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皮影戏介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哪些」

互联网 2023-04-05 10:35:33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民间艺术皮影戏介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有哪些」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由于小时候经常看爷爷及同村的人耍皮影、制作皮影,从小的我便对皮影这门艺术充满好奇,今天小编带领大家赏析一下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

一、皮影简介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因以河北唐山地区乐亭、滦县、滦南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二、皮影传说

相传汉武帝时,一方士为解皇帝思念爱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 ,刻成李夫人模样,置于轻纱缦中,灯光下宛如李夫重现。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时期呈现出极其繁盛的趋势,并由南至北,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方艺术风格。饱汲滦河水滋养的唐山皮影是其中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

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三、制作工艺

皮影制作工艺已经由传统的手工制作刻样,发展到如今的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刻影素材也是千变万化。现有的刻影机器也是琳琅满目,刻影人儿的材料 已从素纸、五色蜡纸发展到羊皮、牛皮或驴皮。唐山皮影雕镂精细,形象俊美,线条流畅清新,所选作雕刻的驴皮十分讲究,只取驴前身的一个部位,经过加工、上浆,一张张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的原料就备好了。至今唐山还流传着北山驴皮明如镜的俗语。 皮子有了,下一步该雕刻影人儿了。

折叠皮影新工艺

精选皮料,把预备加工的材料经过工艺处理为刻前准备。同时把要裁减的人物和图形输入电脑,按照技术操作指导把材料至于特定平台上开始加工。对于皮影处理技术来说需要一定的功底,但是对于机器操作只要认真学习技术指导,听从技术安排基本都没问题的。

四、经典剧目

唐山皮影诞生以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鼎盛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和演员。可考的传统剧目有280余出。主要有:《五峰会》、《小西唐》、《四平山》、《大金牌》、《卞梁图》、《花木兰》、《全家福》、《喜荣归》、《火焰山》、《盘丝洞》、《洞庭湖》、《三打白骨精》、《人参姑娘》、《鹤童》、《鹤与龟》、《刘胡兰》、《沙家浜》、《杜娟山》以及表现现代生活的皮影故事。1963年应邀赴京演出,原文联主席郭沫若、中宣部副部长周扬、文史馆长溥仪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历史上著名的演员很多,王华、张老壁、冯凌云、聂春潮、孙兆祥、韩增、苗幼芝、郑六传、李紫兰、曹辅权、梁玉亭、艾锡恩、康雅亭等30多人都是皮影发展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演员。

五、社会影响及贡献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六、中国皮影艺术的申遗与保护

2006年,河北省唐山市申报的“皮影戏(唐山皮影戏)”

河北省邯郸市申报的“皮影戏(冀南皮影戏)”

山西省孝义市申报的“皮影戏(孝义皮影戏)”

辽宁省瓦房店市申报的“皮影戏(复州皮影戏)”

浙江省海宁市申报的“皮影戏(海宁皮影戏)”

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的“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

广东省汕尾市申报的“皮影戏(陆丰皮影戏)”

陕西省渭南市申报的“皮影戏(华县皮影戏)”

陕西省华阴市申报的“皮影戏(华阴老腔)”

陕西省富平县申报的“皮影戏(阿宫腔)”

陕西省乾县申报的“皮影戏(弦板腔)”

甘肃省环县申报的“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

辽宁省凌源市申报的“皮影戏(凌源皮影戏)”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项目名称“皮影戏”,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35。

扩展项目名录:

2008年,北京市宣武区申报的“皮影戏(北京皮影戏)”

河北省河间市申报的“皮影戏(河间皮影戏)”

辽宁省鞍山市申报的“皮影戏(岫岩皮影戏)”

辽宁省盖州市申报的“皮影戏(盖州皮影戏)”

黑龙江省望奎县申报的“皮影戏(望奎县皮影戏)”

山东省泰安市申报的“皮影戏(泰山皮影戏)”

山东省济南市申报的“皮影戏(济南皮影戏)”

山东省定陶县申报的“皮影戏(定陶皮影)”

河南省罗山县申报的“皮影戏(罗山皮影戏)”

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和湖南省衡山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湖南皮影戏)”

四川省阆中市和四川省南部县共同申报的“皮影戏(四川皮影戏)”

青海省申报的“皮影戏(河湟皮影戏)”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入选项目名称“皮影戏”,传统戏剧项目类别,序号235。

2011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成功。

最后,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转发和关注,你的喜爱是我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