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内涵意蕴「剪纸的艺术魅力」

互联网 2023-04-24 13:40: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剪纸内涵意蕴「剪纸的艺术魅力」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傣族剪纸产于云南傣族地区,最早见于一千五百年前,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其最早形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并被广泛应用于祭祀、赕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2006年5月20日,傣族剪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剪纸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缔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剪纸是中国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剪纸的产生当在汉代,距今两千多年。20世纪中期在新疆高昌故址出土的南北朝(公元 386—581 年)时期的《对马》、《对猴》等五朵团花,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剪纸实物。剪纸是以纸张为材料,采用剪、刻等技法,创造出镂空的艺术形象,其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民风民俗、文化结构等方面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

对猴剪纸

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傣族剪纸,因其独特的艺术造型,成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傣族剪纸艺术受当地的自然气候、民族风俗、历史人文、审美观念等因素影响,历经漫长的岁月,精妙绝伦的傣族剪纸已成为一幅幅图式,寄寓了傣族人民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民族信仰。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民族风俗、历史人文等,剪纸造型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傣族剪纸的最初形式是用于傣族佛寺祭祀的纸马及金水漏印的范本等。现在见到剪纸用于佛寺的记载是周裕《从征缅甸日记》中,即乾隆三十二年(公元 1767年)在日记中记“宛顶"(畹町)到木邦,沿途见佛塔无数。“塔内唯有佛像而已",“崇尚佛教,每至大村寨,或土司所居,必有缅寺,浮图,上悬白纸幡竽"。

傣族剪纸的造型艺术是傣族先民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朴素的原始印象和审美思维的映射,蕴含着傣族传统的文化风俗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其外在艺术表征,同时还有造型艺术背后所蕴含的民族风俗、人文历史等。

傣族剪纸艺术的美学形态与傣族民俗文化的整体背景息息相关,深深植根于傣族“自然-人-社会”的整体系统。傣族剪纸是傣族民间艺术中最为朴素的符号语言,透射出傣族人民淳朴的原始印象与审美思维。

原始图腾崇拜的造型观

原始社会,原始先民还没有掌握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在自然界中是相对弱势的群体。原始先民既没有鸟类的翅膀,也没有猛兽的利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还是一种软弱的动物,难以抵御自然现象和尖牙利齿动物的侵袭。对原始先民而言,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都无法知晓的神秘力量。“神秘”是原始人类思维的最基本的特征,原始人周围的实在本身就是神秘的。

在原始人的集体表像中,每个存在物、每件东西、每种自然现象,都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身居高山密林的民族群体以各种动物为休戚与共的亲密伙伴,他们向来有崇尚动物、动物习性与益鸟益虫的崇风美俗,便把某一种动物、植物或非生命物视为自己部族的祖先,希望拥有同祖先一样的“神力",原始先民寄予这些崇拜物太多的情感寄托。原始人不仅认为他们同某种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可能的,而且常常从这种动物引出自己的家谱,并把自己不太丰富的文化成就归于它,这就是原始崇拜。

傣族剪纸孔雀图

图腾崇拜形成了傣族特殊的审美思维,在剪纸艺术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图腾崇拜的造型观体现在傣族剪纸艺术中主要有:孔雀、大象、棕榈等图式。如,孔雀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动物之一,在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的美好传说,对傣族人民而言,孔雀是美好、幸福、吉祥的象征,孔雀艺术形象是傣族剪纸喜闻乐见的图形样式。

《傣乡孔雀图》

阴阳相和,生殖崇拜,万物不息的本能价值皈依

“阴阳相和,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这表达的是生命与繁衍的人类本能价值,亦是是中国民间造型艺术的本原哲学。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远古文明中不自觉象征,认为“东方所强调和崇敬的往往是自然界的普遍的生命力,不是思想意识的精神性和威力,而是生殖方面的创造力……更具体的说,对自然界普遍的生殖力的看法是用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来表现和崇拜的”。

剪纸中生殖崇拜

傣族剪纸艺术中有许多图案是傣族先民对生殖崇拜的思维映射。傣族先民生产制造能力有限,在简陋的生存条件下与惡劣的自然条件进行不懈的斗争,单独的个体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无法生存,这就注定了原始先民必须选择群居的生活方式。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低加之严酷的自然环境,原始先民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因此繁衍生殖是关系整个部族存亡的大事。据有关研究资料:山顶洞人平均年龄未超过 30 岁,当时云南的先民也不可能例外,这就必须用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予以弥补。

在原始部落中存在的阴阳思想,认为阴阳思想是由男女交合这个基本观念起源的,生存和繁衍是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本能。正是出于对部族生存和延续的强烈渴望,傣族先民将种种美好的希冀以图形符号的形式寄托于阴阳组合的平面艺术中。

阴阳思维观对民族文化和原始思维的影响,同样也反映在云南傣族剪纸艺术中,傣族剪纸艺术的《白牛公主的故事》、《象的女儿》等图案,直接取材于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传说,剪纸图案沿袭至今影响了傣族先民原始思维的阴阳造型观。阴阳造型观是傣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将这种观念以符号的形式寄予剪纸造型艺术,渴望部族的繁衍和兴旺。

宗教的信仰观

傣族全民信仰佛教,最初的剪纸用于傣族佛寺的祭祀活动中,傣族佛堂寺院,用白象、马鹿、孔雀、净瓶、神佛、灵塔、亭阁等图案来装饰长柄扇、长幡以及佛龛。

傣族佛寺大殿中的佛伞、长幡,多以剪纸作为装饰,造型简略单纯,有一种原始稚拙的意味。其内容题材多以表现传统的佛教故事为主,如鹿王本生、象王本生、牛王本生及莲花本生等。剪纸艺术语言结合佛教故事作为装饰,一方面营造佛寺气氛对信徒传教教化,另一方面体现出傣族人民对佛祖虔诚的信仰。

傣族佛像剪纸

傣族剪纸艺术还有一项特殊的作用是用作金水漏印的范本,金水漏印是傣族佛寺中一种装饰工艺,根据装饰部位的形状、大小刻制图案进行装饰。剪纸装饰的图案非常丰富,大致可分为:佛像、佛塔、人物、孔雀等,金色的漏印图案在暗红色的墙面上格外显得金碧辉煌,营造富丽热烈、佛法恢宏的宗教气氛。

中国朴素哲学文化的浓缩的真意识观,无遮拦平面透视

在造型艺术中,科学透视法是西方所倡导的焦点透视法,遵循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规律。在西洋画中,中心透视法首次创造了一个具有统一的世界中心的形象。傣族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朴素哲学文化的浓缩与再现,傣族艺术家用最为朴素原始的造型思维来诠释傣族剪纸造型艺术。如寺庙的剪纸造型用一种全视角的方式来展现佛寺建筑,佛寺建筑平面展开,既看到正面,又把看不到的侧面也表达出来。

傣族剪纸艺术是傣族人民劳作之余丰富生活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创作形式完全是中国朴素原始思维的折射。傣族剪纸艺术构图布局、人物造型,手法奇妙,一图多景,一幅见方或带圆的剪纸中,无论是人物、动物、植物、场景,都尽量表现得全面无残缺,力求巧填空白,显示饱满状态,并不注重从科学的透视、比例、构图方面如实的刻画。

傣族剪纸透视艺术


傣族的民族文化、民俗结构是傣族剪纸艺术生存繁衍的土壤和母体,从远古茫荒时代沿袭至今,透过一幅幅剪纸,我看能审视傣族剪纸的造型艺术是傣族先民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朴素的原始印象和单纯而真挚的审美意识的映射,蕴含傣族传统的风俗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傣族人民赤诚之心,通过双手表现出来的剪纸艺术,里面饱含了傣族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尊敬,寄托了家庭温暖和谐,生活吉祥安康,环境清新美丽,万物祥和有序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