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风格有哪几种「对联作品欣赏」

互联网 2023-04-05 21:41:32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对联的风格有哪几种「对联作品欣赏」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对联的艺术格调主要是从体裁方面说的,也是影响对联的文化因素。对联有一些基本原则,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等这样一些对偶句,后来由于受到各种文体的影响,促进完善了对联,使上下联还可独自成格。就是单独看,可能是诗,词,歌,赋,成语,文章,歇后语,绕口令,谜语等,这些艺术格调更加提升了对联的品次。

一、律诗格调

律诗格调,简单地说就是像两句对偶的诗一样。而律诗最为主体的一部分,当然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在对联里也为五言联和七言联多见,甚至是数不胜数。如: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这两句从对联的角度讲对仗工整,读起来的韵味如同五言律诗一样,朗朗上口。再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出自李商隐的七律诗《无题》,是直接从诗里摘出两句,这种律诗格调就更不用说了。

二、词格调

词格调的对联就是撇开对联来看,写得像词一样。词最盛的时期当属宋朝,宋词是至今流传最广的。所以从宋朝以后,对联也逐渐受到了词的影响。形式也更加丰富了。如:

江水涛涛,淘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皆空,说什么晋代衣冠,吴宫花草;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以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故人禄米,邻舍园蔬。

这副对联有豪放派词的味道。

三、骈文格调

骈文格调就是将对联写的像骈文一样,这种对联一般比较长。孙髯题昆明滇池大观楼联便是一个典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四、曲格调

曲格调应与民歌格调相区别,曲格调读起来有些像歌曲一样。如:

这买卖稀奇,人人怕照顾我,要照顾我;那东西古怪,个个见不得它,离不得它。

这副对联是一个棺材店门口的,棺材这东西是个很奇特的东西,人人都怕去照顾棺材店的生意。但是人人都会经历死亡这一关,个个都不喜欢见到棺材,谁也不愿意遇到这种事情,但是当遇到的时候,却又离不得它。此联如同歌曲一样,但是语义丰富,节奏感强。

五、散文格调

散文格调,即联如散文,如: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阅万千气象?九天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笑傲金碧湖山。六、戏文格调

戏文格调,则音更长,所以叠字运用较多。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一看到这种对联,眼前就能呈现画着脸的戏子在戏台上唱戏的情景。

七、民歌格调

民歌格调的对联,语言像民歌一样通俗,质朴,形式变化多端。比较典型的有解缙的一幅对联,读起来有民歌的节奏: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村金鱼口;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八、谜面格调

谜面格调就是对联的上下联组成谜面。如: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熄火尽,却把意马牢拴。

此联就是两个字谜,上联是“秃”,下联是“驴”。再如:

卧也坐,行也坐,立也坐,坐也坐;坐也卧,行也卧,立也卧,卧也卧。

这是友人访纪晓岚时出的上联让纪晓岚猜,纪晓岚便对了下联。这上下联都是打一动物,分别为青蛙和蛇,非常有意思。

九、成语格调

成语格调就是上下联各是一个成语。这种对联也非常多。如:

百花齐放,万马奔腾。

再如:

闻鸡起舞,跃马争春。十、绕口格调

绕口格调就是一句话里的字词,发音相同或者近似。如同异字同音联。如:

嫂扫乱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

——未完待续——

欲了解更多对联基本知识,请查看下一篇文章《对联基本知识之对联中标志性的修辞手法——对仗(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