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秦汉时期漆器工艺技术「常用于生产玻璃的盐」

互联网 2023-04-11 15:31:0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简述秦汉时期漆器工艺技术「常用于生产玻璃的盐」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秦汉时期,对于一些重要的东西都有着非常高超的技艺,这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尤其是在陶塑、玻璃、漆器、制盐这些方面,秦汉都有着非同寻常的制法在里面,这些制法又蕴含了前人的劳动成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技术。

秦朝兵马俑

一:陶塑

从秦始皇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兵马俑,以及秦国首都咸阳的宫殿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砖瓦片,可以看出当时秦国的制陶技艺非常的卓越。在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中,根据专家证实,秦始皇陵中的俑是采用泥质灰陶制作而成,质量相当坚硬,并且是用温度高达900度烧制的。从这里可以得知,当时这种技术算是比较高超了。

汉朝初期,陶塑主要是延续秦朝的风格所制。大多体积比秦朝的还小一点,其注重从细节去刻画,形象比较威严逼真。从题材上讲,有宫女、军阵场面、杂技等。直到西汉后期,陶塑主要从追求物质经济,以及生活享乐为内容去制作。从这里可以看出,陶塑的技艺一直在进步,制作范围也逐渐的扩大。到了东汉时期,内容的题材更加开阔,大多有动物俑、说书俑、农夫俑等。这是告诉我们东汉时期种类在不断扩张,让人们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

陶塑参考图

汉朝的时候,瓦当与画像砖都是用陶的制法,画空心砖要比秦朝更加有进步,砖上面的画图题材比较广泛,内容更加多,并且生动形象,用在建筑上并不单一。从这里都看出,汉朝对于陶的制法,技艺是想精湛的,为研究古代陶的制法的工艺,以及技术都做了很好的依据。在河南郑州的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从内容上看都有四十五种之多,其蕴含的技术都相当的高超。这些为以后做汉朝陶类研究做出了很好的教材,充分的反映了我国汉朝时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还有对技术方面的发展。

在我国四川也发现有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但是这里面的画像砖,是用于装饰品上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大概可以分为五大块:第一块是生产方面,主要应用于农业;第二块是建筑方面,主要应用于庭院装饰以及室内的点缀等;第三块是风俗方面,主要是应用于集市、吃饭的娱乐等。第四块是出行方面,主要应用于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第五块是神祗的故事。

通过这些都反映了汉朝画像砖应用之广,内容涉及之多,技艺之精,劳动人民智慧之超前,以及想象力之丰富。这也充分的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生活,以及各方面的记录。

那么瓦当来讲,汉朝主要是文字瓦当比较多,涉及的类别主要有宫殿、官署、祠墓、吉语这些。相对于画像的瓦当,比较文字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有鲜活性。这也说明了当时的技术是非常高超,为后人做研究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些也能让我们知道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

原始瓷,参考图

汉朝铅釉陶的制法,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大成就。它的技术含量要比其他的技术含量高,应用与普及也相当的之广。从汉墓中的物件来看,从成色上是比较好的。从着色来讲,主要是以铜和铁来上色的,经过气体与气体混合烧制而成,技术难道非常之大。从这里可以推测,这样的技术与过去炼丹的技术比较相似,也说明这其中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展现了汉朝繁荣和强大,与这些都是分不开的。

在42年前陕西临潼出土了秦始皇陵,这里面就很多青瓷,从这些原始瓷来看,主要是应用在装饰品上。这些瓷与战国时期、秦朝时期都有很大区别,从原料上都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西汉开始到东汉,整个经过了三百余年,原始瓷的发展之快,技术之成熟,这也给我国在陶瓷领域做出了新起点,为后人做陶瓷制法,做出了很好开端,从技术含量上与应用上都有着非常好的借鉴。

二:玻璃

从湖北随县曾侯乙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精美玻璃珠实物,可以看出这些珠子做工非常精良,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考古的发掘告诉我们,从西周开始我国就有自创玻璃的技艺,与西方的制法有所不同,到战国时期,玻璃的制法又达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

秦汉时期铜鎏金九太阳琉璃珠项链

从公元前四世纪的《庄子·让王》及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览冥训》中多次讲到:“隋侯之珠”。这充分的说明了玻璃珠很早就出现过,从出土墓中的实物,到文字的记载都证实了玻璃珠的存在,也证实了制法的技术水平。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制玻璃珠这门技术,大多都掌握在炼丹人的手中,也说明普及非常少,大多只有达官贵人,王侯将相才能拥有。还可以知道很多外国玻璃也有进入我国的,并且也有很好的技艺传入进来。让玻璃从技艺上有了东西方的交流,也同时有了外贸的互通关系。

三:漆器

根据史书记载,在尧舜禹时代,就有了漆器的出现,当时就是使用红色与黑色颜料的色漆涂在食物器以及祭祀器上面。到了秦汉时期,漆器的手工业就开始规模与范围性的扩大,从技艺上也有更难度的进步。从《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商人在“通邑大都”,可以经销“木器髹者千枚”,“漆千斗”。从这里得知,当时漆器业非常的发达,普及之广。《史记·滑稽列传》中有关于制漆用“阴室”的记载,又得知漆器是要在阴室的条件下才能制作,也能推测出当时就有了冷藏室的出现。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漆器物件,可以充分的说明漆器的工艺之高,价值之贵。在《盐铁论》中就有记载,一个文杯的价格就是一个铜杯的十倍之多。

漆器,参考图

从汉朝出土的铭文中得知,漆器的制作之法相当的复杂,大大小大的工序大概有十多道,必须要经过严格细致的组织才能制作完成。这就告诉我们,精细的漆器制作,展现了我国汉朝人的技艺所在,以及智慧的凝聚。漆器应用给我们从审美上带来了美观,所以在普及上非常广,相应的漆树的种植面积也大,由于漆器的昂贵,导致种漆树的人富有。这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记载载:“陈、夏千亩漆”,其人与“千户侯等”。 从漆器的发展带动老百姓的富有,反映了汉朝人们的经济收入的提高,更证明了汉朝的寿命之长。

四:制盐

盐对于每个人都是必不可缺的食物,在秦汉时期制盐是一项重要的手工业。从《盐铁论》中的记载,就反映了盐在当时的时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经济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盐主要分为煮盐与池盐。在汉朝据史书记载,盐场大概就有上千人操作。可以得知盐的规模之大,所占地位的重要性。 

从这段话中得知,当时的盐主要分布在四川一带,后面还有山东与山西,并且是山东有盐海,山西有池盐。说明了盐的分布不一,导致做法要进行跨区域制作,进而证明了盐在当时的重要性。

制盐过程图

从出土的汉墓中的画像砖上发现了开采盐井的记录,以及盐井取卤的起动工具。这从充分说明了汉朝盐井的生产操作相当成熟,也有很大的规模,技术之高超。

品史公曰: 从秦汉时期来看,制盐、漆器、陶塑、玻璃都有着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在制作技术上有着更深的难度,依然被秦汉时期的人们所克服,给我们留下很多很好的制作技艺,这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新通桥汉代画像空心砖墓》,《文物》1972年10期。冯汉骥:《四川的画像砖墓及画像砖》,《文物》1961年11期。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通史》《庄子·让王》《论衡》《汉书·西域传》《史记·货殖列传》《史记·滑稽列传》《盐铁论》《华阳国志·蜀志》

文:长城品史

图:来源网络

本文系头条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历史,请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