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秦淮简介「南京市玄武区」

互联网 2023-04-07 19:50:31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南京秦淮简介「南京市玄武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秦淮区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区,东西分别至外秦淮河,南至宁溧公路,双麒路,北至建康路、升州路,与江宁区、雨花台区、玄武区、建邺区、鼓楼区相邻。

秦淮区是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金融商务中心,华东地区的商贸、信息、文化、旅游中心,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核心区之一。

秦淮区因秦淮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源于民国时期的第三区(门东区)和第四区(门西区)。秦淮区是古都金陵的起源,秦淮文化是金陵文化的精华,有“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的美称,秦淮民俗民间文化是古老秦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秦淮区内自然河、人工河错落,有内秦淮河、青溪、玉带河、响水河、运粮河及小运河等。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白鹭洲、中华门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沿河楼阁景观。

秦淮区东西分别至外秦淮河,南至宁溧公路,双麒路,北至建康路、升州路,与江宁区、雨花台区、白下区、建邺区相邻。

区境地貌,以平原为主,间有若干座小山岗,中华门内有赤石矶(一部分)、花露岗,城外有宝塔山,红花街道内有窨子山、夹岗,山岗高度10~30米。

区内自然河、人工河错落,有内秦淮河、青溪、玉带河、响水河、运粮河及小运河等。

秦淮区属低山丘陵区。呈东南低西北高之势。沿线附近有翠屏山、牛首山、方山等,地形起伏较明显。有秦淮河谷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水系较多,地表水蚀严重,形成沟岗相间的的波状地形景观,地面标高在6~12m之间。

秦淮区内自然河、人工河错落,有内秦淮河、青溪、玉带河、响水河、运粮河及小运河等。

折叠

历史人文

秦淮区

秦淮区是位于南京市市区东南部的一个城区,因十里内秦淮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古时曾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史称“十里秦淮、六朝金粉”。

秦淮河,古称淮水,据说秦始皇时凿通方山引淮水,横贯城中,故名秦淮河。秦淮河,发源于苏南低山丘陵,自古便为长江的自然支流,全长110公里。它最早的名字叫“龙藏浦”,后来称“淮水”。全河分为内河与外河,从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镇淮桥出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即被称为“六朝金粉”的“十里秦淮”。

东晋以来,这里几度成为粉黛荟萃之地,南曲靡丽之乡。歌楼舞榭,轿列两岸;游船画舫,纷集河上,使才子骚客迷醉流连,文彩风流传于后世。

1923年,朱自清与俞平伯乘船同游秦淮河,事后各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作文描述了当时情景。朱自清的散文一发表,便被誉为“模范的美术文”,以清新、自然之美倾倒了无数读者。俞平伯在与朱自清同游之后,也写了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追求的是“朦胧”和“浑然”的境界,在柔婉细腻的笔墨中显出了一种清幽和空灵的意境。

折叠

撤销新立

2013年2月20日,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经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根据方案,有四个区并成两个区,另有两个县改为区。南京市将由之前的11区2县精简为11个区。根据批复的方案,此轮区划调整中,南京市将撤销秦淮区、白下区,以原两区所辖区域设立新的秦淮区。

折叠

秦淮河古桥

镇淮桥

秦淮区

始建于东吴时期,称为南津大桥,毁于东晋时期的王敦之乱。南朝时也称朱雀航、朱雀桥,是通往城外的主要交通枢纽。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都水使在此建桥,始称镇淮桥。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留守史正志重建。开禧元年(1205年)丘崇为留守时重建。宝祐四年(1256年),留守马光祖重建。镇淮桥系十里秦淮诸桥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坚固、装饰最华丽的桥梁。明代以后,规模逐渐缩小,至清代桥亭数十楹的壮观气势已不复存在。1960年经过改建拓宽,桥体长32.4米,宽26.2米。1995年在此桥东、西各建桥一座,该桥现已成为中华门历史景点的一个组成部分。

朱雀桥 朱雀桥原址在今镇淮桥处。三国孙吴时称南津桥,南朝时称朱雀航、朱雀桥,后亦称南航、大航、南门桥。晋咸康二年(336年)重建朱雀航,正对朱雀门。晋太元三年(378年),谢安置重楼并二铜雀于桥上,以朱雀观名之。此航在二十四航中规模最大,桥宽6丈、长90步,是沟通南岸和北岸的主要通道,南朝萧梁时移至现址。隋朝采取贬抑金陵政策,南京城市遭到巨大破坏。自唐朝以后,众多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凭吊六朝形胜,抒发怀古之情。杜牧<乌衣巷>中的“朱雀桥边野草花”诗句,使此桥名声大噪,成为一座历史名桥。

武定桥 初建于南宋淳熙年间,题名“嘉瑞浮桥”,亦称上浮桥,与朱雀桥(下浮桥)相对。南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马光祖重建。明初易名“武定桥”,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之意。此名又与文德桥相呼应,俗称文、武二桥。明代与旧院相邻,四周街衢相连,景色清丽,纨绔子弟来往不绝,为名噪古城的闹市区。199年拓路时加宽桥体,古桥犹存。

来燕桥 此桥西侧为古秦淮二十四航之一的骠骑航。航因东晋大臣纪瞻骠骑将军府而名。纪瞻与王导等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成为开国元勋,拜为骠骑将军。他于乌衣巷建府,馆宇崇丽,与王谢故居的来燕堂相辉映。骠骑航后被毁,后人建浮航以替之。1988年正式建成水泥混凝土桥梁。因桥南古乌衣巷有著名的“来燕堂”,故取名“来燕桥”。

文德桥 此桥原为六朝金陵二十四航之一,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建成木桥,万历二十六年由钱宏业改建为石桥。桥名取儒家“文德以昭天下”之意。清咸丰年间毁于战乱,同治五年(1866年)复建木桥。1987年改修为汉白玉桥栏,青石桥面。因文德桥位于子午线上,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月亮正临子午线,桥影将河中明月分为两半。此时人立桥上,俯身可见桥下两个“半边月”,称“文德分月”;立身自顾无影,即为“月当头”奇观。每逢此日,桥上人山人海,观月者常将桥栏挤断而落入水中,故又有“文德桥栏杆靠不住”的歇后语传之于世。

文德桥

文源桥 明初安徽贵池人黄观原住东石坝街,其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取第一,称“三元及第”。后燕王朱棣大肆杀戮,黄观力主反对,他的夫人被俘后逃脱,在淮青桥跳秦淮河自尽。黄观闻讯,在贵池面向金陵投河而死,后人为纪念黄观,便在他曾居住之处建黄公祠。又在此处建木桥,名叫黄公桥。民国二十年(1931年)重建,后多次整修。解放后,因从夫子庙通过此桥可直达白鹭洲,又更名“白鹭桥”。1986年整修桥梁,在桥上发现清同治八年(1869年)中秋重刻“黄文贞公传”石碑一块,便证实此桥古名确为“黄公桥”。1997年有学者建言,桥的北岸为儒学及科举文化的重地,桥名应与“文德桥”相呼应,故再更名“文源桥”。

平江桥 清朝时期,此桥北面原为江南贡院平江府号舍区域。每逢乡试大比之年,参考士子由秦淮河南岸跨桥而步入贡院,其余时间则很少有行人通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被废,贡院失去原有作用。民国初年,在“拆贡院辟市场”的潮流中,江南贡院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成为夫子庙的“商肆闹市”。平江桥也由考场消亡而废圯。随着夫子庙地区旅游景区的扩展,1989年,此处正式建成水泥混凝土桥梁。2003年翻建成青石桥。

文正桥 此桥以西20米原有利涉桥,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康熙二年(1663年)木桥改建石桥,民国时期利涉桥严重破损拆除,桥墩尚存。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利涉侨东侧建铁路桥。1958年拆除贯穿市区的铁路,此铁路桥改为人行桥,定名文正桥,寓于“夫子庙儒学内涵、科举考试为金陵文化正统、正宗”之意。

折叠

建筑遗迹

刘钦差故居

刘钦差是指清代大臣刘瑞芬,他的故居在殷高巷14号。刘钦差故居,传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胡大海府宅,清光绪年间为刘瑞芬购得,现为他的重孙刘怀居住。故居原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回廊曲折,错落有致,稚子人内,如进迷宫。现存六个院落,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其中两个院落保存尚好。大门原样无损,门槛高几盈尺,两扇大门高大厚实。轿厅宽敞,改为国营粮站售粮油处,堆有设备和粮油,不见局促。14号之一,原为花厅,现为民居。14号之二,为五开间跑马楼,结构完整。14号之三、之四,为三开间楼房,成色已旧。14号之五,已改建为新房。这里已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宅主刘瑞芬,字芝田,安徽贵池人。生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历任军械转运局、松沪厘局,光绪二年(1876年)代理两淮盐运使,三年代理苏松太兵备道,参加中俄谈判,十一年为钦差大臣出使英、俄等国,十二年又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所以人称“刘钦差”。十四年冬,任广东巡抚,十七年为乡试监临,积劳成疾,触发肝疾,十八年(1892年)病逝,终年六十六岁。刘钦差故居为秦淮名宅之一,《清史稿》中有刘瑞芬传略。

程先甲故居

秦淮区

程先甲故居坐落于中华门西大百花巷11号,该故居房屋纵深七进,其中轴线与街巷呈垂直状,一眼望去,展现出一道古朴雅致的晚清民居建筑的风景线。

此屋原系光绪年间一个名门黄姓大宅。宣统年间,由程先甲购置为私人邸宅。当年第一进为门厅,两侧为大轿停放和轿夫休息处。第二进为大厅,窗格下镌以“二十四孝图”,至今仍能依稀可辨。西侧置有一小书房兼作会客之用。第三进为程先甲居住的正房。现为其幼子程德谟老夫妇及其后裔居住。第四进是藏书楼,即他生平所酷爱的书斋——“千一斋”。蕴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第五进也是楼屋,为程氏家人住房。第六进为厨房,院落中掘有一口水井,至今还在。第七进为仆人居住之地。如今,七进房屋虽已住满了城南居民,但从房屋的框架结构,庭院中残存、散落的石鼓、条石,居民中浓郁的乡土方言等方面来看,仍能折射出一幅金陵古城晚清民居的风情画。远方之人置身其中,更显得古趣盎然。

程先甲(1872—1932),字鼎丞,又字一夔,江宁人。因居住大百花巷,其笔名欣然自称“百花仙子”。光绪十七年(1891年),经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全国开经济特科,共选27人,他以才识通博入选。清朝末期,他任江南高等学堂教授,又任简字学堂总理(即校长)。他对训诂、音韵之学,研究殊深。在清末文字改革运动中,尤其在汉语拼音方面,他是我国南方的先驱者。民国以后,任职于苏、陇、蒙、鄂等地,仍以书册相随,积稿满箱。

三条营古建筑 三条营古建筑位于城南三条营18、20号。99间半房屋,原有两个院落,有轿厅、大厅、楼房,内有花园,外有封火墙。房主蒋寿山,号称蒋百万。<天京录>有所记载。现外墙面东有石碑一块,光绪元年四月立,内容为有关官沟事。院内多为青石和方石铺地。房内天花板、地板。第六进为二层楼,五间大厅及长廊完整,房门门框有精致木雕。面积8.4米*34.8米。该处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水关

秦淮区

东水关旧称上水门、通济门,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的入口,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建造南京城,为了控制秦淮河水的水位,经过精心设计,将东水关辟为通济门水关“偃月洞”。水关共3层,每层11券,共33券,下层11券通水,上、中两层共22券为藏兵囤粮之用。现尚存中、下两层共22券。六朝时东水关是通向江浙方向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商贾齐聚东水关,在此经商交易,河面上一派繁荣景象。东水关遗址公园建于2001年,这里主要由水闸、桥道、藏兵洞、城墙四部分组成,形成了一幅由秦淮石舫、石船流芳、临水平台、石桥夕照、船闸遗址、石川流铭组成的美丽画卷。公园内绿树成阴,芳草萋萋,花卉争奇斗艳。河岸“一柳一桃一桂花”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夫子庙

秦淮区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于宋代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就东晋学宫旧址扩建而成。

元代为集庆路学,明代为应天府学,清代将府学迁至城北明国子监旧址,这里便成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重建。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焚毁。古时立学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庙,属于国家祀典内容之一。

夫子庙两侧的东西市场,原是学宫前甬道。东甬道为学宫正门,门前有坊,上书“泮宫”。

学宫学宫位于大成殿后街北,原有“东南第一学”门坊,包括明德堂、尊经阁、青云楼、崇圣祠等古建筑。

明德堂是学宫的主体建筑,科举时代秀才每月逢朔望都到这里听训导宣讲。全国的学宫都称“明伦堂”,而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据说是宋代文天祥题写的“明德堂”匾额之故。1986年明德堂维修时又修复了两旁的“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

尊经阁

尊经阁在明德堂后,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为上下两层各五间,清嘉庆以后曾在此设尊经书院,楼上藏书,楼下讲学。1987年重建的尊经阁高三层,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顶,底层五间,二层、三层均为三间。底层辟为“秦淮彩灯馆”,二层为“秦淮文物古迹陈列室”,三层备有茶座,可供游人休息并眺望夫子庙全景。

贡院

夫子庙

贡院位于学宫东侧的“贡院”,始建于宋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它是当时建康府、县学考试的场所,范围甚小。明太祖朱元璋建都金陵,集乡试、会试于此,考生众多,不敷应用。明成祖永乐年间在此重新兴建,贡院始具规模。虽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迁都北京,但此地仍为江南乡试所在地,清承明制,一如其旧,道光年间曾重新修建。咸丰年间文庙、学宫俱遭兵火,贡院却独能幸存。同治时又重扩建,范围更大,居全国各省之冠。

当时贡院东起今姚家巷,南至贡院东等和贡院街,西至贡院西街与夫子庙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整个贡院成正方形,内有号舍(俗称考棚)20644间,一人一间,每次考试可容纳2万多人。当时贡院正门在今永和园及秦淮剧场之间。大门外街之东、西各有木牌坊一座,即东、西辕门。大门外东西有石狮子一对及两座石牌坊,轴线上有门三道,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龙门后依次有明远楼、至公堂及戒慎堂。堂后有门,门后有飞虹桥。桥之南属外帘,飞虹桥是内外帘的分界线。最后为衡鉴堂,是主考官阅考卷、评定名次的地方。考试期间内外帘分隔很严,不得擅自出入。整个贡院四周围以高墙,墙外为街道,街道另一边为店铺民居。自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科举后,贡院即闲置无用。民国7年决定拆除贡院,开辟市场,只保留了明远楼、飞虹桥和明远楼东西少数号舍及明、清碑刻22方。

明远楼 明远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道光年间重建。平面正方形,三层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为墙,各开有圆拱门,四檐柱从底层直通至楼顶,梁柱交织,四面皆窗。登临四顾,整个贡院一目了然。它是考试期间考官和执事官员警戒、发号施令的地方。目前明远楼内已辟为科举制度陈列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展出了100多幅反映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文献资料、图片,并按原样复建了40间号舍。原安放在贡院内的22方明清碑刻,现集中陈列于明远楼东西两侧,它是研究明清贡院建制沿革和科举情况的实物资料。

仓顶大井

秦淮区

水井,对于没有自来水的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素有“饮水不忘掘井人”之说。南京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1982年,全市开展文物普查时,群众提供的古井线索即有430余口。

城西南隅凤台冈之巅的仓顶大井是现在最大的古井,亦是南京最大的古井。其名源于明代骁骑卫屯粮之所的骁骑仓而得名。由于此仓,并派生出仓山、仓顶、仓坡、仓门口等一组地名群,而仓顶大井已成为这组地名群中最醒目的地物标志。

该井于元朝所筑,迄今已有六百七十余年的历史。井内上狭下广,四周井壁坚如城墙,内可容纳数十人。相传井与江河通,大旱不竭,井中四方有铁金刚镶嵌,威武雄壮,可谓奇观。井深20余丈,水面距井口只一米左右,睹之气度恢弘。

1992年新扩集庆路,大井已坐落在路边。石栏呈六角形,高55厘米,井口直径50厘米。井栏周围绠迹,由于长年汲水;有的已深入石栏数寸,十分引人注目。古人曾咏有“骁骑仓边寻古井,夕阳重话白头僧”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