。这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喜欢也罢,讨厌也罢,真的都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追过,哭过,笑过。而且那就是我们的青春岁月,不懂爱情的年纪,学习和憧憬爱情。给过我们美好的幻想,在最美的年纪,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