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风情「别人说你浪意思是什么」

互联网 2023-04-05 19:13:0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唐朝的风情「别人说你浪意思是什么」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昨天,韩国申遗成功榫卯技术的消息冲上热搜。(其实是一种善用榫卯的“大木匠与传统木结构建筑”)

网上顿时骂声一片!

中国古老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再遭碰瓷。

但除了骂,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国家的东西?

至少,对历史有所了解。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安利贴,推完近一个月,还不断有用户留言唐风爆美!

今天,咱们就把唐朝的文化艺术介绍给大家。

大唐盛世,一个只听名字就令人神往,激情澎湃的朝代。

它与淡如兰的宋大为不同,犹如鲜艳盛开的牡丹,个性张扬、热烈放姿。

历经多年战乱走向大一统后,唐统治者积极实行开放政策,政治、经济、文化达到最为包容、辉煌的时代。

不受拘谨的唐人自信、大气,无论是穿衣打扮还是书画器物,都带有一股活出自我的大家风范!

唐三彩,越自我越丰富

“大唐盛世,烟火人间”。

要想深入了解其辉煌,代表着本朝最高工艺典范的唐三彩,是最好途径之一。

▲图片微博@动脉影

“三彩”虽名为三,却不止于此,是一种多彩低温釉陶器。

以黄、绿、白三色为主调,蓝、赭、黑等多种釉色交错使用,高温之下色色相融,幻化出最绚丽夺目的自然之美。

▲图片微博@动脉影

因极具观赏性,除了做成杯、罐、香炉等生活用具,俑和各类动物还被制成殉葬精品。

古墓中出土的唐三彩俑,以现实人物而造型,代表着陶塑艺术的顶峰。

▲图片微博@动脉影

流光溢彩的服饰、活泼生动的身姿,不仅彰显着匠人丰富想象力与高超塑造技巧,还反映出唐人生活的随性自在。

▲图片微博@动脉影

颜色丰富、尽情流淌的唐三彩,色多而不杂,不求至简至雅的文人格调,更注重释放本心的视觉愉悦。

一千多年过去,光彩依旧,一种艺术多样之美。

▲图片微博@动脉影

唐妆,越自我越自由

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权利,唐女子也不例外。

妆容之丰富,达到中国古代妆饰史的高峰。

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贴面靥、描斜红、涂朱唇,七步成妆,精致从容。

▲图片微博@动脉影

那时想胖就胖自由为美,怎么喜欢怎么画。

单是眉毛,就有四十种画法。

无论是初唐两头尖细、中间较宽的柳叶眉;还是中唐眉尾剃光、又短又阔、末端上扬的蛾翅眉,都各有特色,与现在相比毫不逊色。

“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先施白粉,然后两颊抹以浓重胭脂,点一樱桃红唇的浓艳酒晕红妆。

▲图片微博@动脉影

与把眉毛刮掉,眼窝涂成丹紫色,用胭脂在眼周画几道线条的斜红妆,都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妆容。

饱满圆润的脸蛋,被涂得红扑扑,很多人觉得夸张甚至丑,但唐人喜欢。

她们不为传统所束缚,创建属于自己的审美尺度。

美,不该只有一种定义,不用投他人所好,更要灿烂地做自己。

经过千年传递,如今这似太阳般耀眼的红,幻化为网红们追风的桃花、伤痕妆。

唐妆,让时代有了颜色!

好马配好鞍,好妆配好服。

与男装相比女装有更多选择,裙子、胡服、男服,她们可以随意而穿。

短衣加长裙,裙腰提得高高的、相交衣领降得低低的襦裙,是当时最时尚的服装。

酥胸半露,风情不风骚。

即使体态丰腴、肉感十足,她们也毫不避讳,穿自己想穿的。

放下成见看见美,胖又如何?

什么叫女性穿衣自由,是美能被时代尊重与赞美!

唐画,越自我越真实

个性得到崇尚,自我也就得到更多展现。

唐代中国绘画已走向成熟,与表现精神追求的山水相比,关注自身的人物画发展达到高峰。

▲唐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第三段

《步辇图》阎立本的惊世之作,中国十大名画之一。

画面虽展示吐蕃王松赞干布求婚文成公主的重大时刻,背景却不华丽,极具世俗气息。

健劲的线描,深沉的设色,着重突出面部刻画,反映最真实的神态特征。

生活不只有严肃与重大的一面,也有轻松惬意。

仕女图犹如一阵香风吹入中国画史。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以杨贵妃姊妹三月三游春为题材,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运用,就能衬托春天的气息。

▲唐 张萱《虢国夫人春游图》

周昉笔下表现宫苑生活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则更加注重写实求真。

圆润饱满的脸型,香艳丰腴的体态,时时刻刻突出盛世之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

这种用肉体表达对美的感情,或许只有正确审视自我,方能实现。

▲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

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山水画也有新发展。

与喜爱黑白山水的宋元相比,画家们更喜色彩浓郁的“青绿山水”。

在大山大水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展露有姿有色的生活与辽阔胸襟。

▲唐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唐人,越自我越先进

唐人是真的先进,不仅审美交友自由,就连离个婚也大大方方,一封《放妻书》“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分手也能做朋友。

除此之外,形而下的科技发展也十分卓越,走在时代最前沿。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其中两项皆始于唐。

雕版印刷,开创人类复印技术先河,改变了千年以来手抄书的落后局面。

它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出凸起的文字,在上面涂满墨汁,然后把纸盖在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印出字体。

过程一气呵成、整体写就,具有流动的书法神韵。

因更易于长期使用与保存,直到活字印刷问世,仍保持广泛的使用范围。

与印刷术相比,火药的诞生实属意外,是药王孙思邈在炼制丹药时的发明。

他将火药称为 “硫磺伏火法”,成为最早记载配方和制法的人,开启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过渡。

唐书记载的“飞火”“火箭”“机飞火”,就是用火药制作而成的小杀伤力武器。

脑洞大开的唐人,注重观察、钻研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即使一个小小的香囊,也涉及黑科技。

▲图片微博@动脉影

安何家村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虽然仅重36克,却暗藏玄机。

通体镂空,由两个半球组成,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

球体内两层银制的双轴相连同心圆环,在铆钉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平衡,香料丝毫不会漏出。

▲图片微博@动脉影

看,这就是大唐!

没有狭隘观念,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自由地学习,快乐地使用。

即使性子豪放也于细微中寻求平淡天真之趣,遵从内心,认真审视自我,经营好每一天的生活。

积极去发现美创造美,并把美留给世人。

令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份关于美的艺术文化,渐渐走出博物馆与书本。

无论是河南春晚的爆火,还是越来越多古风节目的出圈,都让历史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走进大众生活。

未来,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