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武:从敦煌走出的金雕艺术家作品「张祖印」

互联网 2023-05-05 16:08:20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张兆武:从敦煌走出的金雕艺术家作品「张祖印」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甘肃金雕艺术家张兆武。

中国甘肃网2月1日讯 (通讯员 武文宣) 1981年出生的张兆武是甘肃白银景泰人,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在敦煌,他当起了一名专职刀客,玩起了绣雕艺术。

前些日子,《朝圣敦煌张兆武雕刻作品邀请展》在甘肃青年艺术创新创业中心开展,在省城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段家滩60号,记者见到张兆武时,他正和骆青、庄苓、冯树贤、成志达几位文友安静地围炉品茶,夜话艺术。

在省城展览的第一天,记者见到了憨厚而剃着光头的张兆武。他说自己半年前去过记者的家乡武山,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看到,三面墙壁上挂着30余幅金属雕刻版画。他的作品材质色泽自然、雕刻图案冰洁剔透,刀法精细纯青、线条流畅清晰、张弛有序,其细腻的独创刻绘刀纹别具特色,给人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视觉效果。独具匠心的融会,使得每一幅作品精益求精,独树一帜、赏心悦目、栩栩如生。

张兆武最初的学画,是从1993年开始的。1994年,他就获得了北京“双龙杯青”少年书画创作大赛优秀奖。那时,他的书画启蒙老师是现白银景泰县美协主席李存斌、张焕文先生。

1999年,高中快要毕业时张兆武被河北美院的破格录取。但因为种种原因,大学还是与他失之交臂。后来,辍学后的张兆武拿着母亲给的125元钱偷偷来到了兰州,家里人以为他和同学玩几天就回来了。可他在兰州呆了三天后,因为哥哥的一个电话,就踏上了去敦煌寻梦的班车。

初到敦煌,人生地不熟。他住着简陋的房子,在一家餐馆里干起了打工的营生。2002年,在敦煌太阳村大酒店,张兆武认识了我省著名篆刻家张济华先生。作为关门弟子,张兆武都跟师傅在太阳村学习起金石篆刻。

五年来,张兆武接触过小篆、版画、烙画的学习和创作。后来,有了一些积蓄的他在敦煌开起了旅行社,敦煌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人情风物深深的吸引了他。此时,农民艺术家韩茂先生也成了他的好朋友。在生活中,韩先生给了讲述了很多关于敦煌的故事,包括彩塑、雕塑艺术和周边的鸣沙山、月牙泉等名胜古迹。这位农民艺术家经常和他彻夜长谈,他也知道了韩茂筹办阳关博物馆的事迹。韩先生的经历让他深切的认识到敦煌是一片艺术圣地。因此,他决定放弃经商,转向艺术方面发展。

2010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认识了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马生中先生。同时,他也成了阮氏门下的拜把弟子。如今,他师从阮琳、马生中诸君学习雕刻。大师们的无私点拨,让他时有醍醐灌顶之感。

“作为阮氏第四代传人,他看到先辈大师立德、立言、立行,身上汩汩流淌的谦和、低调、务实。这让他深切的感受到,做个好艺术家就必须先做好人。”张兆武向记者说道。

张兆武善于将传统技法和现代素材巧妙结合,作品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其作品题材新颖、工笔优美,层次分明,线条流畅。人物形神兼备、谨细隽永,动物羽丰毛密、栩栩如生,花木娇艳瑰丽,历历若实。

记者看到,画上细密的银线看上去富有质感,实则是用刻刀精雕细刻成千上万次而成。这种金属板上做工笔画的艺术,被称为“金雕”。这类工艺美术作品集艺术性、观赏性、独有性、装饰性、实用性、独特性于一体,深受艺术收藏家们青睐。

张兆武告诉记者,他最早在敦煌太阳村的时候是在石头上刻字,现在是在铝合金板上作画。为此,他摸索着自创了6种雕刻工具,还成立了敦煌金绣坊。他的作品大多采用自创雕刻刀法和自制合金刀具,结合我国传统漆画、雕漆等技艺、技巧,精选上等金属材料为胎,双金、多艺合璧而成。

出于对艺术的一腔热情,并为这种特立独行付出了代价。然而,他也获得了相当的艺术建树和回报。

2012年,张兆武的作品作品《雄风》获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创新一等奖,作品《观音》获甘肃工艺美术“百花奖”制作技艺二等奖、作品《飞天》获敦煌市民间艺术品展览一等奖。2014年,荣获甘肃省政协系统书画作品征文入围奖。2016年被评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

目前,张兆武的创作主要以敦煌文化元素为题材,创作出佛教文化、中国画小写意、工笔花鸟、动物植物几个类型的金雕作品1000多幅。部分作品多次被美国、日本、英国、泰国、加拿大、新家坡、香港、台湾友人收藏。

我省著名诗人、书画家庄苓向记者表示:张兆武的金雕作品大多视觉新颖、技法别致、风格另类、特色鲜明。他独创的刻绘纹理效果融合了清秀典雅的艺术风格,让“手工金雕”真正成了带着乡土气息的非遗作品,希望他能多带几个传承人出来,这样就不怕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了。

张兆武的金雕作品在市场上备受玩家青睐,可他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他内心深处倔强的认为,自己的路子是对的,但要将其继续发扬光大,路还很长。艺术这东西嘛,又不能批量生产。每一件作品都有其独到的人文内涵和风格,永远没有雷同。

采访中,张兆武乐呵呵的向记者说,其实金雕作品制作过程相当复杂。一幅作品需经设计、打磨、做图、着色、雕刻、抛光等十几道纯手工制作工序。其中雕刻和着色是最主要的工序,雕刻的刀法,主要是运用自创雕刻刀法,以平雕,浮雕、镂空雕等创作技法。作品的配色,由开始时的单一色彩发展到现在的多种套色,制作工序,环环紧扣,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撤展的日子,忙里偷闲。张兆武跟记者透露:“这次参展后,他还想静下心来创作些精品,同时,也要把绘画、篆刻、书法基础再稳固一下。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举办一次三位一体的展览。简而言之,就是要把金雕、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同时展出,这对他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全新的尝试。咱搞艺术的,起码要让别人知道咱不只会在铁板上作画,不是普通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