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歌曲」

互联网 2023-04-01 19:13:3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川江号子歌曲」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你碎裂人心的呼号

来自万丈断崖下

来自飞箭般的船上

你一阵吆喝,一声长啸

有如生命最凶猛的浪潮

向我流来,流来

……

——蔡其矫《川江号子》

川东汉子与险滩恶水搏斗、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劳动号子,是记录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之歌,更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大自然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灵魂战歌。

那是一个震撼灵魂催人泪下的场面: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水、陡峭叠峦的山峰,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紧张。

来源:新华社

你仿佛能看到船行至浪急滩险的河道,木船左右摇晃,一阵声嘶力竭的号子声从前头号工的胸腔吼出来,众人随即应和。那号子声悠悠荡荡,顺着寒风在清幽峡谷间回荡。于是,木船像个平时被惯坏了给个糖果吃就不再胡闹的孩子,又磕磕碰碰、摇摇摆摆往前走。纤夫用他们那嘹亮的嗓音发出了心底的呐喊,用他们那坚实强壮的臂膀撑起了一片天地,用他们那铁一般的脚板淌出了一片曙光。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天的遇见非遗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

历史

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主要发源于重庆市和四川东部。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我国工业不发达,水路是四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是商业贸易经济发展的主要咽喉,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命脉。

来源:四川发布

尤其在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这一带部分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船工们举步维艰,“脚蹬石头手扒沙,风里雨里走天涯”。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那时的四川嘉定(乐山),大小木船停满江边,高低桅杆,密密麻麻,一望无际,蔚为壮观。当时四川境内的各个水码头都成立了木船运社。

在长江第一城宜宾,有载重二十吨以上的木船数十只,船工数百人。有木船就有船工,有船工就有船工号子,长江及其支流上白帆点点,号子声声不断。

来源:新华社

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船工群体,多为口耳相传,自然传承,也有青年船工拜老号工学艺者。在船工行业中,领唱的船工被尊称为“号头子”,号头子在船工群体中有较高地位。号头子不但嗓音好、唱得动听,同时还应具备知识面宽、熟悉航道、行船经验丰富等才能。

号工用号子来掌握航行的速度、统一船工的动作,无论是下水搬桡或上水拉纤,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都不能停歇。

号子主要包括推桡、搬桡、摇橹、拉纤等工种号子,其中又有平水、紧水、抛河、靠岸、离港、过滩等不同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序的不同节奏与风格各异的曲牌。

文化

代代传唱的川江号子,就像一扇历史的窗户,透过它,可以看见古往今来长江之畔人们的生活。

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具有高亢粗犷、婉转悠扬、风趣幽默的特点。号工常运用转调的领唱和船工们的“嗨佐”号子形成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多声部合唱,与之交相辉映的则是船工们极为壮观的劳动场面。船工们随着号子的指挥,合着或急或缓的劳动节奏,动作、声音高度统一。

川江号子有“长江文化的活化石”之称。号工往往用歌声表述了川江各流域的水文概况和沿江两岸的山川风貌、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号子的歌词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编创,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如“川江两岸有名堂”,就把沿江的滩口尽收于歌词中。

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川江号子的存在延续并反映了千百年来川江运输业原始的劳动状况,使今天的人们还能真实地感受到,四川劳动人民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的勇敢坚强、粗犷豪迈而不失幽默的性格,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断进取、日益壮大最终成为伟大民族的强有力见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保存价值的瑰宝。

保护

“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高峡风光看不够,轻舟已过万重山”,如今,这令人鼓舞的号子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视野,再也不见当年纤夫们那坚实熟悉的背影,有的只是留在江边悬崖和礁石上那深深的纤痕和铭刻在脑海里不灭的印记。

随着机动铁船的普及,以人工为动力的船只在一些干流河湾和支流小河中运行,川江号子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加之传承断裂等因素,川江号子面临濒危困境。抢救、保护川江号子,让它在民众中代代相承,对于丰富、发展中国水系音乐文化乃至世界水系音乐文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新华社

2006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川江号子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9月28日,作为川江号子保护单位的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在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挂牌设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川江号子电子科技大学传承和研究基地”。此举旨在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加快落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川江号子”的传承培训。

来源:新华社

川江号子,是一代代桡夫子用血汗燃烧出的生命之火,它映照出大江东去、人在路上的倔强生命,也在雄奇山河的跋涉中碰擦出幽默俏皮的火花。峡江号子,更如阳光下的多棱镜,折射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和民俗卷轶。

我看见巨大的木船上有四支桨

一支桨四个人

我看见眼中的闪电,额上的雨点

我看见川江舟子千年的血泪

我看见终身搏斗在急流上的英雄

宁做沥血歌唱的鸟

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

——蔡其矫

来源:四川非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四川文旅厅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