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传统工艺 ,探索创新「工艺创新」

互联网 2023-03-26 19:13:16

今天神州网小怡分享秉承传统工艺 ,探索创新「工艺创新」一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中国美术报》第260期美术新闻

【编者按】2017年3月,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制定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传统工艺振兴指明了方向。计划实施五年来,形成了全社会合力推动、全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作局面,呈现出传统工艺发展振兴的新气象。

2022年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落成开馆暨“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开幕仪式的致辞中强调,让工艺美术和多彩非遗活起来,更好融入现代生活、体现当代价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期间以及北京冬奥会上,多种传统文化、非遗元素的呈现,引人瞩目,展现了传统工艺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成为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不断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

回归生活的工艺之美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以“冰墩墩”为代表的冬奥特许商品成为“顶流”。2月1日至2月12日期间,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累计访客近亿人次。位于王府井工美大厦一层的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参与冬奥的体验场所。冬奥会期间,店外选购或预购特许商品的顾客常常排成长队,只为抢购到自己心仪的商品。截至2022年2月1日,北京冬奥会先后开发16个类别5000余款特许商品,其中包括建盏、玉雕、古法黄金、景泰蓝、盘扣、蔚县剪纸等展现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技艺的商品,成为普通消费者和收藏爱好者眼里的香饽饽。“特许商品不仅是一种商品,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特别好的渠道,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技艺。这就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方式。”北京工美集团市场部部长、冬奥项目部副总经理李颖说,将非遗技艺融入特许商品,是践行中国企业在冬奥舞台上传承传统文化的初心,也希望借助冬奥机遇,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

体育精神的推广和非遗传承是殊途同归的,借助北京冬奥会,向国际社会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方式。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以来,用剪纸艺术把家乡的大好河山和文化展示给世界,成为蔚县剪纸艺人不约而同的使命,蔚县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佃亮就创作了《冰雪奇缘》《激情冬奥》等剪纸作品。蔚县剪纸起源于“窗花”,本是人们过年时贴在窗户上的装饰品。如今,蔚县“窗花”走下窗户,逐渐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礼品、旅游纪念品和艺术收藏品等,创作题材涉及花鸟鱼虫、戏曲人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剧脸谱等6000多个品种,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迈向世界。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是一种来自过去的“遗产”,但以符合时代语境的方式进行表现和传达,才能真正使其可持续发展下去。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青年设计者任和同样以蔚县剪纸为灵感,尝试以研究带动“新传统”设计实践,为非遗的活态发展提供新思路。她采用了吸收蔚县戏曲人物剪纸精髓来创作运动人物的想法,创作了八张圆形剪纸插图,并以现有图形为基础,设计了一本介绍各项赛事的图册,册页中插入印有设计图形的透明菲林片,以透明介质还原蔚县剪纸画面通透、正反都能观赏的特色,也进而延展出一套纪念邮票。这套系列作品得以被冬奥官方特许产品选用并成功开发推出了多套冬奥特许产品系列。

随着观念的改变,传统工艺融入到当代生活,成为青年人所推崇的一种时尚的最重要的抓手。在创意推动下,不断向社会推出时尚工艺品和博物馆文创产品,不仅激活了“80 后”“90 后”的时尚购物热情,也实现了美化生活、提升消费品品质的初衷。

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焚香、抚琴、煮茶、清供……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和记忆,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在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现场等场景一一被呈现。作为反映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整体风貌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自2012年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共举办了五届展览,在第五届展览中,更是提出了“美好生活” 的学术主题。展览设计中,从生活的视角出发,实际上模拟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厅堂、书房、斋堂、居室、庭院、休闲六个重要的生活空间,为观众勾勒了优雅的、可以陶冶性情的胜境,既让我们看到了工艺美术与当下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让我们认识到,未来工艺美术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回归创新的工艺之彩

如何传承、保护与发扬中国传统工艺,让工艺之美更好地涵养人们的生活、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是重要的时代课题。“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原博副教授主持的创新实践项目,以“溯源图新”为主旨,集结全国代表性年画产地的传承人及相关从业者、高校师生和业界设计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艺术院校资深导师指导下进行年画及其衍生产品的创作活动。创作营以“年画传承人+艺术设计创作者”的形式组成以年画产地为核心的创作团队,深入挖掘年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力量,开展新年画创作和春节礼物的研发。在2021年10月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的“溯源图新——第二届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成果展”上,创作营与京东、央视、一得阁等品牌的合作转化成果得以展示,涵盖了新年画作品、虎年生肖IP形象、新年礼物与衍生产品等。这些成果表明,创作营活动模式是新颖且有效的,创作营是将手工艺者与设计师两个群体相结合,共同助力年画的创新发展,这样的合作方式也为其他传统工艺的发展路径作出了新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

第二届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成果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瓷,釉色清淡雅致,釉层薄而莹润,历经千年,存世不足百件,堪称稀世珍宝。如何让古老的汝瓷技艺与时代接轨,这同样是落在生于汝州汝瓷世家的李可明这一代年轻手艺人肩上的大命题。李可明大学视觉设计专业毕业后,返乡继续向父辈学习技艺,成为汝瓷制作技艺的新生代传承人,于2017年成立了“汝山明”这个专注于汝瓷的年轻非遗品牌。李可明将品牌定位于“以宋代生活美学为核心,以弘扬汝瓷文化为理念”,希望代表宋代审美与生活功用的汝瓷可以融入人们的当代生活。在“汝山明”的品牌战略中,如何将传统技艺与创意设计巧妙融入产品是要攻克的最大难题。在一次次与行业师傅、院校老师、设计机构、文创企业等各方力量的反复碰撞与尝试中,“汝山明”的产品逐一亮相,花器、香器、食器、酒器、文具……从家居生活到日常办公,积极拓展家居类用瓷与装饰品瓷的开发,针对服装配饰、包装用瓷、酒店用瓷进行丰富的产品开发储备。其创新生产的“汝醉”酒具系列以及“月光宝兔”“蟹蟹汝”等系列,通过年轻人熟悉的众筹、直播等网络营销模式,一上线就成为爆款,供不应求。

谈及如何让工艺美术和多彩非遗活起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犇的答案是,首先必须增强其“文化适应”和“文化应激”的能力。“工艺美术和非遗是依托于农耕文明而形成,进入工业时代,其耗时长、产量低的弱点暴露无遗,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势在必行。近年来,各文化机构、高校及传承人在此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张犇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元新对于南通蓝印花布的创新为例分享到,吴元新在尊重和保持了蓝印花布传统技艺、图案等特色的基础上,对于蓝印花布的应用载体、展示空间等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对于蓝印花布传播方式的探索卓有成效,如建立蓝印花布博物馆、组织大型新品发布会、参加各类文博会等,使蓝印花布的知名度不断攀升。这个例子说明,工艺美术和非遗需要适应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生活方式,强调“在场性”和“参与性”,应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固化观念,积极打造优质IP,如吴元新的“元新蓝”品牌,极大提升了蓝印花布的市场认可度。

其实,类似“汝山明”“元新蓝”这样新兴的非遗品牌还有很多,它们成立时间不长,但都关注生活、服务民众,或以非遗产品的创新设计为发力点,或立足非遗故事的现代讲述与演绎,或主打个性化、定制化的小众需求,或立足文旅融合、打造区域的非遗名片……非遗品牌被赋予越来越多元的内涵和时代意义,极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好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消费升级的需要。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邱春林看来,进入新时代以来,传统工艺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一是主动对接社会需求,融入当代生活,无论是传统工艺作品的题材内容还是呈现形式,都与当下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更加紧密的关联性,从而扭转了过去以仿古作品和礼品生产为主的状况。二是传承实践方式和生产流通方式灵活性强了。在传统的前店后厂生产和销售模式基础上,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展示场景,电商、直播、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有效助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无限拓展了它的应用前景。三是非遗保护事业与国家重大战略的衔接、融合愈发紧密,传统工艺在刚刚过去的扶贫攻坚战中积累了经验,又继续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释放出巨大的产能和社会服务能力。四是与传统工艺有关的体验经济发展迅猛,以传统工艺制作为主的研学课程在人文旅游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也成为各地热门的乡土文化教育资源。

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现场

回归传承的工艺之秀

壬寅虎年农历正月初五,一场为欢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准备的新春“庙会”出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能再帮我一个忙吗?能不能再捏一个冰墩墩?因为我家有一对双胞胎。”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体验面塑制作时想为两个孩子要一对“冰墩墩”的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面塑摊位站着的是面塑第三代传人郎佳子彧。郎佳子彧的爷爷郎绍安是北京“面人郎”的创始人,父亲郎志春在继承郎派面塑技术娴熟、精巧细致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艺术元素。作为“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出生于1995年的郎佳子彧从五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手艺,2010年破格加入北京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成为年龄最小的会员,2019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北京市海淀区代表性传承人。这次的展示活动是郎佳子彧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给外宾展示面塑技艺。当天,他带去了自己的“看家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展示介绍,不仅能让外国友人们了解、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能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年轻人正在接过传承传统文化的接力棒。“我要给老手艺找条新路子”,作为为数不多的“95后”非遗传承人,郎佳子彧致力于将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潮流元素生动结合,让非遗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作品题材上,我会做一些当下关注的热点,想通过这些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把他们的注意力牵引到传统文化上来。同时,我也会在短视频、社交平台上跟大家交流,用流行的表达方式把传统文化讲给更多人听。”郎佳子彧说。

无独有偶,“绣二代”姚兰、姚卓,自创品牌“姚绣”,通过更具现代气息的创新设计,为传统苏绣注入时代活力。姚兰、姚卓的母亲姚建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由于执著投入苏绣事业,少有时间能陪伴在女儿们身边。姚兰、姚卓在母亲的影响下自小拿针,同时又拥有美术专业知识和海外学习经历,视野广阔。有感于镇湖绣娘人才断代的问题,她们自觉接过母亲的重担,回到苏州,成为母亲的左膀右臂,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越来越多“绣二代”回归苏绣行业。2018年9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镇湖苏绣小镇共有“80后”刺绣从业人员1397人、“90后”刺绣从业人员906人,占总从业人数25%左右。年轻人的加入不仅让传统工艺后继有人,也为苏绣带来了更多活力和创新。

传统工艺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也属于年轻一代的使用者。为扩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提高传统工艺设计制作水平,文化和旅游部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发动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 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在内的百余所高校的力量,完成了“十三五”期间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我们看到,与代表性传承人保护制度不同,研培计划受惠人群扩展到范围更广的传承人群(不限于四级代表性传承人,也包括普通的从业者),特别是针对年轻一代传承人展开培训。在参与研培计划的传承人中,“70 后”“80 后”“90” 后群体占了绝大部分。

从传统工艺振兴到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展——“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的”大国匠作——走向新时代的工艺美术“板块中,我们就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工艺美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脉络。如该展览的执行策划人之一,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学术研究部主管练春海告诉我们的,呈现由承继模仿、衰颓滞缓向创新进取、兴盛发展的基本态势。

“中华瑰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艺美术展”现场

经济发展推动生活品质的提升,国人对于文化的接受和消费,将逐渐告别仅仅满足于文化替代品、衍生品的阶段,而向更高的文化消费阶段迈进。迈入“十四五”以后,如何探索传统工艺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课题。谈及传统工艺如何高质量发展,邱春林认为影响传统工艺发展的各项客观条件都需要得到改善,但关键还在于如何提高传统工艺从业人员的素质。“中国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之后,已经处在日常生活逐步智能化、艺术化、美学化的发展阶段。民众对于一切日用产品,包括所处的环境的审美标准越来越高。不管是工业产品还是手工艺产品,如果没有好的设计和完善的工艺,缺少点艺术意蕴,就很难形成产品的文化表征。传统工艺作为工业制造和智能制造的补充,更要强调好用、好看,具备符号价值,所以艺术个性美是传统工艺必须要重视的形式要素。”

将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作为传统艺术发展的路径之一,实践者不在少数。尤其引人关注的是,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实验艺术家邱志杰特邀两位非遗传承人参展——苏绣传承人姚惠芬、华县皮影戏传承人汪天稳,与另外两位当代艺术家汤南南和邬建安合作创作作品,共同完成对“不息”这一展览主题的演绎。

在传统工艺艺术化道路上,陶瓷艺术是走在前列的,从传统陶瓷到现代陶瓷的转变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院长朱乐耕身体力行——“要做到专业跨界、古今跨界、中外跨界和实践与理论的跨界,积极拥抱新理念、新技术”。朱乐耕出生于中国陶瓷艺术的中心城市景德镇,那是一个被称为“瓷都”的城市,他自幼就生活在陶瓷文化的氛围中,在瓷窑炉火的熏染中成长。他这一代艺术家在文化经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经历了中国走向开放的巨大变迁。当朱乐耕选择了陶瓷这一职业的时候,他也就面临着如何在观念和语言上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找到自己艺术发展的道路。多方探索下,朱乐耕采用复数的手法,将作品组合成非常有气势的整体,同时,从器皿走向环境空间,建立自己的陶瓷语言系统、传达艺术个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

朱乐耕陶瓷作品

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同样给我们启示。展览所呈现的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多年来收集、研究民间艺术以及开展的设计创作。他告诉记者,我们将民艺藏品和民艺元素作品并置展出,一方面呈现乡土民艺的质朴之美,一方面展示民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路径。“门神”是本次展览着意突出的文化符号,除了门神年画藏品展示,展览还置放了一件《门神》装置作品。据潘鲁生介绍,这件作品为传统木构门扇双面镶嵌门神织绣,最初创作于2003年,近20年来,它贯穿于潘鲁生对民艺价值的思考,多次出现在潘鲁生所举办展览的重要位置,呈现形式不断创作迭代。门扇上的门神画像由最初的木版年画替换为手绣图像,承载了“创造性转化”的表达意图。

潘鲁生装置作品《门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岸瑛坦言,“不得不承认,传统工艺在今天的确有从谋生手段向精神文化活动转化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工艺只能化实用为审美、化物质为精神、化劳动为艺术,朝纯艺术方向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看到了传统工艺另一种可能的方向。在那里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仅取得了和解,而且产生了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此外,陈岸瑛认为:“因传统工艺而兴的文化集群,如景德镇、德化、宜兴、镇湖、鹤庆,吸引了很多艺术家、设计师和年轻人创新创业,由此形成富于创造力的文化场域、文化空间,是值得关注的方向,比单件作品的创作意义更大。”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成立于2017年,该基金以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艺术、设计、科技和史论研究为依托,致力于支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在经过了山西漆艺、云南金属工艺和陕西皮影戏三个项目后,2021年将目光聚焦到粤绣和岭南文化上。在基金首席专家陈岸瑛看来,中国传统工艺全面振兴的理想图景是:一方面,传统工艺企业通过创新发展形成自我造血机制,实现非遗生产性保护目标;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一种活态文化资源,注入文旅、家居、服装等现代产业,在推动区域文化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通过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交融为现代生活“复魅”,使人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已经走在传统工艺探索道路上的新时代艺人们,用行动和结果证明了他们所作出的努力,使传统工艺焕发出时代之光。而传统工艺更给当代的艺术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让传统工艺活在当下,走向未来……