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越剧续写辉煌历史「什么什么续辉煌」

互联网 2023-04-20 13:03:5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为越剧续写辉煌历史「什么什么续辉煌」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戏剧名家讲故事】

作者:茅威涛

75年前,在上海黄金大戏院,越剧界名伶为了筹款创办越剧学校和建造越剧实验剧场而举行了剧目《山河恋》的联合义演。那次义演集中了沪上越剧各大剧团、各行当的头牌演员,从筹备、排练到演出,上海各家报纸相继发表消息、评论持续关注。也正是该次演出,诞生了赫赫有名的“越剧十姐妹”。著名戏剧家田汉先生曾撰文指出:此剧演出的意义在于越剧演员“有了新的觉醒”,懂得了“必须求取团结,团结才是力量”。

我一贯认为,越剧是一个太不容易的剧种。难以想象,中国有那么多地方戏,每个地方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发展过程。许多剧种要经过三五百年的流变才能发展成熟,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形态。也有不少曲艺,三五百年一成不变,自始至终只是曲艺。相较之下,越剧却能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曲艺到剧种的飞速进化。她不但自己进化,还乘着新文化运动的浪潮,改革创新,引领起整个中国传统戏剧的进步。越剧名家袁雪芬老师的新越剧改革,最大的贡献在于引入编导制,而这一革新,不仅仅改变了越剧,更是推动了整个中国传统戏剧的历史进程。

今年是新越剧改革80周年,同时也是袁雪芬老师诞辰100周年。75年前,那些开创时代先河的前辈艺术家们都已仙逝。老照片上那些灿烂的笑容,如今永远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里。也许是人到中年,难免有些怅然。当所有长辈都被时光带走,才惊觉自己已不得不变成长辈。身为越剧人,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我时时自问:我辈是否还能承接剧种的使命与辉煌?越剧艺术在今天,还能为中国传统戏剧做些什么呢?

2019年起,由于种种原因,我从一位院团管理者“被”转型成为一名剧场经营者。在此期间,现实逼迫我直面市场,理智清醒地目睹越剧艺术以及其他传统戏剧最为真实的生存现状。认清了许多原来在院团看不清的人和事,明白了许多原来在舒适圈无法明白的道理与真谛。今天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现代科技参与生活的时代。传统戏剧理应为人民而创作,我们必须要靠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读懂他们的困苦,认识他们的需求,理解他们的理想。传统戏剧也要为当下而创作,当下的意义包含了今天的观念、今天的思考、今天的困顿、今天的理想。我们必须要解读时代,读懂时代精神,理解时代追求。我们需向我们的前辈学习,要引领,要进步。所谓引领,就是不媚俗不平庸,引导大众健康审美;所谓进步,是在探求过精益求精之表达后总结到的尽善尽美之呈现。

一如《袁雪芬自述》中的一段话:“我的一生,是不断求索人生、艺术真谛的一生;生命不止,求索不止。社会在发展,艺术在发展,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我将继续求索下去。”今天的越剧艺术也要像曾经那样勇于拥抱这个时代,不怕试错、不惧质疑,守住传统戏剧的根脉,大胆汲取众家之所长。像以袁雪芬老师为代表的前辈当年那样,既谨慎又大胆,既叛逆又虔诚……我衷心期望像75年前一样,我们这些曾经被老师前辈们护在羽翼下的孩子们,也能迎来一次“新的觉醒”。我们要团结一致,为越剧艺术与中国传统戏剧续写新时代的辉煌。

茅威涛资料图片

人物链接:

茅威涛:越剧表演艺术家,中国当代越剧创新进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艺技得越剧“尹派”尹桂芳、尹小芳亲传,扮相俊美高雅,表演细腻深刻,且能汲取京、昆、川等剧种的表演手段,融内心体验与程式化表现为一体,在继承尹派的基础上,注重发展,渐成一格,赋予越剧“女小生”以崭新的人文精神和行当魅力,深受广大观众的爱戴和专家学者的赞赏。曾在1985年、1994年和2007年三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创中国越剧界唯一的“三度梅”;五次荣获“文华奖”;荣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奖、曹禺戏剧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代表作有《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西厢记》《孔乙己》、新版《梁祝》、《寇流兰与杜丽娘》等。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30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