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蜡染艺术「简单的中华传统手工艺做法」

互联网 2023-05-05 17:22:3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中国蜡染艺术「简单的中华传统手工艺做法」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文由 手工吧 独孤仞雪(骷髅笔) 提供

图片由网络提供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中国蜡染在唐代尤为盛行,技术也成熟多了。当时的蜡染可分为两种:单色染与复色染;复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种之多。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已经使用植物染料茜草、靛蓝、菘蓝、红花等进行着色。所以,蜡染的发展兴盛也和中国古老的染色历史有关。

在苗族地区流行有《蜡染歌》传说有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可是手绘过于麻烦。

一天,姑娘赏花,没有思路却渐渐睡着,一个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姑娘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

等她醒来一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梦中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

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液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

人们纷纷来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

从此,蜡染技术就出现了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像冰花,像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特点鲜明。要染多色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力更丰富。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

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以用铜刀蘸蜡液,作画,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

蜡染民族的艺术,大自然的杰作,智慧的结晶。

精彩推荐

手工DIY-烧菊花,烧花中的细工

手工,只有亲手去做了,才会知道其中的乐趣与困难

收集再多的教程比不上真正去动手做一次的收获来得多,来,欢迎入坑↖(^ω^)↗

来看【手工】,就做【手工】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传递友谊

欢迎想展示自己手工作品的亲踊跃投稿

联系邮箱:425891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