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泥泥狗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阳泥泥狗传承人」

互联网 2023-04-01 21:41:14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淮阳泥泥狗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阳泥泥狗传承人」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淮阳泥泥狗,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淮阳,位于豫东平原,因在淮河之北而得名,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史学家李杰说:“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

据传原始社会时期,淮阳为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之都,更是太昊伏羲氏死后长眠之地。太昊伏羲氏的陵庙在淮阳县城北部1.5公里处,因陵庙主人是“三皇之首”,故淮阳太昊陵有“天下第一陵”的美誉。

淮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为周口市所辖。淮阳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的太祖伏羲祭典中泥玩具的总称。“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是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民俗而产生的。

泥泥狗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叠用两个泥字,前一个“泥”字为定语,作动词使用,即用手传揉,也含亲呢之意;后一个“泥”字作名词,即物体的材质“泥”。“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泥泥狗”是一种黑色泥塑玩具,黑色上再施以红、黄、青、白色,色彩对比强烈,而又不失和谐。中国各地的泥玩具中白底色玩具极普遍,黑底色玩具较少。日本人伊藤三郎在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第九届年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祭祀礼仪方面来思考“泥泥狗”》一文中,对中国泥玩的深层文化内涵,作了双重构成假说。他认为“白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属于表层文化(汉文化);“黑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则迫近华夏民族的基层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

泥泥狗的特点:稳中求动——淮阳泥泥狗的动态以稳重为主,几乎没有过大的动势,人物的造型基本是正势。在平稳中传递了一种内在的气势。这种动态就像能够长久存在,产生一种时空的永恒感。方圆结合——方圆结合本身就具备一种哲理性。淮阳泥泥狗的头概括成圆形,而身体处理成方形,胳膊做成圆柱形,脚就做成方块形。大方大圆的结合,特征尤为明确。直来直去、斩钉截铁——淮阳泥泥狗用线很有力度、挺拔且直来直去,不拖泥带水,没一点做作,用点也十分果敢、铿锵有力,斩钉截铁。

淮阳泥泥狗的塑造与绘制跟祭祖、娱神、祈子的目的相联系。它的纹饰图样实质上都是一些生殖符号,是由生殖器官抽象变形而来的一些近似于符号样的花纹。这种形式的出现其实是对其内容的一种反映,繁衍生息就是泥泥狗内涵的核心。淮阳泥泥狗绘制这样的符号正是为了体现对生殖崇拜的一种强烈愿望。它的纹饰种类很多,归纳为类绳纹、类篮纹、折纹、三角纹、菱纹、叶纹、花卉纹、葫芦纹、太阳纹、蹄印纹等等。

(责任编辑/姚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