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书展的意义「弘扬经典文化」

互联网 2023-03-27 09:58:19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举办书展的意义「弘扬经典文化」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9月19日,“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王鸿璋书法巡展”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成功举办,书法家王鸿璋先生用他的百余幅作品,与爱好传统书法艺术的成都友人们一起,用自己独有的姿态与方式礼赞新中国,庆贺祖国70周年诞辰。

支持单位:

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四川省工商业联合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社会组织联合党委

主办单位:

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四川省川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会、四川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

承办单位:

四川风云相美环境艺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都逸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福宝美术馆

协办单位:

北京巴蜀书画艺术院、四川国颂书画院、成都市蒲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四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湖州真鹿湖笔有限公司、四川广电乐学院、唐古拉风艺术团、福宝印社、、四川启明书画院、四川翰墨香诗书画院、四川文化产业促进中心

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四川金手指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张建华先生出席并代表主办方为展览致欢迎词,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道义代表省书协出席活动并致辞、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陈建出席活动并发表了讲话。

(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致欢迎词)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道义致辞)

(王鸿璋先生致答谢词)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陈建讲话)

省政协原副主席省委统战部原部长陈官权、省文联主席郑晓幸、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杜江、文化和旅游厅社会组织党委书记石勇、省工商联副主席陈建、省工商联副主席兼省政协副秘书长胡景寿、著名书画家吴长江、王七章等出席了当天的书法巡展。

(嘉宾合影)

(开幕式现场)

退而致仕的王鸿璋先生,痴迷书法可谓致极。书法已然融入其生命,凝结为一种情结。正如他在自己的书法集里写道:“日月如歌,人生几何......庙堂其高,江湖以远,自己客串和被客串过不少角色,跨过了两个世纪,越过了六个年代,历遍了工农兵学商。论知无不言、乐以忘忧的,恐怕只能是笔墨纸砚印、篆隶楷草行——书法了”。

(王鸿璋书法作品集)

退休的他,无“僚”一身轻,愈感光阴无限好,生命仍从容,书法更是一日不可相离。于是握笔以记,把世俗生活的钢筋水泥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星空调和起来,用笔墨赋予生命更多更深的意义。

本次展出的是王鸿璋先生精选的榜书40余部、小行小品40多部、心经20余部,长卷对联、扇面等若干书法作品,以及王鸿璋老师长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兼卫戍区司令员邱金凯、老团长某军原副军长吕敬正先生、书友伍学华、王七章、舒炯等的书画题词作品。

现场参展的一位书法迷,四川风云相美公司董事长君之告诉媒体记者,王鸿璋书法有“三好”。

一好是入门正,开眼高,从六岁发蒙,写字幸遇前清的秀才李德志老先生,老先生口传手授教他笔法,并用家中所藏的书法作品开其眼界。初中时代又欣得篆隶高手曾大权先生的指教影响。以至鸿璋先生的字一眼就能看出篆隶的骨底,这是他的一好。

(友人送哈达现场)

二好便是能把字写大,从技术的层面讲,没有扎实的篆隶功夫是很难把大字写好的。没有“寸字”的功夫,也是很难把大字写好,这样的“童子功”是难能可贵的。

而立之年入西南大学学习,这是他的一个沉淀期和反思期。对文字学、金石学、碑帖考证、诗词绘画,有了一个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并结缘苏葡萄,徐无闻这样的艺术大家,眼界和认知得到升华,下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方圆之间,系于一心。这种笔意自然的就流淌在他的书写之中,这是他的三好——文气郁然于笔下。

书法巡展上,王鸿璋先生现场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捐赠了六幅少儿主题的书法作品,并进行了19幅展览作品网上义卖启动仪式,义卖所得款项将通过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直接捐赠给需要资助的儿童青少年文化帮扶项目。

(义拍启动仪式现场)

此次展览开幕仪式结束后,四川在线、四川艺术网、一点咨询、今朝一线、手机搜狐网等各大媒体已经纷纷对此进行报道,充分肯定了王鸿璋先生用书法反映主流价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

此后,王鸿璋先生也将持续用书法艺术与文艺方法传播社会正能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本文转自一週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