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皮影戏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皮影戏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导语:说到国粹,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京剧,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内涵,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文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京剧只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从清朝徽班进京开始才真正奠定了京剧作为国粹的位的形成。而比京剧具有更加悠久历史的戏曲国粹之一--皮影戏,虽然知名度远远比不上京剧,但是其实皮影戏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具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整个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皮影戏的产生皮影戏的发展历程几经波折,正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才会遇见更多的发展节点。皮影戏最早的历史源于一个爱情故事,记载在《汉书》当中。没错,皮影戏最早的文字记录一直能够追溯到汉朝,是在汉朝时期最有才能的帝王汉武帝刘彻身上发生的故事。汉武帝文治武功,谋略过人,人人都以为他一心想着政事,忧心国家大事,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样一个名传千古的明君,也曾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而荒废朝政,终日颓靡。
(图一:李夫人画像)
汉武帝曾经非常宠爱"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李夫人,后来李夫人染上疾病不幸离世,汉武帝因此常常神情恍惚,昔日精明的帝王成了一个失去爱人的少年,少了沉敛,多了任性。就这样荒废了朝政,朝中重臣都忧心忡忡,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位打破这种境况的朝中重臣李少翁。
李少翁偶然见得孩童拿布娃娃玩耍在地上映出的影子,栩栩如生,他顿时来了灵感,用棉帛剪裁,剪成了李夫人的样子,并且为纸人填充了色彩,为纸人装上了木杆,让人能够轻易地操纵纸人的形态,为了让纸人更加逼真,能够用一种朦胧的感觉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感觉,李少翁又围起了帐幕,点燃灯烛,做好准备后呈现在了汉武帝面前,汉武帝看了过后深有感触,龙颜大悦,从此他对这个戏种爱不释手,大加推广。
特色鲜明的皮影戏皮影戏,就是利用光影的效果展示故事,所以皮影戏又被称为"影子戏"或者"灯影戏",是把某种兽皮或者纸板做成特定的的人物或者动物,东西的形状,至于表演的内容主要还是耳熟能详的明间故事或者其他戏剧的剧本,表演的形式就是手艺人在白色的幕布后操作,手持木杆操作纸人,也会加上画外声,加上乐器和弦乐,独白,拥有每个人的台词,所以操纵纸人的艺人除了需要会操纵纸人,最好还可以唱戏曲,可以说皮影戏艺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图二:生动的皮影人物)
然后又因为各地的传统戏曲不一样,各个地方又具有各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融合了浓浓的地方乡土特色,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独属于自己的皮影戏 分布非常广泛。而相对而言比较著名的三大皮影戏主要是陕西,山西和陇东皮影。这三个地方都是相邻的省份,而且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也比较接近,而且文化经济交流频繁,按理说来三地的文化应该风格很相似,但是就拿皮影戏来说都有明显的差别。
比如拿陇东皮影和陕西皮影来说,虽有相似却也有鲜明的特色。拿纸人形态来说,陇东的皮影人物形状较为夸张,人物头大身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比一般的手臂比例要长得多,基本上都已经长到膝盖,这样比较怪异的形态却增加了表演的张力,使陇东皮影增加了特色。
(图三:陇西皮影人物)
而陕西皮影的人物形象简单质朴,人物线条优美简单,内部镂空,总体来说比较简单而不繁杂。人物形象比较正常,和人的比例较为相似,精巧细致,装饰有较为精美的花纹图案,整体来说显得精致。
但是两个皮影也有相似的地方,人物的刻画上面,陇东皮影和陕西关中的秦腔脸谱基本上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两种不同的皮影戏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通之处,正是因为皮影戏这种分散发布,各有特色的特点,才让皮影戏散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声名远播的皮影戏皮影戏中的开始如果按史书记载来看的话,姑且可以认为它是真正兴起于西汉时期,但是它发展的巅峰时期要一直在离西汉很久的元朝。在唐朝时期,皮影戏就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比较开放的繁荣朝代,文学艺术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皮影戏也不例外。
到了元朝,成吉思汗带领一支铁骑打开了中国版图,一直扩展到了欧洲,整个亚欧大陆都惊讶于成吉思汗的领导力。后来建立了元朝后,整个元朝奠定了巨大的版图基础,地区文化差异明显,推动了皮影戏地进一步发展。
(图四:精致的皮影人物)
在古代,战争也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而通过成吉思汗铁骑的脚步踏遍亚欧大陆,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包括皮影戏,随着蒙古铁骑一直传播到了波斯,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和英、法等欧洲国家,还随着航海东渡,传播到了日本等国家,金戈铁马换来了文艺繁华,皮影戏一时间成为了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文学艺术。
(图五:蒙古铁骑)
现如今我们都知道声名远播,传到世界各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却不知道古代被各国奉为宝物的皮影戏也曾经是享誉世界的瑰宝。后来还被波斯人传到奥斯曼土耳其,演变成为了具有伊斯兰文化特色的土耳其皮影戏。
由于皮影戏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体现,还派生出了很多文化产品,比如后来的放映电影就是依靠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演变而来的。但是皮影戏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在古代娱乐活动较少的情况下,能够成为全民性的娱乐活动,而且还成为了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星,促进了世界戏曲文化的发展。
(图六:形态各异的皮影人头像)
皮影戏融入了艺术,比如剪纸艺术,木偶戏剧因素,还有各种戏剧唱段,如花鼓戏等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可以说皮影戏是综合性极强的一种戏曲艺术,几乎融合了大部分的戏曲精华,所以说古代的时候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社会,皮影戏都是非常受到欢迎的,在清朝的时候达到了鼎盛。
一方面由于清朝时期徽班进京,让京剧崛起成为了国民戏曲,一方面清朝是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所有封建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都在被打破,新事物不断地涌入,让这一国粹慢慢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但是不管是在哪个时间段,皮影戏都展现了自己最大的价值,时至今日它也仍然是一国戏曲文化之精华,仍然对世界戏曲文化的发展起着影响作用。
总结:皮影戏的历史真的是经历了绝大部分的封建社会,可以说是伴随着封建社会而成长,伴随着封建社会的兴衰而兴衰,但是优秀的文化永远不会过时,它也不应该被禁锢在封建社会的牢笼里,从它对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来看,这一国粹应该具有永恒的价值。虽然如今皮影戏已经很少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瑰宝,是能够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中重新焕发出属于自己独特的光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