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商业的融合「艺术创意产业」

互联网 2023-04-15 09:58:05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艺术与商业的融合「艺术创意产业」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人们更多地开始向往精神层面上的享受,“体验式消费”的热度居高不下。在这一背景下,艺术 商业的模式从各类传统购物中心经营模式中脱颖而出。商业地产开始关注艺术元素在商业领域的价值,试图以独特艺术吸引力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力,随着商业场景迭代,艺术跨界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直以来,艺术与商业并非“水火不容”。有的人带着对艺术的敬畏和对商业的警惕进入对话,也有人更愿意了解艺术与商业碰撞中的可能性。设计美学,在现代生活中日益普及,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惟妙惟肖。

艺术+商业模式趋向成熟

从“艺术购物中心”到“艺术空间综合体”,艺术商业正在经历新的蜕变,它们不仅仅是购物场所,而是成为城市文化标签、当代艺术与生活方式的策源地和大众眼中的“网红打卡地”。

何为艺术空间综合体?相比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平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来说,这类艺术空间综合体包含的艺术形态和多元商业业态更为精致丰富,更有文化性、更有差异化、更有态度,同时契合了当下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生活方式”消费趋势。

以方所为标志的艺术空间综合体的探索拉开帷幕,方所从售卖美学生活产品相关性的空间,变成能够提供更多艺术文化的展延的空间,无论在经营上还是文化聚合力上,都成为了中国民营书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

方所在这种探索之中和台湾诚品的探索如出一辙,代表着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声场。但是,仅仅有文化现象的发声是不够的,当代艺术与商业新模式是需要连接消费者的新需求,消费者的新需求也诞生了一些新探索。

因此,诸多的商业体和商业机构在风起云涌的新生活方式的探索中打造新文化概念,比如最近两年开幕的几个艺术空间综合体空间就共同展示出了未来可能会愈发明显的多元业态商业趋势和社会风潮。

艺术元素对商业中心经营促进明显

静安嘉里中心的“蜡笔达人”,K11购物艺术中心的莫奈展,爱琴海购物中心常驻的土耳其体验馆,金融街购物中心内的“融艺空间”,朝阳大悦城的“哆啦A梦”展,侨福芳草地的国际设计周.....

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文艺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购物时尚,不仅在短期内汇聚了大量的人气,提高了商场的日人流量,也产生了眼球效应和经济效益。

而在国外,商业与艺术的联姻也早已有之。

在时尚领域不乏成功合作的先例,比如:香奈儿的设计与热卖就包含着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法国拉法耶特商场长期展出著名雕塑家安娜·克罗米以“长江”为题材的雕塑。

在一些欧美国家,人们已经普遍接受艺术消费,而日本的“商场艺术”甚至成为一种传统。

日本东京银座新地标GINZA SIX

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商业空间艺术主题研究报告》指出:艺术元素对于购物中心商业经营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香港K11开业后,前三年的销售额翻一番,目前仍保持超过20%的年增长率!月均客流稳定在100万人次以上,并吸纳2.8万名会员,大大高出香港零售业平均水平。

而上海K11,在2014年为期三个月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期间,吸引了超40万人次入场参观,日营业额较平时增长30%,并推动商业租金提升70%,且近800种与特展相关的衍生品收入3960万元,占总收入的43%,超过门票收入。

可见,源于人们想象和情感表达欲望的艺术与商业的联姻,为传统购物中心增添了无尽的乐趣与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何成为城市旅游的新目的地

目前已经成为年轻人打卡地的商业综合体,诸如杭州天目里、上海幸福里、深圳十亩地等艺术综合体,借由艺术,重塑与破解Z世代场景审美的奥义,其不再局限于商业综合体,更是艺术生长的高地。

有了独特性,对于年轻游客来说,这就不再是“到此一游”的打卡地,而是在城市的传统景点之外,值得“专程拜访”的新目的地,其大抵也有如下几个特点。

反Mall阶段的独特美学。有学者曾说,国内的商业已经进入到了反MALL阶段,是美国和日本商业已经历过的功能过剩、精神至上的时代,比起最终目的是消费的各项传统功能。

年轻人更注重精神上的触达,在他们的消费过程中,也因此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化、标签化、潮流趋向化与颠覆精神,因此,读懂年轻人的审美的商业综合体,才拥有创造商业空间目的地的灵魂。

杭州的天目里则被称为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栽下的苹果”,在“硬质界面的包裹下,是一个柔软而丰富的内核”,其在整体的设计上。

就已将高维的艺术注入其中,却在落地之时,让艺术不再高高在上,不是美术馆中冷冰冰的陈设与装置,而是融入到整个空间,成为人人都可接触与呼吸到的东西。

生活方式提案者。在体验经济下,艺术综合体同样也要提供能够被体验的艺术,进而重塑艺术、空间与人的关系。

百货公司售卖的多数商品并非必需品,但“有机会观看和触摸各种各样的商品、参观这些精美的建筑及其他,让购物成为一种休闲活动,这是一种含义更丰富的指向,百年前百货业在中国刚兴起时是如此,百年后艺术综合体的出现,同样是与艺术、文化结合的当代休闲活动。

在一个合格的艺术综合体中,每一户商家都是精心甄选过的,与综合体气质调性相符,游客可以从设计、时尚、文化、办公、零售、餐饮、住宿等多元业态中。

全方位体验艺术所带来的心灵觉醒,撬动根植于内心的渴望,汲取到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全新生活方式,更能触碰到潮流的方向。

轻盈的旅游模式。受困于城市旅游的一系列问题,传统城市景区、综合体自带一种“紧张感”“沉重感”——紧张的行程、紧张的人流量、体验完就后悔的消费……

相比起来,艺术综合体因其“艺术”特质,尽管有着商业背景,却也会将“商业”藏得更好,显得更自由却也更沉静,无形中便有了“大隐隐于市”的避世之感,在其中的饮食、看书、住宿,都是柔和而缓慢的,作为目的地来说,整体的旅游体验与旅游模式,都更为轻盈。

真正的商业消费,在这里就如同冰山,线下只是一部分,贩售的是文创产品、精致食物,而线上才是看不到的“重头戏”,为真正的共鸣者提供“精神食粮”。

半小时生活圈艺术轻度假区。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如果城市周边郊区、乡村属于一小时生活圈,那么艺术综合体所体现出的“艺术轻度假区”则是被忽视的“半小时生活圈”。

因文化艺术的滋养,在艺术综合体的“轻度假”显得不虚此行,既不必担心舟车劳顿,也能在艺术化的小日常中,感受城市的新审美语言,过去,要感知这些,需要去往城市各个角落的不同地方——图书馆、公园、美术馆、艺术酒店……

而在城市艺术综合体中,这些场景被聚拢在了一起,并以浸润的缓慢叙事方式,呈现出“艺术轻度假”的美好氛围,使人与城市更有温度地连接。

艺术元素与商业嫁接案例

✦北京SKP-S

例如北京SKP-S,就是用沉浸式艺术唤醒商业空间的典型项目,将艺术与商业的融合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与其说北京SKP-S是个商场,不如说它是个巨大的美术馆。

在整体布局上,SKP-S以“数字-模拟未来”为主题,为顾客展现了未来技术进步后“人类移民火星”的生活场景。

这是一处全新的、具有未来感、科幻感的沉浸式商业空间,一个未来主义的乌托邦。

在一层进门处,呈现机械羊群生活的“未来农场”最为吸睛,并与二、三层的“火星环境”彼此呼应,打造了一种超现实的空间体验感。

此外,还有意大利艺术家夸尤拉的系列雕塑、以色列耶路撒冷艺术家丹尼尔·罗津的互动装置、中国当代艺术家徐震的雕塑作品等,吸引着数不胜数前来打卡的消费者。

✦西安大悦城

西安大悦城,在建造之初便极为注重空间想象力与创造力。

开业后带来全球首例光电玻璃钻石发光体入口、U型玻璃材质外立面、传统中式檐顶等叹为惊止的设计,让城市与大悦城发生多文化、多空间碰撞。

建筑立面设计、融入丝绸之路元素的室内设计、从《西游记》提取设计元素的陕西文化特色主题街区、360°全景空中花园,无疑不展示出项目的独特吸引力。

勿空街区实景图

大悦城还先后举办了 LINE FRIENDS潮玩嘉年华、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梦境之城·气球艺术展、奇幻森林·不止于纸艺术展等展览,用艺术、活力、新潮的生活美学俘虏西安的年轻人。

艺术+引领未来趋势

艺术作品、艺术事件、艺术产业与地产项目的结合,已经成为大都市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将自身定位于艺术时尚潮流,来构建围绕年轻消费群体的生活、社交、教育等场景消费体系。

某一种程度上来说,艺术综合体正成为城市旅游的新目的地,人们试图在被聚拢的艺术碎片中,寻找到潜藏其中的生活与出行方式。

无论是艺术商业综合体,还是艺术园区、街区等,艺术元素与商业氛围的融合,都会给项目带来极大的人气与关注。

大名鼎鼎的K11和芳草地,迅速崛起的上海“西岸艺术区”,通过集成大型美术馆、画廊与艺术博览会,再吸引各种高级商业体和零售业进驻,在重新改造城市区域上已初见成效,在艺术圈的口碑也很好。

结 语

以艺术为主题的商业环境,在迎合现代人文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容易使消费者在愉悦的体验中增加购买机会。商业也不再是单纯的住宅配套,而是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是一个消费时间和滋养情怀的场所。

在商业空间给消费者带来愉快的体验,享受艺术的熏陶,这也成为城市综合体的核心魅力所在。

随着这种创新模式的普及,艺术 商业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新趋势。只有真正懂得消费者的心理并正确迎合,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转型后的购物中心,也已开始向高端服务品质为发展方向,艺术与商业,文化与商业,势必会擦出更多火花......

来源:飙马商业地产

万森商管:写字楼、商铺(租售)招商代理,委托选址,如有咨询,可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