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颂的文学评论「文学性和新闻性」

互联网 2023-05-19 19:50:08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西风颂的文学评论「文学性和新闻性」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西狭颂》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郝洪涛

一、《西狭颂》的思想性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就是作品中文学形象所表现的意义,就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主张、主观评价和客观意义,即主题、中心思想。东汉时期的摩崖石刻《西狭颂》,就是一篇思想性较强的表颂作品。对其应该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如交通、吏治、历史、民族、文学、书法、绘画等。但是,弄清思想性有指导意义。

《西狭颂》全文385字,记述李翕任东汉武都郡太守期间,修治西狭险道,便利交通、造福百姓的事迹。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介绍李翕简历与政绩。第二段叙述西狭险峻的交通形势与修治的经过。第三段是颂词。三段都是歌功颂德。说他有学识、有郑国政治家子产之风范,担任渑池县令、安定属国都尉和武都郡太守,德政上感于天,出现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各种祥瑞征兆,并使社会安定,风气良好,农业丰收。说他修治西狭险道,当地人摩崖刻石,颂扬其功德,称赞他继承了大禹的事业!世代受益!

据史料记载:李翕任渑池县令期间,曾组织百姓修崤岭一道以连洛阳,民大悦,歌颂德惠。任武都郡太守期间,先修治西狭险道,再修天井之道,又修析里郙阁(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以济行人,功德无量。故颂曰:“赫赫明后,柔嘉惟则,克长克君,牧守三国,三国清平,詠歌懿德。”

《西狭颂》距今已一千八百四十多年,远去的历史启示我们: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交通,要致富、先修路;做官要讲政绩,为民办实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汉隶摩崖石刻“汉三颂”(即《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都以发展交通为主题,都是修路纪事,歌功颂德的。《石门颂》歌颂东汉司隶校尉杨涣倡议修通褒斜路。《西狭颂》《郙阁颂》歌颂东汉武都太守李翕主政修通西狭栈道、郙阁大桥。他们以修筑道路为壮举,得到人民的歌颂。古代许多摩崖石刻、碑记,都是记述发展交通的。

应当指出,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李翕作为封建官吏,重视交通,真抓实干,实属不易,名扬千古!

我们也要看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西部大开发,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仅成县,修建公路总里程已达1212.6公里。其中:省道86.3公里,县道219.1公里,乡道113公里,村道779.3公里,专用道14.9公里。目前,还在建两条高速公路,机场建设正在做前期工作。这是历史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要借鉴历史经验,但绝不能颂古非今!

总之,《西狭颂》的主题是积极的,进步的!其精神是值得后人借鉴的!至于民族问题,应结合历史背景审慎研究。

二、《西狭颂》的文学性

《西狭颂》不仅有鲜明的思想性,而且有别具特色的文学性。

一是结构独特。全篇是散文加韵文。前一段散文叙事,简述李翕的简历、从政功绩、修路经过。后一段四言韵文歌功颂德。这种谋篇构思,在当时也是创新,不落俗套,别具一格。

二是语言简练。全文仅385字,而表达的内容丰富,真乃言简意丰。开头29字,叙述李翕简历。接着以90字说明李翕从政的准则、方法及成效。再以103字讲修治西狭险道之经过。最后以14句排比韵文歌颂太守。语言概括性极强,而又不空乏。如说社会风气,“强不暴寡,知不诈愚,属县趋教,无对会之事”。说农业丰收,“年谷屡登,仓庾惟亿,百姓有蓄,粟麦五钱”。

三是善于用典。这篇短文中多处用典。如“威仪抑抑”,出自《大雅·假乐》。“克长克君”,出自《大雅·皇矣》。“穆如清风”,出自《大雅·烝民》。“年谷屡登,仓庾惟亿”,则从《小雅·楚茨》“我仓即盈,我庾维亿”中化出。足见作者受《诗经》影响之深。“示之以好恶”,出自《孝经》。典故的运用,不仅延伸了文章的意义,增强了文采,而且缩短了文章的篇幅。

四是图文并茂。《西狭颂》之侧线刻岩画。其图为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及承受人。合称“五瑞图”。此图以艺术手法表现太守德政感于上天,降以祥瑞,天人感应,吉祥如意。这当然有点神化。但岩画配以刻石文字,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如现在的文章插图之效果。

(本文选自《西狭颂》会刊2012年第2期总第22期、第3期总第23期,由《西狭颂的思想性》和《西狭颂的文学性》两篇文章合编而成。)

郝洪涛,原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甘肃省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西狭颂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著有《郝洪涛诗词集》《文史散论》《洪涛行吟集》《诗词札记》《法院工作散论》《域外散记》《甘南纪事》《陇南纪事》《甘肃历史人物》(主编)《调研与思考》《晚晴集》等十余部。

(来源:甘肃省西狭颂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